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吳軍/文 記者 劉鴻翔/圖
全國240多個民航機場中,鄭州機場的貨運發展,讓人驚艷。
2011年,鄭州機場貨運量只有10萬噸;10年后的2021年,達到70萬噸。行業位次也由第20位提升至全國第6位。
1950年開建、曾經只有一條300多米長土質跑道的鄭州機場,2021年12月獲中國民航局批復,成為國際航空貨運樞紐。
鄭州機場的蝶變,要歸功于河南提出的“三為先”戰略。
【數據】
6年時間,鄭州機場新開了42條貨運航線
拼經濟,是2023年的高頻詞。
對于航空物流的復蘇,有人用“井噴”來形容,也有人用“火爆”來概括。
8月2日晚,15噸活黃鱔搭乘中原龍浩航空的全貨機從馬尼拉飛抵鄭州機場,這標志著鄭州至馬尼拉貨運航線順利首航,這也是今年以來鄭州機場開通的又一條國際貨運航線。
隨著鄭州機場進境食用水生動物指定監管場地改擴建項目于2022年8月正式通過驗收,越來越多的鮮活產品能夠打“飛的”到鄭州航空口岸。據統計,今年前7個月,鄭州航空口岸進口食用水生動物917.80噸。
今年以來,鄭州機場已開通了鄭州至列日、布達佩斯、伊斯坦布爾、首爾等多條國際貨運航線。
來自河南機場集團最新統計數據顯示,6年時間,鄭州機場新開了42條貨運航線,累計運輸貨物總量達350萬噸,
后疫情時代,鄭州機場的貨運恢復來得要早一些。
2023年1月19日,一架滿載進口龍蝦的全貨機自加拿大蒙克頓平穩飛抵鄭州機場。該航班為上海寶隆國際運用阿特拉斯航空運力經營的生鮮冷鏈產品進口包機,此次共運載102噸鮮活進口龍蝦產品。上海寶隆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稱,上次首班在鄭生鮮產品進口包機成功運營,意味著公司全球生鮮包機業務邁出了重要一步。今后,還將借助鄭州機場優越的區位優勢,加快在全國生鮮冷鏈市場的布局。
3月2日,由卡利塔航空執飛的跨境電商全貨運五定(定線、定班、定時、定艙、定價)包機滿載貨物從鄭州機場起飛,于3月2日17:30抵達美國紐約。
來自世界各地的優質特色進口果蔬、海鮮等食品,從不同國家空運到鄭州機場,再快速轉運至全國各地;而“中國制造”的生活家具、家居用品、服飾、鞋包、配飾、工藝品等,也通過鄭州機場的航空物流,運輸到了全球各地。
航空貨運的通達,讓“買全球、賣全球”順利實現。

溯源:
全國數百個機場,鄭州機場第一個提出“貨運為先”
世上沒有天生的強者,強者都是磨練出來的。
2011年,鄭州機場的客運量首次突破千萬,達到1015萬人次,貨運量突破10萬噸,邁入了全國大型機場行列。
縱向比,鄭州機場每一年都在進步,而且,成績喜人。
但橫向比,這個優勢就變成了劣勢。同樣是2011年,武漢天河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達到1246.2萬人次;長沙黃花機場旅客吞吐量1368.47萬人次,在中部地區排第一位。
二三百萬的旅客吞吐量是不好攆上的。
要想從當時全國180個民用航空機場中脫穎而出,鄭州機場必須另辟蹊徑。
2012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三為先”發展戰略:貨運為先、國際為先、以干為先。
當年,鄭州機場貨郵吞吐量達到15萬噸,在全國排第15位;2017年,鄭州機場年貨郵吞吐量突破50萬噸;2020年,年貨郵吞吐量突破60萬噸。
十四五航空物流發展專項規劃提出,將優化完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鄭州等綜合性樞紐機場貨運設施。
