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落實省委十屆五次全會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決策部署,集中全省人民的智慧,凝聚全省人民的力量,共同為河南發展出力獻策,推動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自即日起,由省委宣傳部、省委政研室、河南日報報業集團聯合開展的“開啟新征程譜寫新篇章”主題征文活動正式啟動。
此次征文活動面向全省廣大黨員干部群眾,以及省外關心河南發展的各界人士。征文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緊緊圍繞黨的十九大精神,緊密結合河南實際,既可以是對河南發展的宏觀思考和戰略研究,也可以是對具體領域、具體工作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征文應具有一定的理論深度,主題突出、觀點鮮明,材料真實、數據準確,條理清晰、切入點好。每篇文章1500~3000字。
征文活動時間為2018年1月初至3月底。文章電子版請傳至郵箱:hnrbllb323@163.com,郵件名稱為“開啟新征程譜寫新篇章”征文。請在文章末尾注明作者相關信息(姓名、工作單位、職務、郵編、通信地址、聯系電話、電子郵箱等)。
優秀征文將在河南日報理論版刊發。活動結束后,從已刊發的征文中評出一、二、三等獎若干名,由省委宣傳部、省委政研室、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共同頒發獲獎證書。
城市在當今世界的競爭中處于核心地位,城區人口達到1000萬以上的超級城市日益成為經濟增長的驅動器。真正的優質資源,比如各類高等級人才、世界500強企業、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等,都會更青睞這樣的“塔尖上的城市”。在鄭州已被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基礎上,鄭州、開封、洛陽以都市區組團發展的形式建設超級城市,參與世界超級城市競爭,不僅承載著中原大地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國家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需要。
在互聯時代,地方發展必須選擇與其他區域連接。一個地區發展的根本決定因素是其互聯互通程度,即在地理互聯、經濟互聯、數字互聯層面上是否深度參與全球資源、資本、數據、人才和其他有價值的資產流。從全球來看,超級城市群是一連串基礎設施最便利、供應鏈網絡最發達的全球地理節點,吸引著全球的資金、資源、人才、技術。世界經濟論壇和貝恩咨詢共同開展的一項研究表明,“供應鏈的順暢銜接可能令全球GDP增長5%,而落實現存所有世貿協議僅能讓GDP增長1%”。無論是國際上以金融為特色的紐約城市群、以科技為特色的舊金山城市群、以產業為特色的東京大都市區,還是國內的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都在把經濟一體化和空間集聚作為進一步發展的努力方向。因此,河南要參與全球競爭,需要繼續加強以鄭汴一體化深度發展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主中心與作為中原城市群副中心的洛陽之間的互聯互通,將內部市場一體化與對外貿易自由化結合起來,開啟建設超級城市的新征程。
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為依托申報自由貿易港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自由貿易港是設在一國(地區)境內關外、貨物資金人員進出自由、絕大多數商品免征關稅的特定區域,是目前全球開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經濟功能區。根據具體情況不同,自由貿易港可分為轉口貿易型自由港、加工貿易型自由港和綜合型自由港幾種類型。其對應腹地的產業結構則是普通商品的轉口貿易、面向出口的勞動密集型加工貿易和以金融、貿易、加工制造、旅游與房地產業為主的多元結構。自由貿易港能匯聚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成為網絡樞紐節點,因此可以掌控大范圍資源,引領全球化。從香港和新加坡等典型自由貿易港的經驗來看,航空港是自由貿易港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目前的體制環境下,我國各個區域實現運輸自由、貿易自由、金融自由和自然人流動自由的難度相差并不大。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作為河南省對外開放的龍頭和引擎,通過申報自由貿易港試點,可以提升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的能力和水平,進一步營造競爭優勢。
