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記者 李玉斌
12月25日,由河南藍天茶業有限公司主辦的“信陽白茶交流大會”在鄭州金融島順利舉行。

來自信陽市茶產業發展中心、河南省茶葉協會、河南省茶文化研究會以及信陽市茶葉協會的領導;各地商協會會長、專家教授及藍天茶業的渠道商、經銷商、合作伙伴們濟濟一堂,進行了一場“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茶行業專家”面對面的高品質座談交流會,一塊兒探討和見證信陽白茶的發展與規劃,以期傳承發揚白茶工藝 助力美麗信陽茶都跨越式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白茶是六大茶類中相對較早、較原始的制茶工藝,始于神農嘗百草時期。信陽白茶的最早記載距今已有200多年,它制作工藝相對簡單,適口性強,對茶藝的要求門檻低,燜泡煮都可以;較與毛尖也更好儲存,也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素有“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美譽。
大會的品鑒環節,主辦方拿出了兩款信陽白茶——一款茶名為“31°老白茶貢眉”的【陳皮白茶】和一款茶名為“五福臨門荒野白茶貢眉”的【沉香白茶】。

河南藍天集團有限公司副總、河南藍天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建在歡迎詞中介紹說:信陽地處“北緯31度黃金產茶帶”,從古至今都是名茶輩出的地方。信陽毛尖以獨特的品質,被廣大消費者認可,成為中國十大名茶的佼佼者:信陽紅,也曾一夜紅遍中原大地:信陽白茶,近年來在廣大專家和茶企的大膽創新探索下,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特別是在政府的號召、引領和扶持下,各茶區都加大了對白茶的投入和生產,使茶園大幅增產、茶農增收、茶商增效,取得了較好社會和經濟效益。信陽茶地處高緯度,四季分明,氣候多樣,茶葉內質豐富,特別經過工藝的創新、制作時的精心,逐步形成了信陽白茶外形勻嫩顯毫,色澤灰綠有光澤,湯色杏黃明亮,香氣清純花香顯,滋味鮮醇甘甜,葉底鮮活嫩勻整的獨特品質。它不僅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還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每一杯信陽白茶,都是對自然與健康的致敬。

李建還希望通過這次信陽白茶交流活動,讓更多人認識到信陽白茶的獨特魅力,推動信陽白茶產業的快速發展。他說:“有政府和行業的引導和支持,有各位專家和茶友們的共同推進,信陽白茶將會和信陽毛尖一樣,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可,讓更多的消費者喜愛信陽毛尖一樣,愛上我們的信陽白茶。”

信陽市政府機關黨組成員、信陽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信陽市茶產業發展中心主任邱常在講話中說:“信陽白茶的主要特點是真的甜,真的香,花香濃,藥香重。200萬畝的種植面積,原料充足,發展潛力很大。目前還面臨標準化不夠、推廣不夠等短板,接下來行業協會將會牽頭盡快把行業標準制定出來。”

河南省茶葉協會洪克森會長在講話中指出信陽茶葉以往品種過于單一等問題。指出白茶是最近發展勢頭非常好的品種,正需要有擔當的企業帶領突圍。他充分肯定了藍天茶業真心做茶、匠心做茶、奉獻做茶的堅守。希望藍天茶業能做好產品定位,抓住窗口機遇期迅速做大做強。

河南省九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河南省茶文化研究會創會會長亢崇仁在講話中指出,信陽茶葉種植面積擴展的高速發展期已經過了,現在面臨的是品種的突破,需要突破紅茶不過長江的歷史常規,需要綠茶、紅茶、白茶全面發展。信陽白茶因為生長環境生態好,原料質量優,所以品質很高,湯色悅目,入口茶味悠長。應該大力推廣信陽白茶。

有了政府的指導方向,和相關職能部門的專業化標準的制定,市場才能健康規范化的運行,信陽白茶的品質分析及團體標準就尤為重要。接下來信陽市茶葉協會秘書長張久謙就信陽白茶及信陽白茶產業的發展規劃,做了介紹,并表示信陽市茶葉協會將積極參與信陽白茶的標準制定。

