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張治中 見習記者 趙江波 周美嬌
“這條回家的路已經變了模樣,平坦整潔,這與幾年前的情形簡直‘判若兩路’。”隆冬時節,唐河縣黑龍鎮的陳麗回到闊別數年的老家,開車行駛在嶄新暢通的G234上,不由得發出了感慨。
近年來,唐河縣委縣政府和縣交通公路部門以創建“四好農村路”示范縣為目標,對全縣轄養的重要國省干線實施綠化、美化、亮化、硬化、文化等五位一體的改造提升,展現了“人在車中坐、車在畫中游”的優美畫卷。
精心打造美麗公路 構建道路風景線
唐河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路域環境提升工作,將該項目作為“一把手”工程,主要領導深入一線調研,現場研究解決問題。交通公路部門建立領導分包責任制,班子成員分包各路線,明確分包領導對分包路線的工作責任,親臨一線指揮督導,定期聽取工作匯報,幫助施工單位解決疑難問題;聯合有關部門,與沿線鄉鎮通力合作,對公路沿線違章建筑進行拆除,消除公路安全隱患,推動道路風景線綜合提升,取得了良好效果。
2023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交通公路部門以建設好、管理好、保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為己任,搶抓春季有利時節,共投入資金800余萬元,出動人員30640人次、機械800臺次,出動灑水車1122臺次、掃地車670臺次,集中對312國道、234國道、328國道及Y022王羅線、Y004傅孟線普通公路共計300余公里道路進行路域環境精細化提升。
截至目前,該縣累計保潔路面17935.95公里,清掃道路8735.75公里;處治公路沿線樹木病害52066米,整修路肩267924平方米,整修邊坡263660平方米,清理邊溝42000米,疏通排水溝2955米,植樹2000棵,修剪、扶正、刷白路樹75000余棵,清理堆積物195處,打高草311公里;挖補坑槽2064平方米,綠化管護113170平方米,灌縫58066延米,橋梁護欄刷白920米。
此外,該縣有關部門還排查道路隱患18處,栽設道口警示205個、各類提示牌97個、波形護欄305米、黃閃燈6盞,施畫中線、邊線、減速震蕩線2000余平方米,有效保障了道路安全暢通,轄區公路路域環境得到全面提升。交通環境的不斷優化完善,
讓群眾出行更加便捷舒適,進一步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傾力打造富民路 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唐河縣不斷統籌各級公路的協調建設,創新發展思路,結合鄉村振興的一系列舉措,有步驟、有特色、有重點地建設縣鄉公路。如今,唐河縣各個鄉鎮,縣鄉公路舊貌換新顏,成為助力美麗鄉村建設、成就鄉村振興的幸福路。
在“公路+產業”建設中,唐河畢店鎮張心一村將紅色資源和特色產業資源相融合,打造張星江烈士故居,并與張心一村萬畝蟠桃產業相結合,修建道路10余公里,構建“三廊兩片區”的核心發展架構,即以312國道為軸,X017、Y004兩條鄉道為主線,構成環形旅游線路,修建環景點柏油路6000米,裝路燈800盞,旅游產業鏈已初步形成。
張心一村發展紅色文化區和生態觀光農業區,初步形成了“紅色文化+田園旅游”的鄉村振興新路徑。該村通過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把紅色文化、民俗文化與農業觀光相結合,成立了“土地、勞務、旅游、職業、經濟”五大專業合作社,使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用實際行動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唐河縣王莊村從美麗宜居和發展鄉村旅游著手,實施美麗鄉村“整村推進”,開展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先后投入3800萬元,新修道路19.8公里,新建游園2處、小型濕地9處,安裝太陽能路燈260盞,種植花卉景觀樹木3.2萬株,精心打造了香黃莊櫻花村、袁莊海棠村,沙崗、王莊桂花村,實現了綠潔暢亮美。如今,漫步在王莊,白墻灰瓦,小橋流水,仿佛置身于畫卷之中。寬敞的道路,整潔的路面,視野所及,鮮花盛開,綠樹掩映,房前屋后規范有序。夜幕降臨,路燈亮起,一座座小廣場里,舞曲聲、孩子的笑聲混合在一起,活生生一幅鄉村都市畫卷。
用心打造路域景觀 助力旅游發展
唐河縣通過完善重點旅游景區交通集散體系,形成以農村公路為依托,大力發展公路+旅游+產業模式,探索支持路衍經濟發展的新路徑。
沙河鋪—石柱山全長22.1公里的旅游路建設項目建成通車,使山水環繞的景區公路成為居民流連忘返的網紅休閑自駕打卡地。旅游公路途經唐河縣虎山水庫游覽區、國家級傳統村落前莊村,直達AAA級景區石柱山(禹王鎖蛟處)。這里有紅二十五軍舊址,有桐柏軍區二十八旅后勤供應處和后方醫院,有唐河縣紅色文化教育基地。
2023年底,祁湖建成通車,公路將友蘭故里、山頭水庫、馬武山、龍泉禪寺、古廖國遺址、白馬堰等景點串點成線,與旅游公路形成唐河旅游環線,打通唐河人文景觀和紅色文化旅游的最后一公里。
