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郭旭陽 通訊員 詹超
今年的3月3日是第十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今年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的主題是“野生動植物保護伙伴關系”,主題呼吁多方合作,共同參與野生動植物保護。
我國的宣傳主題為“廣泛發動社會力量 共同推進物種保護”。
為加大我省野生動植物宣傳力度,引導社會公眾關注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進一步提高全社會野生動植物保護意識,3月3日上午,河南省林業局在南陽市淅川丹陽湖國家濕地公園舉辦了“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活動啟動儀式,并組織河南省野生動物保護中心、鄭州市林業局、南陽市林業局等單位參加。
據了解,此次放歸的39只野生動物,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鸛1只;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普通鵟、蒼鷹、松雀鷹、紅隼、紅腹錦雞等18只;國家三有保護動物蒼鷺、池鷺、白鷺、斑鳩等20只。
工作人員介紹,這些動物都是河南省野生動物保護中心、鄭州野生動物救護站、南陽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中牟縣林業局、蘭考縣林業服務中心2023年1至2月份救護的,經過近一段時間的科學治療和精心飼養,現已恢復健康,經檢查狀況良好,具備野外生存能力,滿足了野外放歸條件。
放歸前,工作人員對1只黑鸛、6只普通鵟佩戴衛星跟蹤器,通過衛星追蹤技術對其遷徙路線進行全程、實時的動態監測,有關部門則可以據此獲得放歸動物的活動規律、棲息和繁殖等相關信息,為更好保護野生動物、制定合理的生態措施以及野生動物疫源疫病防控提供科學依據。
活動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下一步林業部門將繼續加強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救護和野化放歸,開展河南省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資源專項調查及遷徙路線研究工作,加強野生動植物科普保護宣傳,有效促進我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和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這次野生動物放歸地點之所以選擇南陽市淅川丹陽湖國家濕地公園,首先是濕地公園生態環境良好,水源充足,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易于本次放歸的野生動物覓食、飲水,其次是這里植被茂密,環境幽靜,人為活動干擾少,可以為動物提供隱蔽場所,使它們能夠自由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