在國家的航空物流發展中,鄭州機場已齊肩北上廣深,成功甩開了成都雙流機場等。
2021年,鄭州機場貨郵吞吐量超過70萬噸,排名全國第6,與排名第14的旅客吞吐量相比,鄭州貨運航空樞紐特色明顯。
鄭州機場的負責人,一任領著一任干,一任接著一任干,把“貨運為先”這張藍圖一繪到底,終于為鄭州機場趟出了一條自己的路子。
作為國內首個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且擁有頂級高鐵通達度,鄭州新鄭機場“客少貨多”早成了國內外業界共識。
十幾年來,鄭州航空港區發展迅猛,鄭州機場貨郵吞吐量沖進全國第6,已成功甩開成都雙流、上海虹橋等機場。

難堪:
機場工作人員連打板都不會,惹得俄羅斯客戶笑話
鄭州機場,靠實力贏得了尊嚴和尊重。
從2006年的貨量5萬噸,到2011年的10萬噸,再到2021年的70萬噸,從國內的幾十名到十幾名再到第6,躋身全球40強,鄭州機場憑的就是實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蛟S,正是那難堪的過去,才成就了今天的鄭州機場。
2008年時,俄羅斯一批物資需要通過全貨機運到鄭州。但彼時的鄭州機場,只有腹艙,還沒有全貨機。因為,沒有人會打板。
“你們連打板都不會,怎么接我們的活兒呢?”俄羅斯的客戶笑。
什么是打板?
跨境空運走貨前,都需要先詳細了解貨物的尺寸、重量 。一方面是為了核算空運運費;另一方面則是為了選擇合適的飛機機型,以確保飛機的貨倉能裝得下貨物。而且飛
跨境空運走貨前,都需要先詳細了解貨物的尺寸、重量 。一方面是為了核算空運運費;另一方面則是為了選擇合適的飛機機型,以確保飛機的貨倉能裝得下貨物。而且飛機的貨倉并不是直接堆放貨物的,貨倉內會先安放多塊(集裝)板。所用的板是從航空公司領來,專門用于裝貨,每塊板都有自己的編號,以便跟蹤查詢裝在上面貨物的情況。
打板實際還包含了裝箱動作,就是將貨按照一定的規律,比如下重上泡,裝在板上或者箱里,板分成高、中、低幾種規格,每塊板、箱都有自己的體積(容積)、重量的限制,裝貨的組板員就將貨按規律堆在這些集裝器上,用網罩或拱形蓋板固定 ,以達到速裝速卸、提高航班載運率的目的。組板員根據板箱的重量劃平衡,把板箱號標注在配載單上,根據單子把事先打好的板或箱按順序裝到機艙的指定位置。這一過程就叫做打板。
要攬瓷器活,得有金鋼鉆。
鄭州機場就派員工前往上海機場學習。人人都有慕強心理,對于擺爛者則愛搭不理。所以,即便是虛心地不遠千里前來請教、學習、打下手,人家也看不上。
河南人都有一種執拗,就是我來了,我一定得學會,不然回去沒法交差。經歷了千難萬難,最后總算學會了打板。
除了打板,為了給國際貨運航班提供保障,鄭州機場18個人還都學會了叉車,人稱“18勇士”。
“哪里有用短板,就去學、就去補。”河南省機場集團貨運公司相關負責人如是回憶。
全貨機的業務也可以理直氣壯地接了。
2012年,有了打板基礎的鄭州機場貨運正式邁入了起步期。
后來,國內外超大件、重達40多噸的機電設備都通過鄭州機場運進運出。

【口岸】:
7大口岸,助力鄭州機場成為國內功能性口岸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的內陸機場
學會了打板,學會了開叉車,口岸建設被提上重要日程。
口岸的齊備,對于鄭州航空港的發展和鄭州機場貨量的增加影響深遠。