如今,在唐河縣,一條公路改變一個村莊,一條公路帶動一項產業,一條公路致富一方百姓。村民喜滋滋地說:“公路部門給我們修了路,村里現在環境越來越漂亮了,游客越來越多,店里生意一天比一天好,生活更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這條回家的路已經變了模樣,平坦整潔,這與幾年前的情形簡直‘判若兩路’。”隆冬時節,唐河縣黑龍鎮的陳麗回到闊別數年的老家,開車行駛在嶄新暢通的G234上,不由得發出了感慨。
近年來,唐河縣委縣政府和縣交通公路部門以創建“四好農村路”示范縣為目標,對全縣轄養的重要國省干線實施綠化、美化、亮化、硬化、文化等五位一體的改造提升,展現了“人在車中坐、車在畫中游”的優美畫卷。
精心打造美麗公路 構建道路風景線
唐河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路域環境提升工作,將該項目作為“一把手”工程,主要領導深入一線調研,現場研究解決問題。交通公路部門建立領導分包責任制,班子成員分包各路線,明確分包領導對分包路線的工作責任,親臨一線指揮督導,定期聽取工作匯報,幫助施工單位解決疑難問題;聯合有關部門,與沿線鄉鎮通力合作,對公路沿線違章建筑進行拆除,消除公路安全隱患,推動道路風景線綜合提升,取得了良好效果。
2023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交通公路部門以建設好、管理好、保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為己任,搶抓春季有利時節,共投入資金800余萬元,出動人員30640人次、機械800臺次,出動灑水車1122臺次、掃地車670臺次,集中對312國道、234國道、328國道及Y022王羅線、Y004傅孟線普通公路共計300余公里道路進行路域環境精細化提升。
截至目前,該縣累計保潔路面17935.95公里,清掃道路8735.75公里;處治公路沿線樹木病害52066米,整修路肩267924平方米,整修邊坡263660平方米,清理邊溝42000米,疏通排水溝2955米,植樹2000棵,修剪、扶正、刷白路樹75000余棵,清理堆積物195處,打高草311公里;挖補坑槽2064平方米,綠化管護113170平方米,灌縫58066延米,橋梁護欄刷白920米。
此外,該縣有關部門還排查道路隱患18處,栽設道口警示205個、各類提示牌97個、波形護欄305米、黃閃燈6盞,施畫中線、邊線、減速震蕩線2000余平方米,有效保障了道路安全暢通,轄區公路路域環境得到全面提升。交通環境的不斷優化完善,
讓群眾出行更加便捷舒適,進一步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傾力打造富民路 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唐河縣不斷統籌各級公路的協調建設,創新發展思路,結合鄉村振興的一系列舉措,有步驟、有特色、有重點地建設縣鄉公路。如今,唐河縣各個鄉鎮,縣鄉公路舊貌換新顏,成為助力美麗鄉村建設、成就鄉村振興的幸福路。
在“公路+產業”建設中,唐河畢店鎮張心一村將紅色資源和特色產業資源相融合,打造張星江烈士故居,并與張心一村萬畝蟠桃產業相結合,修建道路10余公里,構建“三廊兩片區”的核心發展架構,即以312國道為軸,X017、Y004兩條鄉道為主線,構成環形旅游線路,修建環景點柏油路6000米,裝路燈800盞,旅游產業鏈已初步形成。
張心一村發展紅色文化區和生態觀光農業區,初步形成了“紅色文化+田園旅游”的鄉村振興新路徑。該村通過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把紅色文化、民俗文化與農業觀光相結合,成立了“土地、勞務、旅游、職業、經濟”五大專業合作社,使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用實際行動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唐河縣王莊村從美麗宜居和發展鄉村旅游著手,實施美麗鄉村“整村推進”,開展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先后投入3800萬元,新修道路19.8公里,新建游園2處、小型濕地9處,安裝太陽能路燈260盞,種植花卉景觀樹木3.2萬株,精心打造了香黃莊櫻花村、袁莊海棠村,沙崗、王莊桂花村,實現了綠潔暢亮美。如今,漫步在王莊,白墻灰瓦,小橋流水,仿佛置身于畫卷之中。寬敞的道路,整潔的路面,視野所及,鮮花盛開,綠樹掩映,房前屋后規范有序。夜幕降臨,路燈亮起,一座座小廣場里,舞曲聲、孩子的笑聲混合在一起,活生生一幅鄉村都市畫卷。
用心打造路域景觀 助力旅游發展
唐河縣通過完善重點旅游景區交通集散體系,形成以農村公路為依托,大力發展公路+旅游+產業模式,探索支持路衍經濟發展的新路徑。
沙河鋪—石柱山全長22.1公里的旅游路建設項目建成通車,使山水環繞的景區公路成為居民流連忘返的網紅休閑自駕打卡地。旅游公路途經唐河縣虎山水庫游覽區、國家級傳統村落前莊村,直達AAA級景區石柱山(禹王鎖蛟處)。這里有紅二十五軍舊址,有桐柏軍區二十八旅后勤供應處和后方醫院,有唐河縣紅色文化教育基地。
2023年底,祁湖建成通車,公路將友蘭故里、山頭水庫、馬武山、龍泉禪寺、古廖國遺址、白馬堰等景點串點成線,與旅游公路形成唐河旅游環線,打通唐河人文景觀和紅色文化旅游的最后一公里。
如今,在唐河縣,一條公路改變一個村莊,一條公路帶動一項產業,一條公路致富一方百姓。村民喜滋滋地說:“公路部門給我們修了路,村里現在環境越來越漂亮了,游客越來越多,店里生意一天比一天好,生活更是芝麻開花節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