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產糧大省,也是蔬菜大省。2021年河南蔬菜產量超7607萬噸,僅次于山東,位居全國第二。
今年河南的蔬菜依然迎來大豐收,但接下來面對的卻是蔬菜產銷對接難題。前不久,河南多地蔬菜促銷的消息在網絡刷屏,菜農們甚至將價格降至幾分錢也無人問津。
據河南省相關數據統計,省內汝州、郟縣、扶溝、鹿邑、鄲城、民權、夏邑、虞城等50個蔬菜種植大縣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蔬菜滯銷情況。據官方披露,11月19日河南全省累計16.2萬噸蔬菜滯銷。在多方響應、多種舉措促銷下,截至12月1日,全省滯銷蔬菜0.4萬噸。
蔬菜產銷難題正在逐步緩解。
【滯銷變“直銷”,愛心助農持續開展】
多地農產品銷售受阻,滯銷多一天,菜農的損失就增加一天。
為解決蔬菜滯銷,早在11月18日,河南省專門出臺10項舉措助農賣菜,在相關部門帶動下,幾百家企業、農批農貿市場、連鎖商超、社區便利店等進行定向蔬菜采購。另通過線上直播帶貨,開展多種形式農產品產銷對接。
經過十余天促銷,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菜農們的燃眉之急。
但根據11月中旬農業農村部門的調度情況顯示,河南省蔬菜在田面積660萬畝,產量209萬噸。面對這一龐大的數字,伴隨時間推移,進入12月份,意味著仍有部分菜農面臨蔬菜賣不出的窘境!
在12月4日,昔日爆火抖音、坐擁1800萬粉絲的張同學不遠千里從遼寧來到河南開封祥符區萬隆鄉小高廟村,開啟愛心助農直播。
張同學自費、零傭金奔赴河南助農直播的行為,充滿正能量,這讓河南開封菜農倍感溫暖。據了解,張同學此場直播共計銷售白蘿卜1.1萬元、胡蘿卜3.4萬元、大蒜1.2萬元、洋蔥1.4萬元、紅薯3.6萬元,合計銷售額達10.7萬元。
12月7日,作為物品集散中心、占據人流客流高地的鄭州世貿購物中心與地市聯盟商場蘭考新世紀量販在鄭州火車站服裝商圈聯合開展愛心助農活動,為廣大市民免費發放上萬斤蔬菜!
“將蔬菜從田間地頭送到需要的人手里是菜農們最大的心愿,面對菜農們蔬菜滯銷,我們也要扛起一定的社會責任。因為我們旗下有商超板塊,具有一定分銷能力,所以從蘭考縣周邊十幾家菜農大戶手中收購了大量白菜、芹菜、蘿卜等蔬菜,一方面幫助菜農排憂解困,另一方面進行商場自身促銷活動。”蘭考新世紀量販愛心助農活動負責人許先生表示。
由于鄭州世貿購物中心地處人口密集區域,市民對蔬菜需求很大,鑒于今天活動提前圓滿結束,鄭州世貿購物中心將再次開展愛心助農活動!
關注蔬菜滯銷,開展愛心助農活動,是企業社會責任感的具體體現。同時值得思考的是,蔬菜難賣,到底難在哪兒呢?
【蔬菜促銷難題逐步解決】
當河南農民的蔬菜賣到幾毛幾分甚至爛在田間地頭時,鄭州市民卻在瘋搶2元/斤的大白菜、胡蘿卜。
地里與市里的菜價倒掛,農民的“菜園子”和市民的“菜籃子”之間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有人說,今年賣菜難與蔬菜產量提高有關系。但這也只是一部分關系。
去年,河南水災,部分地區蔬菜種植受到影響,所以蔬菜價格行情好。今年菜農種植積極性提高,種植面積有所增加。
以商丘夏邑縣村民楊某為例,去年村里的芹菜最高賣到兩塊錢一斤,聽說菜農掙了不少錢。此前外出務工的楊某今年回了老家,在村里承包15畝地,蓋了大棚,大棚每畝一萬元。10萬斤芹菜無路可銷,讓楊某成了熱鍋上的螞蟻。而像楊某這樣的菜農,并非個例。
種植面積擴大的同時,產量也提高不少。專業人士表示,由于今年蔬菜生長期氣候條件適宜,導致產量高于往年。比如,今年河南周口娃娃菜畝產一萬多斤,比去年多了近三分之一。
種植面積增加,產量提高,蔬菜供給自然增加,導致價格下降可以理解。但長勢喜人的鮮菜賣不出,農民被迫毀菜于田的情況就有些異常了。
官方消息公布,受疫情影響,蔬菜市場需求急劇下滑,物流受阻,全省多地蔬菜基地及菜農面臨異常滯銷和菜爛地頭而絕收的嚴重困難。
關于蔬菜滯銷問題,此前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主要是由今年一些地方長時間取消堂食,學校、機關等集采量減少;還有在疫情防控過程中,一些地方對通行管控政策層層加碼等原因所致。”
疫情封控、禁止堂食,造成蔬菜的銷售量下降,但這恐怕并非主要原因。
河南常年作為蔬菜生產大省,占全國供給總量的10%,本地蔬菜消化能力有限,大多依靠外銷,蔬菜外銷鏈條輻射周邊湖北、安徽、浙江、江蘇等地。
也就是說,蔬菜滯銷最大的問題在于里面的菜走不出,外面的客商進不來,即前面提到的物流受阻。而物流受阻的背后卻是地方對防疫政策的層層加碼!
現如今,政策正在逐步放開。經過一系列自救和幫扶,菜農臉上又重現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