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作為“五篇大文章”之首,科技金融賦予了金融服務科技企業新的歷史使命。銀行業作為科技金融的“主力軍”,承擔著前所未有的責任和使命擔當。
2月21日,省委書記樓陽生到部分銀行、保險公司、基金公司調研,并主持召開座談會,研究部署推進河南省科技金融發展工作。
作為河南省屬法人銀行,近年來中原銀行緊扣省委省政府“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部署,創新發展模式與服務方案,持續加強和優化金融服務,提升金融服務科技質效,成為踐行科技金融大文章的“生動樣本”。
服務上萬家科創企業,位居河南銀行業第一梯隊
位于河南省新密市的某科技企業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運營于一體的一次性家居生活用品知名企業。在某種程度上,中原銀行見證了該科技企業的發展歷程,陪伴其共同成長。
自2018年投產運營以來,該企業的銷售收入逐年上升,由1億元增至2023年的18億元。中原銀行的支持也時刻伴隨著企業的發展,在2022年4月批復其信用貸款1000萬元;8月隨著企業銷量的增長、資金需求的增加,中原銀行及時將授信額度增至3000萬元。三個月后,企業銷售收入突破15億元,中原銀行又將授信額度增至10000萬元。
這一案例只是中原銀行為科技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科創金融產品的一個縮影。“針對科技企業在研發、初創、成長過程中的特點和需求痛點、堵點、難點,中原銀行在不同階段定制專屬產品及差異化授信額度,為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務,助力科技型企業成長壯大。”中原銀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落實科技金融大文章的道路上,中原銀行創新科技金融產品和服務,為科技企業保駕護航。
該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原銀行實行“科創金融中心+科技支行(專職團隊)”雙輪驅動,圍繞科創企業、7大產業集群和28條重點產業鏈上下游、科創人才和創新平臺,精準對接,靠前服務,實現科創主體增量擴面。強化專營團隊建設,提升專業服務能力,以客戶為中心,加大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量身定制弱擔保、長期限金融產品,完善配套機制,激發內生發展動力。
截至2023年12月末,中原銀行已服務科創型企業11000余戶,累計投放近900億元,余額超過650億元,較年初新增200余億元。其中政府相關主管部門認定的名單內各類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超500億元。
目前,中原銀行的科技金融規模與增速連創新高,處于河南省銀行業第一梯隊,重點產品持續排名全省前列。
創新科技金融業務模式,推廣“知識產權質押貸”
在過去,企業融資大多要以固定資產作為抵押,對于科創企業而言,缺乏抵押物,是企業融資的難點之一。對此,中原銀行創新貸款模式,積極推廣“知識產權質押貸”,幫助企業解決難題。其中,全省首創特色產品“種業新品種權質押貸款”和“特色地理標識質押貸款”,入選河南省農業農村廳“金融支農”典型案例。
某種業公司是一家以玉米、小麥、大豆、糧油等主要農作物種子的選育、生產、加工、銷售和技術服務為主的育繁推一體化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多種植物新品種權。然而,由于種子繁育過程長、研發費用投入較大、資金周轉期長,該企業常面臨資金短缺的困難,同時,又因缺乏相應抵押物,較難獲得銀行貸款,企業的發展受到制約。
中原銀行鄭州東方港匯支行工作人員在了解到企業有資金短缺難題后,深入分析企業的經營情況、研發實力及知識產權等情況,決定以該企業研發的植物新品種權作為質押,為其提供300萬元銀行貸款,幫助公司及時支付供應商貨款。
“此筆業務摒棄了傳統的思維模式,有力破解了植物新品種權質押變現難問題,為種業振興金融服務提供了可復制推廣的規范模式。”中原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
上述思路也同樣運用于擁有“特色地理標識”企業的金融服務之中。
公開資料顯示,某藥業公司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依托“濟源冬凌草”產業基地的藥材資源優勢,致力于中藥現代化,形成了“濟源冬凌草”系列藥品。然而該企業也面臨著抵押物不足、融資難等問題。
據悉,為充分發揮“地理標志商標”品牌價值,解決商標授權使用企業的融資難點,中原銀行發揮省屬法人銀行的優勢,依托決策鏈短、審批快的機制優勢,積極與市場監管部門、評估機構等主體溝通聯系,走訪相關產業協會,以該地理標志商標作質押,成功向該企業發放1000萬流資貸款,有效解決了種植戶抵押物不足的難題。
