“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每每到了空閑時刻,這段旋律都會在李鴻飛腦海中回旋。
這位漯河市臨潁縣南街學校的青年數學教師,將自己從小懷揣的“講臺夢”變成了現實。
如今,她正在朝著另一個目標大步前行:“做學生最喜歡的老師,上學生最喜歡的課。”
“像磁鐵一樣吸引學生”
如何成為學生最喜愛的老師呢?
在李鴻飛看來,一位老師要能夠像磁鐵一樣牢牢地吸引學生,靠的就是他的人格魅力。
“教師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育者本身就是一本非常珍貴的教科書,大到世界觀、人生觀,小到一舉手一投足,都滲透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李鴻飛說。
為此,她用身體力行的方式,力求實現言傳身教。
平時,遇到有的學生學習情緒有波動,李鴻飛會把他叫到跟前,跟他做一番朋友之間的交流:有的學生感冒了,李鴻飛會用自己的臉貼近學生的額頭,試一試他是否發燒。
有時遇到學生值日不認真,李鴻飛會親自拿起笤帚,和他們一起掃;而有的學生進步了,李鴻飛會送上一句鼓勵的話語。
撿起學生掉在地上的鉛筆、扶起不慎摔倒的學生、幫助放學時匆忙穿衣服的學生拉上拉鏈……
李鴻飛堅信:“教育無小事,事事都育人。我想教師的人格魅力可能就是體現在這樣一件件小事上。”
“要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
在課堂上,李鴻飛深刻認識到,要持續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教育教學來說“事半功倍”。
“我目前教的孩子都是低年級的,這就需要我在課堂的導入環節、整個過程中盡可能做得有趣。”李鴻飛說,“我會選用一些有趣的視頻,引入當天學習的課程,另外就是特別注重在課堂中做一些‘游戲’。”
據李鴻飛介紹,在她的課堂上,回答問題時會用到“接龍”“開火車”游戲,也會請學生們通過小組討論等調整一下,最大限度地讓學生的注意力在絕大多數時間集中在學習中、課堂上。
“多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除了在行動上、教學中不斷和學生貼近,李鴻飛還特別注意一些細節。
“我記得一位優秀教師說過這樣一句話:打著燈籠尋找學生的優點,用顯微鏡來觀察學生的‘閃光點’,盡可能地創造條件讓學生有展示自我的機會,滿腔熱忱地歡迎每個學生的微小進步。”李鴻飛說。
為此,她盡全力擦亮自己的眼睛,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由衷地贊美和肯定表現好的學生。
特別是在新學期開始,她為了讓每個孩子都體會到自己是班級的“小主人”,特意設置了20多個職位,并針對每個人的特點,讓學生們自己競選、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