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李志遠
打擊假劣農資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
日前,農業農村部、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等七部門聯合部署2023年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為春耕生產和全年糧食豐收保駕護航。
為引導家長合理購買、科學使用農資產品,助力糧食生產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營造打假護農保春耕的良好社會氛圍,近日,鄭州市管城區銀鶯路小學開展了學“農資打假”典型案例主題隊會活動。
隊會初始,中隊輔導員帶領學生們共同學習識別真假農資的常識,了解科學農資知識、農資監管法律法規,同時向學生普及農資打假關乎國家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村生態環境。
會上,學生們一起學習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對案例的審理表明,他們堅決打擊農資市場上的不法行為。
通過公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呼吁消費者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選擇正規渠道購買農資,避免上當受騙。
同時,農資企業也應該加強自律,確保所銷售的產品符合國家標準和相關法律法規,為廣大農民提供良好的農資服務。
同學們紛紛表示,作為消費者,在購買農資產品時一定要謹慎,選擇有信譽的企業進行購買,防止上當受騙;而作為農資企業,要始終以保護消費者的權益為目標,遵守法律法規,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
此次活動的開展提高了學生依法維權的意識,同時發揮輻射作用,實現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將農資打假的社會意識帶動起來,向農資經營者宣傳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有關知識,引導經營者做到誠信守法經營,堅決避免違法違規經營,讓農民朋友用上安全、優質農資,從而助力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為農業高質量發展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