茶行業的資深大咖,湖南省茶葉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茶葉學會理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理事、湖南農業大學原茶學系尚本清教授也做了專業分享,特別強調了信陽白茶的保健功能。他同時也是藍天茗茶專家組成員,在2015年的時候,尚教授到信陽考察,親自帶領藍天名茶制茶團隊研發出藍天31°老白茶,使得信陽茶區白茶工藝得以傳承和發揚。
藍天茶業有幸得到茶行業專家的專業技術支持,也使得藍天的藍天31°老白茶走進了中南海及中央辦公廳,成為領導們的辦公及接待用茶。
交流大會上,河南藍天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建還就藍天茶業的發展史及信陽白茶的發展思路進行了分享。
藍天茗茶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集種植、科研、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綜合性茶業集團。成立當年,藍天就開發種植了8000畝茶園;投資建設了近3萬平方米的茶葉加工基地,引進了兩條日本先進的蒸青工藝生產線,提升了信陽地區茶葉機械化、科技化的生產能力。
目前,公司已投資建設茶園2.7萬畝,擁有中綠華夏認證的全國有機茶示范基地之一的王母觀和董坡寨有機茶園,擁有先進的炒青綠茶、蒸青綠茶、信陽紅茶、白茶等多條生產線,年干茶生產加工能力150萬公斤。
公司先后獲得“中國馳名商標”、“茶王”、“百年世博金駱駝獎”等榮譽,是較早登陸中央電視臺黃金時段的茶企,也是較早由明星代言的茶企之一,是信陽毛尖茶、信陽紅茶、信陽白茶的代表性生產企業,是河南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中國百強茶企。同時取得“綠色食品認證”、“有機產品認證”、“有機茶園認證“、”全國首批2大有機茶示范基地之一”等資質。
20年初心載夢,20年砥礪前行。在2006年信陽第十四屆茶文化節上,藍天玉葉以100克14.9萬元價格成交,創下中國歷史上綠茶競拍最高價格記錄。陳寶國曾代言,“信陽毛尖,我只認藍天”,廣告片登陸央視黃金時段,“藍天茶 潤天下”響徹中華大地。
作為信陽茶產業龍頭企業,公司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發揮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依托信陽市、光山縣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悠久茶葉歷史,大力發展茶葉、茶油、茶旅游等生態產業,既保護了“綠水青山”,也實現了“金山銀山”,達到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生態好·茶才好”“做老百姓喝得起的好茶”一直都是藍天茗茶所追求的目標。“我們希望經過不斷地研究、嘗試,將茶葉從一種高端的消費品變成一個廣大老百姓能喝得起的‘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日用品。”

未來,藍天茶業公司希望能依托科技、立足傳統、大膽創新,為信陽茶產業的發展,信陽茶葉多品類的豐富,做出更大的貢獻。
12月25日,由河南藍天茶業有限公司主辦的“信陽白茶交流大會”在鄭州金融島順利舉行。

來自信陽市茶產業發展中心、河南省茶葉協會、河南省茶文化研究會以及信陽市茶葉協會的領導;各地商協會會長、專家教授及藍天茶業的渠道商、經銷商、合作伙伴們濟濟一堂,進行了一場“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茶行業專家”面對面的高品質座談交流會,一塊兒探討和見證信陽白茶的發展與規劃,以期傳承發揚白茶工藝 助力美麗信陽茶都跨越式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白茶是六大茶類中相對較早、較原始的制茶工藝,始于神農嘗百草時期。信陽白茶的最早記載距今已有200多年,它制作工藝相對簡單,適口性強,對茶藝的要求門檻低,燜泡煮都可以;較與毛尖也更好儲存,也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素有“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美譽。
大會的品鑒環節,主辦方拿出了兩款信陽白茶——一款茶名為“31°老白茶貢眉”的【陳皮白茶】和一款茶名為“五福臨門荒野白茶貢眉”的【沉香白茶】。

河南藍天集團有限公司副總、河南藍天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建在歡迎詞中介紹說:信陽地處“北緯31度黃金產茶帶”,從古至今都是名茶輩出的地方。信陽毛尖以獨特的品質,被廣大消費者認可,成為中國十大名茶的佼佼者:信陽紅,也曾一夜紅遍中原大地:信陽白茶,近年來在廣大專家和茶企的大膽創新探索下,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特別是在政府的號召、引領和扶持下,各茶區都加大了對白茶的投入和生產,使茶園大幅增產、茶農增收、茶商增效,取得了較好社會和經濟效益。信陽茶地處高緯度,四季分明,氣候多樣,茶葉內質豐富,特別經過工藝的創新、制作時的精心,逐步形成了信陽白茶外形勻嫩顯毫,色澤灰綠有光澤,湯色杏黃明亮,香氣清純花香顯,滋味鮮醇甘甜,葉底鮮活嫩勻整的獨特品質。它不僅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還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每一杯信陽白茶,都是對自然與健康的致敬。

