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吳軍
華鼎冷鏈美名揚四海。
11月20日,來自德國不來梅大學的研學團走進華鼎冷鏈,雙方就數字化倉儲、冷鏈科技化等進行了深入探討。
當通過VR看到華鼎的倉儲實時運行狀態時,德國教授豎起大拇指:“Very very good!”

德國教授到訪,點贊華鼎冷鏈的科技化
11月20日下午,來自德國不來梅大學的Hans-Haasis教授、Janosch博士,以及河南科技智庫供應鏈管理研究基地主任孫學軍、河南省城市科學研究會相關辦公室負責人等一行人組成的“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研學團”,到訪華鼎冷鏈信息中心。
研學團參觀了華鼎供應鏈全國化冷鏈物流倉配網絡、數字化冷鏈服務平臺,并在現場沉浸式地體驗了VR看倉,并就冷鏈物流技術應用、物流大數據挖掘、物流效率提升等進行了深入溝通。
當了解到華鼎的技術都是自主研發的,且運達時效遠超德國時,Hans邀請華鼎前往德國開創事業。

“你們的冷鏈技術發展得非常好,如果想進入國際市場,我可以為你們牽線搭橋。”Hans教授表示。
據了解,不來梅大學Hans-Haasis 教授是德國聯邦交通與數字基礎設施部學術顧問委員會委員、亞洲-德國運輸與物流知識網絡主席、德國動態物流研究集群管理委員會主席、德國船運經濟與物流機構主任。

數字化倉儲,讓分揀和入庫效率提高30%
河南的冷鏈物流發展在全國一騎絕塵。
2023年公布的全國冷鏈百強中,河南有12家企業上榜,數量位居全國前二。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1月21日,河南地區擁有冷鏈物流相關企業2270余家,其中,2023年1-10月新增注冊企業620余家,與2022年同期相比增加38.8%。
2200+冷鏈物流企業,遠道而來的德國物流專家,為何單單拜訪華鼎?
據了解,2019年成立的華鼎冷鏈,今年是連續第三次上榜全國冷鏈百強,而且還是全國評定的四星級冷鏈物流企業。

今年9月份,在《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辦公室關于開展2023年大數據產業發展示范推薦申報工作的通知》中,“華鼎冷鏈物流供應鏈協同大數據平臺”被列入2023年河南省大數據產業發展示范項目。
一句話概括,華鼎行走冷鏈江湖,靠的是數字化和科技化。
在華鼎云信息中心,當德國專家看到華鼎在全國15個倉的實時動態時,很是驚詫:司機的信息、客戶的信息和華鼎的信息,是如何互聯互通的?
華鼎冷鏈副總經理袁博稱,市場上的第三方軟件公司,銷售的大多都是單個軟件,這些軟件只適用于冷鏈物流中的其中一個環節,而從整個冷鏈運行鏈條來看,上下游環節是脫節的,數據是無法互聯互通的。這種情況下,2020年起,華鼎參考并咨詢各行業友商,如科技巨頭、快遞巨頭等,再結合自身業務運營需求,就自主研發了華鼎云SAAS平臺。
截至目前,華鼎SAAS平臺已包括8大類18項子系流,可以涵蓋生產端到消費端,形成了全鏈條打通的數字化冷鏈系統。
“華鼎的系統不只是一個信息化系統,還承載了業務特性,可以為客戶服務,也利于拓展新的客戶。”袁博稱。

據了解,連鎖餐飲門店客戶下單后,相關的品類、品牌、數量、規格、批次、送達時間、接收人等信息,會同步錄入華鼎系統,在自動生成一個條形碼的同時,倉儲系統就會自動安排貨位。貨物從廠家送達華鼎冷庫,工作人員拿著手持PDA掃描后確認、復核后,就可讓貨物各就各位。數字化倉儲使用,讓分揀和入庫的效率提高了30%。
助力冷鏈科技化,華鼎每年投入3000萬+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
華鼎冷鏈現在被業內盛贊的數字化、科技化,也是其不斷迭代的結果。
華鼎冷鏈信息中心總監助理高光輝表示,基于對客戶痛點的深入調研和企業戰略規劃,華鼎自成立之初就組建了近200人的研發團隊,自主研發了華鼎云SAAS平臺,構建起從生產端到銷售端的各類系統,涵蓋了采購、生產加工、流通加工、倉儲物流、銷售、報貨、防疫消殺、銀行清分、訂單管理、客戶查詢等八大類18套系統。
全面打通從生產端到銷售端的各類數據,能夠實時監控貨物的流轉動態和儲存數量。通過信息化、制度化、流程化的管控,從報貨、銷售、訂單、收貨、上架、下架、分揀、到復核、裝車、運輸、接收等整個鏈條,可以監控到每件貨物的流轉動態,使配送準確率控制在99.9%,貨損貨差控制在0.02%,溫度達標率98%,整體處于行業的中上等水平。

為此,華鼎冷鏈至今已投入近2億元的研發費用。
11月20日,在華鼎云信息中心電子顯示屏上,德國專家研學團一行可以清楚地看到客戶下單的貨品,在華鼎倉庫的存儲、數量、品牌、接收人,以及在途運輸等情況。
近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專業委員會主辦的“2023食品冷鏈技術創新大會”在天津舉行,《華鼎供應鏈冷鏈數字孿生平臺》獲評“2022-2023冷鏈技術創新案例”。
作為冷鏈物流數字化應用的代表性企業,截至目前,華鼎冷鏈已服務1000多家知名連鎖餐飲品牌和凍品食材廠家等,服務餐飲終端門店數量超160000+。
祝福華鼎。
華鼎冷鏈美名揚四海。
11月20日,來自德國不來梅大學的研學團走進華鼎冷鏈,雙方就數字化倉儲、冷鏈科技化等進行了深入探討。
當通過VR看到華鼎的倉儲實時運行狀態時,德國教授豎起大拇指:“Very very good!”

