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記者 白劉陽 鄒皓羽/文 劉娜 劉鴻翔/圖
8月10日,第五屆海峽兩岸暨港澳物流業創新大會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隆重開幕。
據了解,此次大會由中國科協港澳臺辦指導,由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河南省商務廳、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管理委員會、海峽兩岸暨港澳協同創新聯盟等共同主辦。
在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教授劉源的主持下,物流科技(裝備)創新技術發展論壇于當日下午同步舉辦。

昆山雙葉軟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馬萬杰
馬萬杰:物流企業環境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土壤
昆山雙葉軟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馬萬杰發表演講《海峽兩岸暨港澳物流系統之建設》,對當前物流環境的重要性,海峽兩岸及港澳物流系統建設存在的難點進行了分析。
馬萬杰認為,物流企業作為一個組織本身必然是一個與外界保持密切聯系的開放系統,需要不斷地與外界進行資源與信息的交換。其運行和發展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種種內外力量的影響,這些內外的因素就構成了物流企業環境,它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土壤,它既為企業活動提供必要的條件,同時也對企業活動起著制約的作用。
隨著物流國際化趨勢的發展,物流企業的環境也愈來愈復雜,經濟聯系的緊密性,促使國際間在科技政治、文化諸方面的相互溝通與合作日益普遍。物流企業的環境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經營與發展,因此,對物流環境的認識已越來越引起企業的重視,納入了企業決策層的重要視野。
“國家能夠正常運轉,離不開物流行業的貢獻。今天物流行業的蓬勃發展,也離不開國家在物流體系方面的建設。”他說,“舉最簡單的例子,如果沒有青藏鐵路,西藏的冬蟲夏草大概需要七天的時間才能從西藏運到青海。有了青藏鐵路以后,大概一兩天的時間,冬蟲夏草就能夠運出來了。”
談到海峽兩岸及港澳物流體系建設時,馬萬杰認為,當前存在的最主要問題是兩岸三地沒有一套通用的貨物申報系統。
“香港、澳門、臺灣通關信息化的申報方面,現在關鍵的問題在于如果人不在當地,就沒有辦法了解當地申報信息需要提供哪些數據。因此,兩岸三地需要進行報關系統的整合。”他說。

威盛電子中國區資深市場經理秦淑
秦淑:AI技術讓物流倉儲工作更安全,管理更高效
威盛電子中國區資深市場經理秦淑發表演講《當AI進入廠區 -威盛AI物流倉儲安全智聯升級之路》。為現場來賓深入淺出地講解分析了目前智慧物流及倉儲搬運環境所遇到的困難及問題分析,并介紹了AI技術對車輛安全搬運的影響,及如何快速布局廠(場)內車輛的安全智慧化升級方案。
威盛電子于1987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福利蒙特市成立,1992年遷至臺北市,致力于設計和開發智能汽車、智慧工業、智能建筑及智能邊緣解決方案,目前在全球擁有專利數超6000項。
一直以來,大型倉儲物流企業廠區普遍存在較多的安全風險隱患。比如,人員違規操作、無證上崗,車輛巨大遮擋視線、存在較多盲區和死角,道路人車不分流、交匯存在危險,廠區環境復雜嘈雜、危險因素防不勝防,廠區面積大、發生事故后難以追溯。
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廠區就可能要面臨著停業整頓、人員賠償等一系列后果。
威盛電子自主研發的智能視覺車載聯網系統,能夠通過AI駕駛員攝像頭對駕駛員進行人臉識別,行為檢測,以避免疲勞駕駛、未戴安全帽等不規范駕駛行為。
針對車輛盲區,通過270度的攝像頭進行車輛的倒車監控。對車輛周圍行為,通過在車輛上加裝監測器,以提醒周圍行人注意來往車輛。
秦淑表示:“正如現場專家們共同看到的,隨著近年來物流及供應鏈大數據平臺的數字化浪潮,工業車輛和工程機械的安全智慧化趨勢正在加速普及。我們正在與行業伙伴共同快速落地安全智聯化的未來廠(場)區,將產品做到更精準更精細,利用AI幫助企業倉儲物流EHS管理快速升級!”