服務“7+28+N”產業鏈體系,助力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2023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7大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培育28個重點產業鏈,形成“7+28+N”的產業鏈體系。
為支持河南省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著力培育重點產業鏈,中原銀行以深化開展“行長進萬企”活動為契機,聚焦提升重點產業鏈基礎高級化和現代化水平,做深做實產業鏈上相關企業的金融服務,助力加快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
據悉,中原銀行已成立產業鏈工作專班。建立產業鏈責任鏈長負責制度,總行牽頭組建對應產業鏈推動專班,研究制定《中原銀行支持“河南省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著力培育重點產業鏈工作”專項行動方案》。
與此同時,中原銀行還深入開展行業研究工作,優化產業鏈服務方案。總行開展28個產業鏈服務方案行業研究及制定工作,協同開展行業研究、進行風險分析、梳理客戶清單,形成明確授信政策及服務方案,強化對分行的業務指導。
此外,中原銀行積極對接責任廳局,實現產業鏈全覆蓋??傂挟a業鏈責任部門分別開展產業鏈責任廳局對接走訪工作,目前已對接廳局22家、行業協會14家,基本實現產業鏈全覆蓋。
同時,中原銀行還采用名單制推動,依托各產業鏈行動方案及規上企業清單,統一梳理并形成整體目標客戶清單,采用“名單制”開展常態化推進營銷,同時積極對接省金融局下發的各產業鏈融資需求262項,涉及產業鏈24個,目前已全部完成對接并擇優跟進。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原銀行對河南省7大產業鏈集群重點企業提供融資支持余額超過200億元,其中2023年新增投放超過170億元。
“科技企業前景可期,科創金融方興未艾,面對這一重大戰略機遇,中原銀行將繼續踔厲奮發、乘風破浪、勇毅前行,用金融活水澆灌科技創新,以金融之力助力河南建設科創新高地!”中原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李昂)
作為“五篇大文章”之首,科技金融賦予了金融服務科技企業新的歷史使命。銀行業作為科技金融的“主力軍”,承擔著前所未有的責任和使命擔當。
2月21日,省委書記樓陽生到部分銀行、保險公司、基金公司調研,并主持召開座談會,研究部署推進河南省科技金融發展工作。
作為河南省屬法人銀行,近年來中原銀行緊扣省委省政府“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部署,創新發展模式與服務方案,持續加強和優化金融服務,提升金融服務科技質效,成為踐行科技金融大文章的“生動樣本”。
服務上萬家科創企業,位居河南銀行業第一梯隊
位于河南省新密市的某科技企業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運營于一體的一次性家居生活用品知名企業。在某種程度上,中原銀行見證了該科技企業的發展歷程,陪伴其共同成長。
自2018年投產運營以來,該企業的銷售收入逐年上升,由1億元增至2023年的18億元。中原銀行的支持也時刻伴隨著企業的發展,在2022年4月批復其信用貸款1000萬元;8月隨著企業銷量的增長、資金需求的增加,中原銀行及時將授信額度增至3000萬元。三個月后,企業銷售收入突破15億元,中原銀行又將授信額度增至10000萬元。
這一案例只是中原銀行為科技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科創金融產品的一個縮影。“針對科技企業在研發、初創、成長過程中的特點和需求痛點、堵點、難點,中原銀行在不同階段定制專屬產品及差異化授信額度,為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務,助力科技型企業成長壯大。”中原銀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落實科技金融大文章的道路上,中原銀行創新科技金融產品和服務,為科技企業保駕護航。
該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原銀行實行“科創金融中心+科技支行(專職團隊)”雙輪驅動,圍繞科創企業、7大產業集群和28條重點產業鏈上下游、科創人才和創新平臺,精準對接,靠前服務,實現科創主體增量擴面。強化專營團隊建設,提升專業服務能力,以客戶為中心,加大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量身定制弱擔保、長期限金融產品,完善配套機制,激發內生發展動力。