德國教授到訪,點贊華鼎冷鏈的科技化
11月20日下午,來自德國不來梅大學的Hans-Haasis教授、Janosch博士,以及河南科技智庫供應鏈管理研究基地主任孫學軍、河南省城市科學研究會相關辦公室負責人等一行人組成的“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研學團”,到訪華鼎冷鏈信息中心。
研學團參觀了華鼎供應鏈全國化冷鏈物流倉配網絡、數字化冷鏈服務平臺,并在現場沉浸式地體驗了VR看倉,并就冷鏈物流技術應用、物流大數據挖掘、物流效率提升等進行了深入溝通。
當了解到華鼎的技術都是自主研發的,且運達時效遠超德國時,Hans邀請華鼎前往德國開創事業。

“你們的冷鏈技術發展得非常好,如果想進入國際市場,我可以為你們牽線搭橋。”Hans教授表示。
據了解,不來梅大學Hans-Haasis 教授是德國聯邦交通與數字基礎設施部學術顧問委員會委員、亞洲-德國運輸與物流知識網絡主席、德國動態物流研究集群管理委員會主席、德國船運經濟與物流機構主任。

數字化倉儲,讓分揀和入庫效率提高30%
河南的冷鏈物流發展在全國一騎絕塵。
2023年公布的全國冷鏈百強中,河南有12家企業上榜,數量位居全國前二。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1月21日,河南地區擁有冷鏈物流相關企業2270余家,其中,2023年1-10月新增注冊企業620余家,與2022年同期相比增加38.8%。
2200+冷鏈物流企業,遠道而來的德國物流專家,為何單單拜訪華鼎?
據了解,2019年成立的華鼎冷鏈,今年是連續第三次上榜全國冷鏈百強,而且還是全國評定的四星級冷鏈物流企業。

今年9月份,在《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辦公室關于開展2023年大數據產業發展示范推薦申報工作的通知》中,“華鼎冷鏈物流供應鏈協同大數據平臺”被列入2023年河南省大數據產業發展示范項目。
一句話概括,華鼎行走冷鏈江湖,靠的是數字化和科技化。
在華鼎云信息中心,當德國專家看到華鼎在全國15個倉的實時動態時,很是驚詫:司機的信息、客戶的信息和華鼎的信息,是如何互聯互通的?
華鼎冷鏈副總經理袁博稱,市場上的第三方軟件公司,銷售的大多都是單個軟件,這些軟件只適用于冷鏈物流中的其中一個環節,而從整個冷鏈運行鏈條來看,上下游環節是脫節的,數據是無法互聯互通的。這種情況下,2020年起,華鼎參考并咨詢各行業友商,如科技巨頭、快遞巨頭等,再結合自身業務運營需求,就自主研發了華鼎云SAAS平臺。
截至目前,華鼎SAAS平臺已包括8大類18項子系流,可以涵蓋生產端到消費端,形成了全鏈條打通的數字化冷鏈系統。
“華鼎的系統不只是一個信息化系統,還承載了業務特性,可以為客戶服務,也利于拓展新的客戶。”袁博稱。

據了解,連鎖餐飲門店客戶下單后,相關的品類、品牌、數量、規格、批次、送達時間、接收人等信息,會同步錄入華鼎系統,在自動生成一個條形碼的同時,倉儲系統就會自動安排貨位。貨物從廠家送達華鼎冷庫,工作人員拿著手持PDA掃描后確認、復核后,就可讓貨物各就各位。數字化倉儲使用,讓分揀和入庫的效率提高了30%。
助力冷鏈科技化,華鼎每年投入3000萬+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
華鼎冷鏈現在被業內盛贊的數字化、科技化,也是其不斷迭代的結果。
華鼎冷鏈信息中心總監助理高光輝表示,基于對客戶痛點的深入調研和企業戰略規劃,華鼎自成立之初就組建了近200人的研發團隊,自主研發了華鼎云SAAS平臺,構建起從生產端到銷售端的各類系統,涵蓋了采購、生產加工、流通加工、倉儲物流、銷售、報貨、防疫消殺、銀行清分、訂單管理、客戶查詢等八大類18套系統。
全面打通從生產端到銷售端的各類數據,能夠實時監控貨物的流轉動態和儲存數量。通過信息化、制度化、流程化的管控,從報貨、銷售、訂單、收貨、上架、下架、分揀、到復核、裝車、運輸、接收等整個鏈條,可以監控到每件貨物的流轉動態,使配送準確率控制在99.9%,貨損貨差控制在0.02%,溫度達標率98%,整體處于行業的中上等水平。

為此,華鼎冷鏈至今已投入近2億元的研發費用。
11月20日,在華鼎云信息中心電子顯示屏上,德國專家研學團一行可以清楚地看到客戶下單的貨品,在華鼎倉庫的存儲、數量、品牌、接收人,以及在途運輸等情況。
近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專業委員會主辦的“2023食品冷鏈技術創新大會”在天津舉行,《華鼎供應鏈冷鏈數字孿生平臺》獲評“2022-2023冷鏈技術創新案例”。
作為冷鏈物流數字化應用的代表性企業,截至目前,華鼎冷鏈已服務1000多家知名連鎖餐飲品牌和凍品食材廠家等,服務餐飲終端門店數量超160000+。
祝福華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