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訊(記者 范霖林 通訊員 張祎博)教學質量是一個學校的生命線,提升教學質量關鍵在教師,陣地在課堂,實效在學生。
近日,鄭州市二七區隴西小學教育集團緊緊圍繞二七區教研室工作重點,聚焦“提升質量應該怎么教”這一問題,開展為期三周的“舒展課堂”研討活動。
本次課堂研討活動共21節課例,涉及各學科教學,旨在通過課堂的教找到提升質量的突破點,尋求提升質量的有效路徑。
“舒展課堂”第一周一年級語文學科、六年級道法學科通過《動物兒歌》《地球——我們的家園》兩課課例,尋求到提升質量的路徑——跨學科教學思維。
研討課例過程中,老師們紛紛表示,如果在《動物兒歌》的教學中能夠滲入科學、音樂、繪畫等學科幫助學生正確、流利、有節奏的誦讀兒歌,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會大幅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會大有好轉。
而《地球-我們的家園》一課,教師可以從回憶語文課文、展示美麗地球作品、進行保護地球小練筆撰寫等角度出發進行課堂教學,激發學生情感升華,通過實踐活動保護家園。
在體育、美術、英語等學科的課例展示中,該校學科教研組在學科負責人的帶領下依據河南省課堂教學標準參與聽課、評課。
研討中,該校老師們紛紛表示,在平日的教學中,我們要改善教學思維,樹立跨學科意識,讓學生在趣味化的任務驅動下自主、深入學習,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根據“舒展課堂”安排,學校將持續思考“提升質量應該怎么教”這一問題,尋求更優路徑,實現教學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