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李志遠
“同學們要注意安全!右手拿鐮刀,左手握油菜稈,看!就這樣一割,油菜桿就割掉了。”
從春到夏,曾經美麗的油菜花早已變成了顆粒飽滿的油菜籽,經過陽光的曝曬,由最初的鮮綠色轉化為了金黃色。
5月16日上午,鄭州市管城回族區第二實驗小學的“一分試驗田”里,六年級學生正跟在老師身后一面學習如何收割油菜,一面學習油菜相關的農業常識。
同學們揮舞鐮刀,親手體驗收割油菜的樂趣。
大家把收割后的油菜放在油布上,在太陽下晾曬。
孩子們通過勞動見證了油菜從育苗、管護到收獲的全過程,從中體驗到了勞動的艱辛和收獲的幸福。
之后,老師們還組織學生割下了一些青麥,上鍋蒸煮,作為獎勵和孩子們一起品嘗。
六二班的倪明軒同學感慨道:去年冬天開始,老師就帶領我們在這里播種,中間還進行了除草、施肥,現在又收割油菜;雖然累得腰酸腿疼,但真正體會到勞動的艱辛,讓我知道了農民伯伯的辛苦。
據了解,該校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精心組織開展勞動教育,“通過勞動實踐教育,達到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和以勞創新的教育目的。”有效實現“立德樹人、實踐育人”的目標,落實“雙減”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