中原大易科技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李興邦
李興邦:智慧供應鏈給大宗產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論壇會上,中原大易科技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李興邦做了《大宗物流數字化探索與實踐》的主題報告。
他指出,當前大宗商品貨運量占全國公路運輸總貨量的40%,是公路運輸重要的細分市場。但大宗運輸成本在總貨值中占比很大,推動物流效率提升與成本的節降更加迫切。此外,大宗物流上下游除了數字貨運需求之外,承運場景下依然存在數字孤島轉型難、運輸管理提質難、中小企業貸款難、層層盤扣找活難、疲勞駕駛謀生難、運費拖欠要賬難等痛點,亟待解決。
中原大易科技有限公司作為依托中部中心城市交通樞紐區位優勢及成熟的大宗產業物流服務經驗,打造的大宗運輸第一平臺,形成集融合、透明、算法、生態為一體的智慧供應鏈。
李興邦介紹,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解決方案實現用戶需求,打通數據孤島,推動數字化轉型。通過物流控制塔實現端到端運輸節點實時感知。以網絡貨運賦能物流降低資源錯配,AI調度進一步推動雙碳目標。通過供應鏈金融科技創新數據平臺,為中小企業貸款提供支持。

鄭州萬通輪胎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韓慶福
韓慶福:輪胎不合理使用會增加5%-10%的能源消耗
鄭州萬通輪胎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韓慶福以《鄭州萬通智能輪胎管理系統對傳統物流數智化轉型的實踐與探索》為題,做了現場分享。
韓慶福表示,長期以來,企業或車隊關于輪胎對物流運營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必要的管理抓手且管理成本太高。
“根據我們的統計,車輛在途交通事故54%是由于輪胎破損(爆胎)引起的,車輛由于高溫導致的輪胎燃燒比例約為0.12%,輪胎不合理使用會增加5%-10%的能源消耗(燃油/電力)。”他說。
總體來講,輪胎維護與管理水平差異可以影響輪胎里程壽命大約35%。
智能輪胎管理系統的出現可以讓輪胎的運營管理變得及時、安全、經濟且便捷。“管理從無到有,從粗到精,物流的競爭力就在一系列圍繞智能管理系統展開的各項工作中逐步提升。” 韓慶福說。
他用一組數據進行了說明。實踐證明,車隊輪胎管理系統的籌建,使輪胎維修費下降70%,輪胎故障率下降32%,運營時效性提升10%,氣壓合格率提升至80%以上,油耗降低3%,輪胎壽命延長18%......
“所以,可以毫不夸張的說,輪胎降本是從正規化管理和服務開始的!”他說。
從戰略意義上來說,制約車隊規模增長的除了業務需求,還有輪胎與車機管理成本以及車隊規模爆炸性增長帶來的幾何倍數的管理壓力與難度。智能輪胎管理系統,能夠幫助企業實現車輛運行降本增效,是用戶提高收益的重要途徑。同時,還能夠實現人與貨物全程高效與安全的移動,保障司機、乘客與車輛的安全。
“各行各業都在升級改造的當下,‘變’是不變的真理。智能輪胎,以及互聯網+輪胎管理和服務,是提升物流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韓慶福說。
8月10日,第五屆海峽兩岸暨港澳物流業創新大會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隆重開幕。
據了解,此次大會由中國科協港澳臺辦指導,由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河南省商務廳、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管理委員會、海峽兩岸暨港澳協同創新聯盟等共同主辦。
在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教授劉源的主持下,物流科技(裝備)創新技術發展論壇于當日下午同步舉辦。

昆山雙葉軟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馬萬杰
馬萬杰:物流企業環境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土壤
昆山雙葉軟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馬萬杰發表演講《海峽兩岸暨港澳物流系統之建設》,對當前物流環境的重要性,海峽兩岸及港澳物流系統建設存在的難點進行了分析。
馬萬杰認為,物流企業作為一個組織本身必然是一個與外界保持密切聯系的開放系統,需要不斷地與外界進行資源與信息的交換。其運行和發展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種種內外力量的影響,這些內外的因素就構成了物流企業環境,它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土壤,它既為企業活動提供必要的條件,同時也對企業活動起著制約的作用。
隨著物流國際化趨勢的發展,物流企業的環境也愈來愈復雜,經濟聯系的緊密性,促使國際間在科技政治、文化諸方面的相互溝通與合作日益普遍。物流企業的環境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經營與發展,因此,對物流環境的認識已越來越引起企業的重視,納入了企業決策層的重要視野。
“國家能夠正常運轉,離不開物流行業的貢獻。今天物流行業的蓬勃發展,也離不開國家在物流體系方面的建設。”他說,“舉最簡單的例子,如果沒有青藏鐵路,西藏的冬蟲夏草大概需要七天的時間才能從西藏運到青海。有了青藏鐵路以后,大概一兩天的時間,冬蟲夏草就能夠運出來了。”
談到海峽兩岸及港澳物流體系建設時,馬萬杰認為,當前存在的最主要問題是兩岸三地沒有一套通用的貨物申報系統。
“香港、澳門、臺灣通關信息化的申報方面,現在關鍵的問題在于如果人不在當地,就沒有辦法了解當地申報信息需要提供哪些數據。因此,兩岸三地需要進行報關系統的整合。”他說。