河南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秘書長李鵬分析認為,口岸一旦建成,鄭州作為重要節點城市,短期內,可讓鄭州航空港和機場的貨量得以大幅提升;口岸項目的落地,還會帶動其他的國際快遞企業和物流項目等陸續入駐港區,會起到一個示范帶動作用。
極兔國際物流(鄭州)有限公司運營經理樊朋認為,口岸建成后,可以直接在鄭州口岸清關,清關后可直接分撥給其他省份,少了一道流程,不再繞道。一是方便,二是能給客戶節約很多時間成本和物流成本。
有了口岸,鄭州機場就有了和客戶談判的資格,貨才會源源不斷。
2008年1月,經國家質檢總局驗收批準(質檢總局質檢動函(2008)8號文),鄭州機場成為我國中西部第一個水果進口航空口岸。
2010年,俄羅斯空橋貨運航空公司入駐,這是鄭州機場第一家入駐的航空貨運公司。
2013年12月30日,國家質檢總局同意河南籌建進口肉類指定口岸,這是中部內陸省份獲批的第一個進口肉類指定口岸;2014年12月22日,國家質檢總局批準鄭州航空口岸為進口冰鮮水產品指定口岸;2015年,鄭州機場食用水生動物進口口岸獲批;2015年4月,鄭州航空港實驗區澳大利亞進口屠宰活牛指定口岸經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建設;2022年,鄭州重要國際郵件樞紐口岸獲批,成為北京、上海、廣州之后第四個全國重要國際郵件樞紐口岸。
至此,鄭州機場已擁有水果、冰鮮水產品、食用水生動物、肉類、活體動物、郵件、藥品等7大口岸,是目前國內功能性口岸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的內陸機場。
2022年,鄭州航空口岸國際貨運航班突破一萬架次。
2023年6月17日,民航局運輸司司長梁楠表示,民航局密切關注首都、浦東、廣州、深圳、鄭州、杭州、合肥等全國主要國際樞紐口岸和重點區域樞紐口岸運行狀態,數據顯示,6月9日至15日,全國日均貨運航班已突破800班。
其中,鄭州機場的全貨機,周一至周五工作日時,為每天40架次;周末時有30架次。
“不靠海、不沿邊,一條跑道飛藍天”,從2013年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獲批,用10年時間,鄭州機場把夢想變成了現實。
全國240多個民航機場中,鄭州機場的貨運發展,讓人驚艷。
2011年,鄭州機場貨運量只有10萬噸;10年后的2021年,達到70萬噸。行業位次也由第20位提升至全國第6位。
1950年開建、曾經只有一條300多米長土質跑道的鄭州機場,2021年12月獲中國民航局批復,成為國際航空貨運樞紐。
鄭州機場的蝶變,要歸功于河南提出的“三為先”戰略。
【數據】
6年時間,鄭州機場新開了42條貨運航線
拼經濟,是2023年的高頻詞。
對于航空物流的復蘇,有人用“井噴”來形容,也有人用“火爆”來概括。
8月2日晚,15噸活黃鱔搭乘中原龍浩航空的全貨機從馬尼拉飛抵鄭州機場,這標志著鄭州至馬尼拉貨運航線順利首航,這也是今年以來鄭州機場開通的又一條國際貨運航線。
隨著鄭州機場進境食用水生動物指定監管場地改擴建項目于2022年8月正式通過驗收,越來越多的鮮活產品能夠打“飛的”到鄭州航空口岸。據統計,今年前7個月,鄭州航空口岸進口食用水生動物917.80噸。
今年以來,鄭州機場已開通了鄭州至列日、布達佩斯、伊斯坦布爾、首爾等多條國際貨運航線。
來自河南機場集團最新統計數據顯示,6年時間,鄭州機場新開了42條貨運航線,累計運輸貨物總量達350萬噸,
后疫情時代,鄭州機場的貨運恢復來得要早一些。
