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訊(記者 范霖林 通訊員 盧雅敏 景桂梅)為深入落實“雙減”有關政策,2022年秋季學期,鄭州市二七區苗圃小學二年級數學教研組根據學生年齡特點,重視學生學習的輸出,要求學生不但要會做題、講題,而且要學會采取合作互助的方式達成學習目標。
據了解,該校要求教師放大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老師少講或不講。
教師講授時間不超過30%,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
教師要去設計、提煉有梯度的課堂練習題。
教師們試著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組,由有能力且愿意付出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在組內討論交流的環節,組長不僅要自己講題,還要負責檢查組內成員的理解情況。
如有小組長和成員都無法講明白的情況,老師再介入。
該校通過這樣的方法,大大提升了課堂的效率,提升了學生們的集體榮譽感,提升了他們講題的能力。
在線上教學階段,師生們通過發語音、拍照、連麥等方式進行互動。該校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使得學生學習知識的途徑更廣泛。
在一、二年級不布置家庭書面作業的前提下,作業設計更應該注意減負提質增效。
教師們設計探究性作業、實踐動手操作性作業、靈活運用相關知識去解決生活遇到的問題。
如:“一次手工制作的學具”“一個創意的解題思路”“圖畫、視頻或實物作品”等。一個個具有創意的作業讓學生們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苗圃小學二年級數學教研組一名教師表示,將持續有效落實“雙減政策”,努力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提升教育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