截至2023年12月末,中原銀行已服務科創型企業11000余戶,累計投放近900億元,余額超過650億元,較年初新增200余億元。其中政府相關主管部門認定的名單內各類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超500億元。
目前,中原銀行的科技金融規模與增速連創新高,處于河南省銀行業第一梯隊,重點產品持續排名全省前列。
創新科技金融業務模式,推廣“知識產權質押貸”
在過去,企業融資大多要以固定資產作為抵押,對于科創企業而言,缺乏抵押物,是企業融資的難點之一。對此,中原銀行創新貸款模式,積極推廣“知識產權質押貸”,幫助企業解決難題。其中,全省首創特色產品“種業新品種權質押貸款”和“特色地理標識質押貸款”,入選河南省農業農村廳“金融支農”典型案例。
某種業公司是一家以玉米、小麥、大豆、糧油等主要農作物種子的選育、生產、加工、銷售和技術服務為主的育繁推一體化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多種植物新品種權。然而,由于種子繁育過程長、研發費用投入較大、資金周轉期長,該企業常面臨資金短缺的困難,同時,又因缺乏相應抵押物,較難獲得銀行貸款,企業的發展受到制約。
中原銀行鄭州東方港匯支行工作人員在了解到企業有資金短缺難題后,深入分析企業的經營情況、研發實力及知識產權等情況,決定以該企業研發的植物新品種權作為質押,為其提供300萬元銀行貸款,幫助公司及時支付供應商貨款。
“此筆業務摒棄了傳統的思維模式,有力破解了植物新品種權質押變現難問題,為種業振興金融服務提供了可復制推廣的規范模式。”中原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
上述思路也同樣運用于擁有“特色地理標識”企業的金融服務之中。
公開資料顯示,某藥業公司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依托“濟源冬凌草”產業基地的藥材資源優勢,致力于中藥現代化,形成了“濟源冬凌草”系列藥品。然而該企業也面臨著抵押物不足、融資難等問題。
據悉,為充分發揮“地理標志商標”品牌價值,解決商標授權使用企業的融資難點,中原銀行發揮省屬法人銀行的優勢,依托決策鏈短、審批快的機制優勢,積極與市場監管部門、評估機構等主體溝通聯系,走訪相關產業協會,以該地理標志商標作質押,成功向該企業發放1000萬流資貸款,有效解決了種植戶抵押物不足的難題。
服務“7+28+N”產業鏈體系,助力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2023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7大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培育28個重點產業鏈,形成“7+28+N”的產業鏈體系。
為支持河南省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著力培育重點產業鏈,中原銀行以深化開展“行長進萬企”活動為契機,聚焦提升重點產業鏈基礎高級化和現代化水平,做深做實產業鏈上相關企業的金融服務,助力加快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
據悉,中原銀行已成立產業鏈工作專班。建立產業鏈責任鏈長負責制度,總行牽頭組建對應產業鏈推動專班,研究制定《中原銀行支持“河南省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著力培育重點產業鏈工作”專項行動方案》。
與此同時,中原銀行還深入開展行業研究工作,優化產業鏈服務方案。總行開展28個產業鏈服務方案行業研究及制定工作,協同開展行業研究、進行風險分析、梳理客戶清單,形成明確授信政策及服務方案,強化對分行的業務指導。
此外,中原銀行積極對接責任廳局,實現產業鏈全覆蓋??傂挟a業鏈責任部門分別開展產業鏈責任廳局對接走訪工作,目前已對接廳局22家、行業協會14家,基本實現產業鏈全覆蓋。
同時,中原銀行還采用名單制推動,依托各產業鏈行動方案及規上企業清單,統一梳理并形成整體目標客戶清單,采用“名單制”開展常態化推進營銷,同時積極對接省金融局下發的各產業鏈融資需求262項,涉及產業鏈24個,目前已全部完成對接并擇優跟進。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原銀行對河南省7大產業鏈集群重點企業提供融資支持余額超過200億元,其中2023年新增投放超過170億元。
“科技企業前景可期,科創金融方興未艾,面對這一重大戰略機遇,中原銀行將繼續踔厲奮發、乘風破浪、勇毅前行,用金融活水澆灌科技創新,以金融之力助力河南建設科創新高地!”中原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李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