2023年1月19日,一架滿載進口龍蝦的全貨機自加拿大蒙克頓平穩飛抵鄭州機場。該航班為上海寶隆國際運用阿特拉斯航空運力經營的生鮮冷鏈產品進口包機,此次共運載102噸鮮活進口龍蝦產品。上海寶隆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稱,上次首班在鄭生鮮產品進口包機成功運營,意味著公司全球生鮮包機業務邁出了重要一步。今后,還將借助鄭州機場優越的區位優勢,加快在全國生鮮冷鏈市場的布局。
3月2日,由卡利塔航空執飛的跨境電商全貨運五定(定線、定班、定時、定艙、定價)包機滿載貨物從鄭州機場起飛,于3月2日17:30抵達美國紐約。
來自世界各地的優質特色進口果蔬、海鮮等食品,從不同國家空運到鄭州機場,再快速轉運至全國各地;而“中國制造”的生活家具、家居用品、服飾、鞋包、配飾、工藝品等,也通過鄭州機場的航空物流,運輸到了全球各地。
航空貨運的通達,讓“買全球、賣全球”順利實現。

溯源:
全國數百個機場,鄭州機場第一個提出“貨運為先”
世上沒有天生的強者,強者都是磨練出來的。
2011年,鄭州機場的客運量首次突破千萬,達到1015萬人次,貨運量突破10萬噸,邁入了全國大型機場行列。
縱向比,鄭州機場每一年都在進步,而且,成績喜人。
但橫向比,這個優勢就變成了劣勢。同樣是2011年,武漢天河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達到1246.2萬人次;長沙黃花機場旅客吞吐量1368.47萬人次,在中部地區排第一位。
二三百萬的旅客吞吐量是不好攆上的。
要想從當時全國180個民用航空機場中脫穎而出,鄭州機場必須另辟蹊徑。
2012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三為先”發展戰略:貨運為先、國際為先、以干為先。
當年,鄭州機場貨郵吞吐量達到15萬噸,在全國排第15位;2017年,鄭州機場年貨郵吞吐量突破50萬噸;2020年,年貨郵吞吐量突破60萬噸。
十四五航空物流發展專項規劃提出,將優化完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鄭州等綜合性樞紐機場貨運設施。
在國家的航空物流發展中,鄭州機場已齊肩北上廣深,成功甩開了成都雙流機場等。
2021年,鄭州機場貨郵吞吐量超過70萬噸,排名全國第6,與排名第14的旅客吞吐量相比,鄭州貨運航空樞紐特色明顯。
鄭州機場的負責人,一任領著一任干,一任接著一任干,把“貨運為先”這張藍圖一繪到底,終于為鄭州機場趟出了一條自己的路子。
作為國內首個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且擁有頂級高鐵通達度,鄭州新鄭機場“客少貨多”早成了國內外業界共識。
十幾年來,鄭州航空港區發展迅猛,鄭州機場貨郵吞吐量沖進全國第6,已成功甩開成都雙流、上海虹橋等機場。

難堪:
機場工作人員連打板都不會,惹得俄羅斯客戶笑話
鄭州機場,靠實力贏得了尊嚴和尊重。
從2006年的貨量5萬噸,到2011年的10萬噸,再到2021年的70萬噸,從國內的幾十名到十幾名再到第6,躋身全球40強,鄭州機場憑的就是實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蛟S,正是那難堪的過去,才成就了今天的鄭州機場。
2008年時,俄羅斯一批物資需要通過全貨機運到鄭州。但彼時的鄭州機場,只有腹艙,還沒有全貨機。因為,沒有人會打板。
“你們連打板都不會,怎么接我們的活兒呢?”俄羅斯的客戶笑。
什么是打板?
