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記者李巖文圖
核心提示丨設置在鬧市街頭燈箱廣告下方的手機充電、一鍵報警、一鍵打車等設施銹跡斑斑,不能正常使用。出現在鄭州航海東路街頭的這一場景,昨日引發網友對這種戶外廣告設施厚此薄彼的爭議。大河報記者采訪獲知,該廣告終端是被運營方稱為“智慧路燈”的項目,目前在鄭州經開區的投放,正處于試點探索中。
[尷尬]
智能化路燈桿怪新潮附加的便民設施卻成擺設
昨日上午,一條“智能燈桿不通電,被損壞成擺設”的消息被通過網絡多方轉發,引發不少網友關注。
該消息說,在鄭州市航海東路,被改造后的路燈桿能提供手機多接口充電、一鍵報警、一鍵求助、一鍵打車等功能,但是因為沒有通電,這些功能都成了擺設(如圖)。同時,因為長期不能使用,這些設施不少銹跡斑斑,有的還被人為毀壞了。
昨日下午,大河報記者實地探訪發現,這種路燈智能終端,確實出現在鄭州市航海東路主道上,從商英街至經開第三大街道路兩側都有,與上方的廣告燈箱為一體式結構。被加設這種終端的路燈,則位于航海東路主道與輔道之間的綠化隔離帶內。
值得注意的是,經過實際檢測,這種便民服務功能都不能正常使用。特別是露出的充電線,不少內部金屬件已經生銹,甚至不能插入手機接口。
附近的停車場管理員說,這里的路燈早就有了,但附設的智能終端只有1年左右時間,“從一開始裝上,就沒見過能用,有的人生氣了還砸過”。
對此問題,不少市民都說,這里的路燈桿智能化了,是怪新潮,但附設的便民功能不能用,成了擺設,實在尷尬。
[追問]
運營商表示可接廣告便民設施使用確實受限
外觀顯示,該智能終端外部還有路名指示、方向指示、免費WIFI等標識。其燈箱廣告牌的公益廣告版面下方,有“河南新創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以及該公司的聯系電話。
接受以投放廣告為名咨詢時,該公司一名男性工作人員介紹,航海東路該路段的戶外路燈終端廣告的確是他們公司在運營。目前,從商英街到第三大街一共有60個終端,均可承接廣告。至于廣告報價,他會在次日反饋。
該工作人員還表示,他們有廣告設置手續。至于目前出現的便民服務設施無法正常使用問題,他說,這是因為這些終端的電源連接著路燈,白天路燈沒電,智能終端也就沒電,確實無法正常使用。
該公司官網宣稱,這種“智慧路燈”終端是國內外首創、唯一利用城市路燈及其他公共設施智型合一的民生基站建設項目,將顛覆路燈行業,改變路燈只能照明的使命,共有應急指揮、平安城市、無線城市、智慧環保等十一大功能。
工商登記資料顯示,注冊資金5000萬元的該公司是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共有兩名自然人股東。
[說法]
多贏舉措值得探索但后續管理不能掉隊
公開報道顯示,依托路燈桿設置的智慧路燈服務,目前國內至少有山東、廣東、安徽等地多個城市已經在實施,業內運營公司較多,甚至還走出了國門,進行海外開發。
然而,對于此類路燈桿的項目開發,跟不少網友一樣,有市民表示難以理解:“廣告牌那么新,附帶的便民服務卻不能用,是商家打著便民的幌子掙錢?”
當然,也有市民表示,作為一種可提供多種免費服務的新生事物,對路燈桿的這種開發值得鼓勵和探索,“做好了,肯定是多贏的,但問題是,技術和管理一定得跟上,要不然只能是事與愿違”。
對于該處依托路燈附設的戶外燈箱廣告是否經過審批一事,鄭州市城管局戶外廣告處有關人士說,經開區的戶外廣告審批權限目前他們已經全部委托給了經開區辦理。隨后,國家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城管執法局相關科室工作人員說,這種智能終端是政府試點項目,也在探索中,是否經過審批他暫不能確定,需要查詢后回復。截至昨晚8時發稿,尚無回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