李建還希望通過這次信陽白茶交流活動,讓更多人認識到信陽白茶的獨特魅力,推動信陽白茶產業的快速發展。他說:“有政府和行業的引導和支持,有各位專家和茶友們的共同推進,信陽白茶將會和信陽毛尖一樣,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可,讓更多的消費者喜愛信陽毛尖一樣,愛上我們的信陽白茶。”

信陽市政府機關黨組成員、信陽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信陽市茶產業發展中心主任邱常在講話中說:“信陽白茶的主要特點是真的甜,真的香,花香濃,藥香重。200萬畝的種植面積,原料充足,發展潛力很大。目前還面臨標準化不夠、推廣不夠等短板,接下來行業協會將會牽頭盡快把行業標準制定出來。”

河南省茶葉協會洪克森會長在講話中指出信陽茶葉以往品種過于單一等問題。指出白茶是最近發展勢頭非常好的品種,正需要有擔當的企業帶領突圍。他充分肯定了藍天茶業真心做茶、匠心做茶、奉獻做茶的堅守。希望藍天茶業能做好產品定位,抓住窗口機遇期迅速做大做強。

河南省九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河南省茶文化研究會創會會長亢崇仁在講話中指出,信陽茶葉種植面積擴展的高速發展期已經過了,現在面臨的是品種的突破,需要突破紅茶不過長江的歷史常規,需要綠茶、紅茶、白茶全面發展。信陽白茶因為生長環境生態好,原料質量優,所以品質很高,湯色悅目,入口茶味悠長。應該大力推廣信陽白茶。

有了政府的指導方向,和相關職能部門的專業化標準的制定,市場才能健康規范化的運行,信陽白茶的品質分析及團體標準就尤為重要。接下來信陽市茶葉協會秘書長張久謙就信陽白茶及信陽白茶產業的發展規劃,做了介紹,并表示信陽市茶葉協會將積極參與信陽白茶的標準制定。

茶行業的資深大咖,湖南省茶葉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茶葉學會理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理事、湖南農業大學原茶學系尚本清教授也做了專業分享,特別強調了信陽白茶的保健功能。他同時也是藍天茗茶專家組成員,在2015年的時候,尚教授到信陽考察,親自帶領藍天名茶制茶團隊研發出藍天31°老白茶,使得信陽茶區白茶工藝得以傳承和發揚。
藍天茶業有幸得到茶行業專家的專業技術支持,也使得藍天的藍天31°老白茶走進了中南海及中央辦公廳,成為領導們的辦公及接待用茶。
交流大會上,河南藍天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建還就藍天茶業的發展史及信陽白茶的發展思路進行了分享。
藍天茗茶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集種植、科研、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綜合性茶業集團。成立當年,藍天就開發種植了8000畝茶園;投資建設了近3萬平方米的茶葉加工基地,引進了兩條日本先進的蒸青工藝生產線,提升了信陽地區茶葉機械化、科技化的生產能力。
目前,公司已投資建設茶園2.7萬畝,擁有中綠華夏認證的全國有機茶示范基地之一的王母觀和董坡寨有機茶園,擁有先進的炒青綠茶、蒸青綠茶、信陽紅茶、白茶等多條生產線,年干茶生產加工能力150萬公斤。
公司先后獲得“中國馳名商標”、“茶王”、“百年世博金駱駝獎”等榮譽,是較早登陸中央電視臺黃金時段的茶企,也是較早由明星代言的茶企之一,是信陽毛尖茶、信陽紅茶、信陽白茶的代表性生產企業,是河南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中國百強茶企。同時取得“綠色食品認證”、“有機產品認證”、“有機茶園認證“、”全國首批2大有機茶示范基地之一”等資質。
20年初心載夢,20年砥礪前行。在2006年信陽第十四屆茶文化節上,藍天玉葉以100克14.9萬元價格成交,創下中國歷史上綠茶競拍最高價格記錄。陳寶國曾代言,“信陽毛尖,我只認藍天”,廣告片登陸央視黃金時段,“藍天茶 潤天下”響徹中華大地。
作為信陽茶產業龍頭企業,公司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發揮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依托信陽市、光山縣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悠久茶葉歷史,大力發展茶葉、茶油、茶旅游等生態產業,既保護了“綠水青山”,也實現了“金山銀山”,達到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生態好·茶才好”“做老百姓喝得起的好茶”一直都是藍天茗茶所追求的目標。“我們希望經過不斷地研究、嘗試,將茶葉從一種高端的消費品變成一個廣大老百姓能喝得起的‘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日用品。”

未來,藍天茶業公司希望能依托科技、立足傳統、大膽創新,為信陽茶產業的發展,信陽茶葉多品類的豐富,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