跨境空運走貨前,都需要先詳細了解貨物的尺寸、重量 。一方面是為了核算空運運費;另一方面則是為了選擇合適的飛機機型,以確保飛機的貨倉能裝得下貨物。而且飛
跨境空運走貨前,都需要先詳細了解貨物的尺寸、重量 。一方面是為了核算空運運費;另一方面則是為了選擇合適的飛機機型,以確保飛機的貨倉能裝得下貨物。而且飛機的貨倉并不是直接堆放貨物的,貨倉內會先安放多塊(集裝)板。所用的板是從航空公司領來,專門用于裝貨,每塊板都有自己的編號,以便跟蹤查詢裝在上面貨物的情況。
打板實際還包含了裝箱動作,就是將貨按照一定的規律,比如下重上泡,裝在板上或者箱里,板分成高、中、低幾種規格,每塊板、箱都有自己的體積(容積)、重量的限制,裝貨的組板員就將貨按規律堆在這些集裝器上,用網罩或拱形蓋板固定 ,以達到速裝速卸、提高航班載運率的目的。組板員根據板箱的重量劃平衡,把板箱號標注在配載單上,根據單子把事先打好的板或箱按順序裝到機艙的指定位置。這一過程就叫做打板。
要攬瓷器活,得有金鋼鉆。
鄭州機場就派員工前往上海機場學習。人人都有慕強心理,對于擺爛者則愛搭不理。所以,即便是虛心地不遠千里前來請教、學習、打下手,人家也看不上。
河南人都有一種執拗,就是我來了,我一定得學會,不然回去沒法交差。經歷了千難萬難,最后總算學會了打板。
除了打板,為了給國際貨運航班提供保障,鄭州機場18個人還都學會了叉車,人稱“18勇士”。
“哪里有用短板,就去學、就去補。”河南省機場集團貨運公司相關負責人如是回憶。
全貨機的業務也可以理直氣壯地接了。
2012年,有了打板基礎的鄭州機場貨運正式邁入了起步期。
后來,國內外超大件、重達40多噸的機電設備都通過鄭州機場運進運出。

【口岸】:
7大口岸,助力鄭州機場成為國內功能性口岸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的內陸機場
學會了打板,學會了開叉車,口岸建設被提上重要日程。
口岸的齊備,對于鄭州航空港的發展和鄭州機場貨量的增加影響深遠。
河南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秘書長李鵬分析認為,口岸一旦建成,鄭州作為重要節點城市,短期內,可讓鄭州航空港和機場的貨量得以大幅提升;口岸項目的落地,還會帶動其他的國際快遞企業和物流項目等陸續入駐港區,會起到一個示范帶動作用。
極兔國際物流(鄭州)有限公司運營經理樊朋認為,口岸建成后,可以直接在鄭州口岸清關,清關后可直接分撥給其他省份,少了一道流程,不再繞道。一是方便,二是能給客戶節約很多時間成本和物流成本。
有了口岸,鄭州機場就有了和客戶談判的資格,貨才會源源不斷。
2008年1月,經國家質檢總局驗收批準(質檢總局質檢動函(2008)8號文),鄭州機場成為我國中西部第一個水果進口航空口岸。
2010年,俄羅斯空橋貨運航空公司入駐,這是鄭州機場第一家入駐的航空貨運公司。
2013年12月30日,國家質檢總局同意河南籌建進口肉類指定口岸,這是中部內陸省份獲批的第一個進口肉類指定口岸;2014年12月22日,國家質檢總局批準鄭州航空口岸為進口冰鮮水產品指定口岸;2015年,鄭州機場食用水生動物進口口岸獲批;2015年4月,鄭州航空港實驗區澳大利亞進口屠宰活牛指定口岸經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建設;2022年,鄭州重要國際郵件樞紐口岸獲批,成為北京、上海、廣州之后第四個全國重要國際郵件樞紐口岸。
至此,鄭州機場已擁有水果、冰鮮水產品、食用水生動物、肉類、活體動物、郵件、藥品等7大口岸,是目前國內功能性口岸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的內陸機場。
2022年,鄭州航空口岸國際貨運航班突破一萬架次。
2023年6月17日,民航局運輸司司長梁楠表示,民航局密切關注首都、浦東、廣州、深圳、鄭州、杭州、合肥等全國主要國際樞紐口岸和重點區域樞紐口岸運行狀態,數據顯示,6月9日至15日,全國日均貨運航班已突破800班。
其中,鄭州機場的全貨機,周一至周五工作日時,為每天40架次;周末時有30架次。
“不靠海、不沿邊,一條跑道飛藍天”,從2013年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獲批,用10年時間,鄭州機場把夢想變成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