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訊(記者 范霖林)博物館記錄著城市的變化,見證著歷史的變遷。3月18日,鄭州市管城區創新街小學瀾灣校區的80余名小記者,分批次前往中原首家以絲路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鄭州市絲路文化博物館參觀、學習,了解兩千年來絲綢之路的興衰史,探訪絲路文化的獨特魅力。
“絲綢之路是西漢的張騫出使西域時開辟的一條道路,它的起點是長安,終點是羅馬……”在鄭州市絲路文化博物館副館長孫鵬超的帶領下,小記者們有序參觀陸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絲路遺珍和茶馬古道四個展廳。
帶豁口的盤子有著怎樣獨特的用處?青蛙造型的瓷器是用來做什么的,絲路遺珍展廳內一件件造型各異的展品引起了小記者們的好奇心,“這個是明末生產的青蛙形軍持,是一種盛水器具……”孫鵬超向小記者們一一講解著。
活動結束后,小記者紛紛化身“講解員”,帶領家長們重新進入博物館參觀,“這個帶豁口的盤子可不是碎了,這樣的造型是為方便人們剃胡子而設計的。”“這個展品叫星盤,它相當于那個時代的GPS定位,可以稱得上當時最先進的科技產品”……
小記者們通過一件件展品和孫鵬超的講解,了解了絲綢之路的意義及其背后的故事,感受到濃厚的異域風俗,此次活動使小記者們對歷史文化產生興趣,讓絲路精神得到更好地傳承和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