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一個陽光明媚的“好天”,幾個孩子在公園里玩飛機
河南商報記者 鄧萬里/攝
河南商報記者 王喬琪
1月3日上午,河南省環保廳召開河南省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專題會議,曬了曬去年12月全省環保“成績單”,同時,對2018年1月份環境形勢進行分析預測。
據介紹,2017年12月,全省的空氣質量實現了大突破——累計有14個“好天”,霧霾“爆表天”為零,同時,預測顯示,1月份全省將受5次重污染天氣“襲擊”。除了大氣方面,此次會議還透露,2018年河南水質量將面臨第一次“國考”和“省考”。
【成績】
去年12月
沒有出現“爆表天”
去年采暖季以來,特別是12月份,全省實施了十項最嚴管控措施,全省PM10、PM2.5兩項主要指標雙降,優良天數和重污染天數一增一減,環境空氣質量改善效果明顯。根據河南省環保廳通報的最新數據,去年12月份,PM10為147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52微克/立方米,下降26.1%,降幅在全國所有省份中排第4,僅次于北京、天津、河北。PM2.5平均濃度為93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48微克/立方米,下降34%,降幅在全國所有省份中排第5。
除了濃度數值,去年12月份全省優良天數也大幅增加,較2016年同期增加9天,為14天,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為5天,較2016年同期減少4天。
“去年12月沒有出現‘爆表天’,也是去年全年唯一沒有出現‘爆表天’的月份。”河南省環保廳副廳長焦飛說。
【詳情】
空氣質量改善情況
豫北好于豫南
根據要求,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我省的7+4通道城市PM2.5濃度同比要削減10%~20%不等,重污染天同比削減10%~18%不等。從去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完成情況看,我省7+4通道城市重污染天氣同比削減目標均暫時完成;鄭州、開封、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等7個省轄市和鞏義市暫時完成PM2.5的削減目標,蘭考、滑縣、長垣等3個直管縣距完成目標差距還很大,特別是長垣縣PM2.5不降反升。
此外,全省18個省轄市去年12月份PM10、PM2.5濃度下降率方面,改善幅度較大的是鶴壁、安陽、焦作、新鄉、洛陽等城市,而豫東、豫南等幾個城市因下降幅度低被點名。去年12月份,PM10濃度降幅方面,周口僅下降5.1%、信陽下降5.2%;PM2.5濃度方面,南陽僅下降2.8%、信陽下降5.9%。
焦飛表示,從整體空氣質量改善情況來看,豫北好于豫南。
【安排】
2018年河南水質要面臨
第一次“國考”和“省考”
國家“大氣十條”第一階段“終考”已收官,但國家和我省部署的秋冬季強化攻堅還要持續發力。
面對歷年來污染最重且至關重要的1月份,省環境污染防治攻堅辦要求,各地要持續抓好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攻堅工作,嚴格對照強化攻堅方案,落實各項管控措施,確保秋冬季強化攻堅目標完成。
同時,在2017年11月15日至2018年3月15日的采暖期間,全省鋼鐵、焦化、鑄造、水泥等15個重點行業1931家企業要嚴格實施停產限產;7+4通道城市和洛陽、平頂山、三門峽3個重點省轄市的4105個工地要繼續實施“封土行動”,對違反規定的一律取消施工單位的施工資格,確保封土行動真正封得住。
除了大氣治理,此次會議還透露,2018年水質量將面臨第一次“國考”和“省考”,即國家對我省2017年水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的考核、省政府對各地水污染防治攻堅戰進展情況的考核。
【預報】
1月擴散條件變差 會有5次重污染天氣“襲擊”河南
1月份全省氣溫更低、濕度增加、擴散條件變差,霧霾又來了。監測數據分析顯示,1月上旬冷空氣勢力較強,持續偏西風和偏北風配合降雪過程對大部分區域的空氣質量改善有利,但降雪前后濕度、逆溫的增加會造成PM2.5重度污染。
整體而言,1月份全省有3次大范圍污染過程,分別在1日至3日上午、11日至17日和月底;2次短時間污染過程,分別在5日至6日、22日至23日前后。
省環境污染防治攻堅辦要求各地要按照《河南省2017~2018年重污染天氣應急應對實施方案》要求,以城市區域和監測站點周邊為重點,實施更精準的管控。
原標題:去年12月有14個“好天”霧霾“爆表天”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