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互聯網公司儲存大量公民個人信息但安防技術滯后,一些單位少數“內鬼”為牟利大批量泄露用戶信息……12月2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聽取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網絡安全法》《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簡稱“一法一決定”)實施情況的報告時,指出了我國網絡安全方面存在的問題。
今年8月至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6位副委員長帶隊參加執法檢查,對“一法一決定”的實施情況進行檢查。
執法檢查組委托第三方的調查顯示,52.1%的受訪者認為,法律關于“收集、使用公民個人電子信息”的相關規定執行得不好或者一般;49.6%的受訪者曾遇到過度收集用戶信息現象;52.5%的人認為執法部門保護用戶信息的成效一般或者不好。“不少人反映,在發現本人信息被泄露或者被濫用后,舉報難、投訴難、立案難現象比較普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勝俊說。
執法檢查組發現,有的互聯網公司和公共服務部門存儲了大量公民個人信息,但安防技術嚴重滯后,容易被不法分子竊取和濫用。一些單位內控制度不完善或不落實,少數“內鬼”為牟取不法利益鋌而走險,致使用戶信息大批量泄露。此外,在一些地方利用網絡非法采集、竊取、販賣和利用用戶信息已形成黑色產業鏈。
針對上述問題,執法檢查組建議我國加快個人信息保護法立法,明確網絡運營者收集用戶信息的原則、程序,明確其對收集到的信息的保密和保護義務,不當使用、保護不力應當承擔的責任。
同時,加強安全防護,并認真研究用戶實名制的范圍和方式,堅決避免信息采集主體過多、實名登記事項過濫問題。各地區各單位對某一事項實施實名登記制度,應當有明確的法律依據。要改進實名信息采集方式,減少實名信息采集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