威盛電子中國區資深市場經理秦淑
秦淑:AI技術讓物流倉儲工作更安全,管理更高效
威盛電子中國區資深市場經理秦淑發表演講《當AI進入廠區 -威盛AI物流倉儲安全智聯升級之路》。為現場來賓深入淺出地講解分析了目前智慧物流及倉儲搬運環境所遇到的困難及問題分析,并介紹了AI技術對車輛安全搬運的影響,及如何快速布局廠(場)內車輛的安全智慧化升級方案。
威盛電子于1987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福利蒙特市成立,1992年遷至臺北市,致力于設計和開發智能汽車、智慧工業、智能建筑及智能邊緣解決方案,目前在全球擁有專利數超6000項。
一直以來,大型倉儲物流企業廠區普遍存在較多的安全風險隱患。比如,人員違規操作、無證上崗,車輛巨大遮擋視線、存在較多盲區和死角,道路人車不分流、交匯存在危險,廠區環境復雜嘈雜、危險因素防不勝防,廠區面積大、發生事故后難以追溯。
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廠區就可能要面臨著停業整頓、人員賠償等一系列后果。
威盛電子自主研發的智能視覺車載聯網系統,能夠通過AI駕駛員攝像頭對駕駛員進行人臉識別,行為檢測,以避免疲勞駕駛、未戴安全帽等不規范駕駛行為。
針對車輛盲區,通過270度的攝像頭進行車輛的倒車監控。對車輛周圍行為,通過在車輛上加裝監測器,以提醒周圍行人注意來往車輛。
秦淑表示:“正如現場專家們共同看到的,隨著近年來物流及供應鏈大數據平臺的數字化浪潮,工業車輛和工程機械的安全智慧化趨勢正在加速普及。我們正在與行業伙伴共同快速落地安全智聯化的未來廠(場)區,將產品做到更精準更精細,利用AI幫助企業倉儲物流EHS管理快速升級!”

中原大易科技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李興邦
李興邦:智慧供應鏈給大宗產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論壇會上,中原大易科技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李興邦做了《大宗物流數字化探索與實踐》的主題報告。
他指出,當前大宗商品貨運量占全國公路運輸總貨量的40%,是公路運輸重要的細分市場。但大宗運輸成本在總貨值中占比很大,推動物流效率提升與成本的節降更加迫切。此外,大宗物流上下游除了數字貨運需求之外,承運場景下依然存在數字孤島轉型難、運輸管理提質難、中小企業貸款難、層層盤扣找活難、疲勞駕駛謀生難、運費拖欠要賬難等痛點,亟待解決。
中原大易科技有限公司作為依托中部中心城市交通樞紐區位優勢及成熟的大宗產業物流服務經驗,打造的大宗運輸第一平臺,形成集融合、透明、算法、生態為一體的智慧供應鏈。
李興邦介紹,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解決方案實現用戶需求,打通數據孤島,推動數字化轉型。通過物流控制塔實現端到端運輸節點實時感知。以網絡貨運賦能物流降低資源錯配,AI調度進一步推動雙碳目標。通過供應鏈金融科技創新數據平臺,為中小企業貸款提供支持。

鄭州萬通輪胎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韓慶福
韓慶福:輪胎不合理使用會增加5%-10%的能源消耗
鄭州萬通輪胎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韓慶福以《鄭州萬通智能輪胎管理系統對傳統物流數智化轉型的實踐與探索》為題,做了現場分享。
韓慶福表示,長期以來,企業或車隊關于輪胎對物流運營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必要的管理抓手且管理成本太高。
“根據我們的統計,車輛在途交通事故54%是由于輪胎破損(爆胎)引起的,車輛由于高溫導致的輪胎燃燒比例約為0.12%,輪胎不合理使用會增加5%-10%的能源消耗(燃油/電力)。”他說。
總體來講,輪胎維護與管理水平差異可以影響輪胎里程壽命大約35%。
智能輪胎管理系統的出現可以讓輪胎的運營管理變得及時、安全、經濟且便捷。“管理從無到有,從粗到精,物流的競爭力就在一系列圍繞智能管理系統展開的各項工作中逐步提升。” 韓慶福說。
他用一組數據進行了說明。實踐證明,車隊輪胎管理系統的籌建,使輪胎維修費下降70%,輪胎故障率下降32%,運營時效性提升10%,氣壓合格率提升至80%以上,油耗降低3%,輪胎壽命延長18%......
“所以,可以毫不夸張的說,輪胎降本是從正規化管理和服務開始的!”他說。
從戰略意義上來說,制約車隊規模增長的除了業務需求,還有輪胎與車機管理成本以及車隊規模爆炸性增長帶來的幾何倍數的管理壓力與難度。智能輪胎管理系統,能夠幫助企業實現車輛運行降本增效,是用戶提高收益的重要途徑。同時,還能夠實現人與貨物全程高效與安全的移動,保障司機、乘客與車輛的安全。
“各行各業都在升級改造的當下,‘變’是不變的真理。智能輪胎,以及互聯網+輪胎管理和服務,是提升物流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韓慶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