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丨春節來臨,又到了客運高峰。以往排長隊買票的情景被各種便捷的在線售票APP所代替。對此不少購票的市民反映稱,雖然躲過了現實排隊中“黃牛”的煩擾,但又不得不提防APP中默認搭售的“陷阱”。
1月8日,隨著《民航旅客國內運輸服務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出臺,機票默認搭售行為最高可罰3萬的規定也引起熱議。“互聯網總號稱要提升消費者的體驗感,為何到在線售票就不行了?”不少消費者質疑。
反映
票價漲了?原來是“被保險”了!
家住洛陽的曹先生每周都要從工作地鄭州返回洛陽。平日里他購買鄭州到洛陽的火車票價是19.5元,但其中有兩次買票則是29.5元。“當時我用女兒手機APP買的,我以為漲價了,后來發現在官網上購買還是原價,才發現APP上默認了一個10元保險,并不知道如何取消,花了‘冤枉錢’”。
類似的經歷并不僅僅是曹先生,外科大夫劉先生常年“打飛的”來往鄭州與杭州。“我試過不少APP購票,體驗感都不好,有些APP可以選擇取消搭售的付費業務,但點擊取消后,機票價格會隨之上漲,雖然錢數并不多,但是有種被‘綁架’消費的感覺。”劉先生說。
一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屢受詬病的搭售業務之所以屢禁不止,還是與利益掛鉤。“互聯網售票平臺對信息的精準匹配和便捷性,讓消費者更青睞線上購票,但同樣因為互聯網的透明度迫使售票平臺尋找新的盈利點,搭售等亂象也就此產生,甚至成為業內‘潛規則’。”該人士告訴記者,搭售營收甚至占到一些APP總營收的三到四成。
“按理說,消費者體驗感好的APP更受歡迎,但在線售票APP卻對搭售業務‘視而不見’,不約而同地對其選擇沉默,不理會消費者對體驗感的不良反饋。這種潛規則應該有管理部門介入,這是對消費者權益的損害。”鄭州律師從業者王曉杰說,即使可以取消默認的搭售業務,許多不精通互聯網的中老年消費者還是會被坑。
體驗
多家APP存在搭售行為,搭售業務多則上百元
隨著春運腳步的臨近,又到了APP購票的高峰期,那么,這些售票平臺APP搭售的付費業務情況如何呢?
昨日,大河報記者分別下載了攜程、攜程青春版、同程、途牛、驢媽媽5個在線售票APP進行體驗,基本發現三種套路。
套路壹
幫你默選搭售付費業務
記者分別在各個APP上統一設定鄭州到北京的機票,其中攜程綁定車酒券38元;途牛綁定酒店超值券38元、航意險A款30元、航空延誤險20元;同程綁定航空綜合險50元、退改無憂標準版40元、貴賓廳39元;驢媽媽綁定意外險基礎款20元、航班延誤險20元、酒店50元、優惠券18元。
也就是說,除了攜程青春版,運用這幾款APP在線購買機票,少則要多支付38元,多則要129元不等的默認搭售業務。
為了吸引部分精通套路的人不把這些默認選項給取消,APP會標注每個券雖然只是幾十元錢,但是可以當幾百元用,讓人有一種物超所值的感覺。但另外一些贈送超值券后,又會在后面備注使用流程,比如驢媽媽18元可購買價值50元酒店優惠券,但需要滿300元才可用。
套路貳
默認搭售保險,想取消則提示購買者優先出票
相對于飛機票的相對充裕,火車票對春運來說是一票難求。掌握消費者心理的APP也適時推出買保險可以優先出票。
記者購買鄭州到洛陽的火車票,火車票19.5元,但去哪兒網自動顯示29.9元,當下拉后會有一個買保險優先快速出票的提示,只有點擊打開二級菜單,才可以看見4種選擇,最下方才是不購買。前3種分別是10元、20元、30元三種選擇,當消費者誤以為越往下保險價格越昂貴的時候,最后一行則寫著“不購買”三個字。
“大家都抱著早回家的心態,怕萬一別人買了保險自己沒買,先行在網上排隊卻到最后買不上火車票。”市民周女士說,真心希望在線售票平臺多一些真誠,少一些套路,“消費者愿意為優質服務買單”。
套路叁
取消搭售付費業務,票價瞬間上漲
想買低價票,可以,但是消費者要買相應的搭售付費業務,這種邏輯就和低價旅行團要購買諸多商品的套路如出一轍。
當然,搭售業務可以取消,如果取消后的票價和消費者購買搭售付費服務的票價是不一樣的,怎么辦?也許有人會想“既然票價要漲,還不如選擇一些超值優惠券,萬一用得著呢?”
