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生的母親今年50歲了,近半年時間總是突然出現嗜睡、昏迷、甚至間斷出現抽搐等癲癇發作癥狀,當地醫生一直按照癲癇給予患者治療,但是患者癲癇發作頻次并未減少,張先生也很納悶,張先生母親并無癲癇家族史,之前也從未發生過癲癇,怎么年過半百了又得了癲癇呢?
一次癲癇發作時,護士給予張先生母親測的血糖只有2.0mmol/l,給予患者輸上葡萄糖后患者癥狀立即緩解,當地醫生這才意識到張先生母親并不是癲癇,而是血糖過低引起的;但當時也只是知道血糖低引起的這個癥狀,并不是知道具體原因。由于低血糖的間斷發作,張先生的母親只能不停的進食,短短半年時間,已經增重超過五十斤,不僅如此,她母親漸漸的出現了記憶力減退,癡呆等癥狀,給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困擾。不得已他們輾轉來到了鄭大一附院肝膽外科,實施了胰島細胞瘤切除術,術后恢復順利,終于回歸了正常生活。
那么咱們來認識一下這個冷門的胰島素瘤!胰島素瘤多為良性腫瘤,女性多于男性。主要表現為腫瘤釋放過量胰島素所致的低血糖綜合征,一般在清晨、空腹、勞累或情緒緊張時發作,發作時血糖低于2.8mmol/l。進食后癥狀緩解。
癥狀:因低血糖可致腦細胞血糖缺乏,從而出現神志不清,昏睡、昏迷和癲癇發作;低血糖誘發兒茶酚胺釋放,表現為心悸、冷汗、手足震顫、皮膚蒼白、口渴、心動過速饑餓等癥狀。
體征:經常性低血糖可使腦細胞退行性改變,出現記憶力減退,嗜睡、癡呆、抑郁、狂躁、昏迷等,常被誤認為精神病。
常用的檢查
實驗室檢查:1、惠普爾三聯征;①空腹或運動后出現低血糖;②發作時血糖低于2.8mmol/l。③進食或靜脈注射葡萄糖后癥狀緩解。
2、假如患者癥狀不典型,可以做這樣的檢查 ①饑餓實驗。②葡萄糖耐量實驗。③空腹周圍血胰島素測定。④甲磺丁脲耐量實驗。
影像學檢查:腹部彩超或ct診斷價值很有限,胰腺薄層掃描增強ct及三維重建可對大多數胰島素瘤進行準確定位。
治療原則:本病一旦確定診斷,應及早手術切除,以免長期低血糖,引起不可逆性腦細胞損傷。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肝膽胰外科 李 樺)
一次癲癇發作時,護士給予張先生母親測的血糖只有2.0mmol/l,給予患者輸上葡萄糖后患者癥狀立即緩解,當地醫生這才意識到張先生母親并不是癲癇,而是血糖過低引起的;但當時也只是知道血糖低引起的這個癥狀,并不是知道具體原因。由于低血糖的間斷發作,張先生的母親只能不停的進食,短短半年時間,已經增重超過五十斤,不僅如此,她母親漸漸的出現了記憶力減退,癡呆等癥狀,給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困擾。不得已他們輾轉來到了鄭大一附院肝膽外科,實施了胰島細胞瘤切除術,術后恢復順利,終于回歸了正常生活。
那么咱們來認識一下這個冷門的胰島素瘤!胰島素瘤多為良性腫瘤,女性多于男性。主要表現為腫瘤釋放過量胰島素所致的低血糖綜合征,一般在清晨、空腹、勞累或情緒緊張時發作,發作時血糖低于2.8mmol/l。進食后癥狀緩解。
癥狀:因低血糖可致腦細胞血糖缺乏,從而出現神志不清,昏睡、昏迷和癲癇發作;低血糖誘發兒茶酚胺釋放,表現為心悸、冷汗、手足震顫、皮膚蒼白、口渴、心動過速饑餓等癥狀。
體征:經常性低血糖可使腦細胞退行性改變,出現記憶力減退,嗜睡、癡呆、抑郁、狂躁、昏迷等,常被誤認為精神病。
常用的檢查
實驗室檢查:1、惠普爾三聯征;①空腹或運動后出現低血糖;②發作時血糖低于2.8mmol/l。③進食或靜脈注射葡萄糖后癥狀緩解。
2、假如患者癥狀不典型,可以做這樣的檢查 ①饑餓實驗。②葡萄糖耐量實驗。③空腹周圍血胰島素測定。④甲磺丁脲耐量實驗。
影像學檢查:腹部彩超或ct診斷價值很有限,胰腺薄層掃描增強ct及三維重建可對大多數胰島素瘤進行準確定位。
治療原則:本病一旦確定診斷,應及早手術切除,以免長期低血糖,引起不可逆性腦細胞損傷。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肝膽胰外科 李 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