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其藥用價值十分顯著。它含有豐富的萜類化合物、苯丙素類化合物、黃酮類化合物等多種有效成分,具有補肝益腎、抗疲勞、提高免疫力、降血壓、降血脂、保護肝臟等多種作用。在臨床上,山茱萸主要用于治療肝腎不足、肝郁氣滯、心悸失眠、腰膝酸軟、視力下降等癥狀。
近年來,由于山茱萸的藥用價值逐漸被人們認識到,山茱萸也逐漸成為了中藥材品種中的熱點品種,但因為近幾年環境因素影響,說起山茱萸也經常讓人聯想到倒春寒、行情暴漲、產地大戶等字眼,而在近幾年山茱萸行情更是不穩定,波動更為頻繁。
歷史上山茱萸曾出現兩次價格上漲至百元以上高價,1988年價格第一次漲至225元,2000年更是再次發力上揚,一度漲至340元,進入2023年,人們對健康食品的追求越來越高,涉及山茱萸等原料的保健類中成藥暴增,更是直接導致了山茱萸的銷量大增。
而在2023年3月,河南西峽、陜西佛坪、山西陽城等山茱萸主產區氣溫由25-28度降到零下1-3度,倒春寒天氣會對已經或即將開花的果樹的花蕾、胞芽、嫩枝,或正在吐蕊的果樹的花朵造成不利影響。尤其是因受到陰雨和降溫天氣而發生受凍或凍傷凍壞等情形,將導致類似山茱萸樹無法正常開花坐果,給當年的果樹生產造成了嚴重的損失,現在這種情況已經顯現。
目前河南西峽、陜西佛坪、山西陽城等主產區山茱萸正處于盛花期,產區已有藥企藥商調研高度關注花期情況,且由于年后持續少雨,晝夜溫差大,部分樹木老化開花量低,又出現花期霜凍受損與干苞情況,倒春寒導致的山茱萸減產已成定局。
此外產地商家和市場經銷商根據經驗也大多都會預期到山茱萸今年的新貨產量將會減產不少,惜售心理肯定也會更強,市場存量不足,價格上自然也將會迎來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