消費者在不知不覺中又深陷套路中。
精選網友看法
@Oliver_rrrRie:早就該罰了,我還看到過一千多的保險,簡直搶錢,你不買價格就漲。
@好漢李小雯wacc_52:攜程這么做都多少年了,有關部門沒發現啊?攜程退改機票只退機建燃油的事情央視報道后也沒后續啊!!!明知他不合法卻任由他這么做,為什么?
@勇秀小闊愛呀i:三萬?這種行為罰三萬是不是太輕?起不到警示作用這規定還不如不出。
@super-sw:一不留神就掉坑里了。
@筱雅的文字部落:同程旅游買火車票也該改改了,煩死了。
@人生路269:罰300萬就不敢了。
回顧
明星怒懟在線售票APP為何仍然我行我素?
其實,去年就有明星韓雪在微博投訴在線售票的攜程APP。她寫道:“作為一個在攜程獲得‘天外飛仙’稱號,截至目前總里程超過99%的旅行者的我,曾經多次發現,并手動取消,隱藏在訂票信息下的(預選保險框)。然而,百密一疏。心碎地發現,機智的我依然被套路了。”并質問捆綁消費真的好嗎?也曾投訴過,但一句“抱歉”,別無其他。希望攜程“誠實面對問題,向公眾致歉”,最后呼吁并奉勸大家“攜程在手,看清楚再走”。
從韓雪曝光的機票消費情況看出,除了正常的機票價格和機場建設費以外,還強行加入了38元的酒店優惠券。網友也紛紛留言為韓雪點贊,稱:“認真看完了,韓老師真的是個認真正直的人啊!”“支持你,我們期待你的維權成功。”“女神,絕對的正能量,給我們民眾做出了代言。”
但是對此,攜程并沒有做出改變。有業內人士表示,攜程機票搭售(即交叉銷售)被消費者猛烈抨擊并非簡單的公關危機,而且與其錢袋子息息相關。攜程明知交叉銷售有損用戶體驗,仍肆無忌憚力推的原因在于填補航空公司傭金銳減的空白,“一句話,還是與利益有關”。
關注
機票默認搭售最高可罰3萬,能否杜絕搭售?
近兩日,不少市民都在熱議民航局起草的關于《民航旅客國內運輸服務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其中對屢受詬病的機票搭售作出規范,機票默認搭售行為最高可罰3萬的規定。該消息一度上了不少新媒體的熱搜。
老百姓關注度高的,也就是有關部門要改進的。據介紹,此前1996年頒布的《中國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國內運輸規則》一直是規范航空承運人旅客運輸行為、維護消費者權益的重要法律依據。
但隨著近幾年互聯網的普及,網上或者APP訂票、網絡約車、網絡訂酒店等新生事物的興起,原先所遵循的《中國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國內運輸規則》并無對這些領域的約束和規定,當發生糾紛的時候,就缺少處理依據。如搭售保險、酒店券等付費服務;超售機票;延誤補償不合理等。
尤其是搭售付費業務的處罰規定,讓不少消費者紛紛點贊。除了機票默認搭售行為最高可罰3萬的規定外,同樣被消費者詬病的超售無法登機情況,該意見稿也明確了航空的義務,包括制定、告知并執行征集志愿者程序、優先登機規則、自愿放棄行程及被拒絕登機旅客的服務標準及補償辦法等內容。
回應
部分APP已經開始整改搭售業務模塊
對于此意見稿的看法,記者采訪了部分APP軟件運營公司。國內在線售票業務市場份額較大的攜程并未正面回復。“目前由于《意見稿》新出來,不方便發表看法。”攜程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而途牛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得知意見稿的內容后,目前該公司機票團隊也在處理,逐步解決默認搭售的一些問題,后期將會逐步下架。“因為這個涉及到很多程序需要一個過程,所以消費者現在看到的有的還是默認搭售。”該負責人說。
不過消費者點贊的同時,也提出疑問,這種搭售行為在購買火車票、汽車票中也是常態,能否一起解決呢?同時還有網友表示,攜程退改機票只退機建燃油的事情是否也能改一改呢?
編輯:河南商報趙琦
來源:大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