以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為依托打造自由貿易走廊
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涵蓋鄭州、開封、洛陽三個片區,與2017年修訂的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年)中的東西向城市發展軸部分重疊,還和鄭汴洛工業走廊交相輝映。根據貿易引力模型,地區間的貿易量與兩個地區經濟規模的乘積成正比,與運輸成本成反比。因此,加強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三個片區間的聯系,降低連接成本,盡快形成自由貿易走廊,有利于增強自貿區的集聚和帶動能力。此外,鄭汴洛自由貿易走廊可以利用自貿區的制度優勢,在開放政策上先行先試,積極引導和匯聚國內外資源,實現產城融合發展,并為下一步自貿區擴容預留空間、培育動能。只有站在全球角度,超前考慮如何更好利用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來突破傳統自由貿易試驗區的運作模式,探索內外一體化的交易、物流、金融和海關監管模式,才能實現自由貿易試驗區引領效應的最大化。
強化高教、金融、制造業、市場一體化四個支撐
城市一般分為綜合性和專業性兩大類。專業性城市在其主導產業發展的“黃金期”一般享有更高的經濟成長性,但綜合性城市則具有更強的抗危機能力,從而也具有更持久的競爭力。推進鄭州、開封、洛陽的貿易自由化和市場一體化,需要修建基礎設施,打造產業鏈,實現資源、生產、服務、消費的連接。
吸引社會資本投資高等教育,提供人才支撐。教育服務是服務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服務貿易正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和對外開放深化的新引擎。美、日等國的大城市及城市群,其繁榮發展總是與高校林立密切相關。從已經被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來看,其高等教育不管是規模還是質量,都遠超鄭州。所以,一方面要整合鄭州、開封、洛陽的高校資源,另一方面借鑒美國名校很大部分都是私立大學的成功經驗,大力吸引社會資本投資高等教育尤其是中外合作辦學的民營高校,可以快速搭建平臺,為打造鄭汴洛自由貿易走廊提供人才支撐。
推動農商銀行上市,壯大地方金融主體。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大力推動地方農商銀行上市,可打通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的通道,快速壯大河南地方金融機構的實力。為推動自由貿易的發展,還要鼓勵河南地方金融機構搭建跨境金融平臺,推進境內外協同發展,集中服務河南企業“走出去”的金融需求,在實踐中創新發展多層次、多樣化的跨境金融服務體系。同時,應抓緊引進境外銀行機構在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設立分支機構,推進平臺共建、客戶共享、管道共通、資金共融及風險共擔,為境內外資金融通創造良好條件。
繼續打造鄭汴洛工業走廊,拓展航空港經濟腹地。鄭州、開封、洛陽三市的生產總值,已占河南全省的三分之一。鄭汴洛工業走廊中的電子信息產業、汽車及裝備制造業、新材料產業、生物及醫藥產業等,為鄭州航空港提供了腹地支撐。目前,鄭州航空港已聚集包括美國聯合包裹、俄羅斯空橋等在內的一批物流企業。空中、陸上、網上絲綢之路“三路并舉”,正釋放出“乘數效應”,形成河南發展國際多式聯運的新優勢。以鄭州航空港加快建設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和口岸通關中心為契機,推動鄭汴洛工業走廊和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融合發展,有利于實現物流的便利化和經營的低成本,形成獨特的制度創新高地和臨空經濟競爭優勢,繼而引領和帶動中原城市群的發展。
推動內部市場一體化。近些年來,鄭州、開封圍繞“規劃統籌、交通一體、產業鏈接、服務共享、生態共建”推進鄭汴一體化,取得了豐碩成果,獲得了國內外廣泛關注。新時代需要開啟新征程,以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的鄭州、開封、洛陽三個片區為依托形成的自由貿易走廊,需要疊加鄭汴洛工業走廊和鄭汴洛城市群的內部市場一體化,才能更好地形成空間集聚效應,進而形成連綿起伏、錯落有致的超級城市格局。可以以軌道交通為突破口,將“規劃統籌、交通一體、產業鏈接、服務共享、生態共建”擴展到整個鄭汴洛地區,結合自由貿易試驗區對制度創新的具體要求,用市場一體化促進洛陽加快建設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增強河南發展整體競爭力。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