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升月恒,鋪陳盛景。
從2012年6月27日登上時代舞臺、扎根中原沃土那一刻起,華夏銀行鄭州分行與中原大地同頻共振、同生共長的激昂樂章便正式奏響。
時間,是發展的刻度,更是銘刻奮斗足跡、丈量逐夢進程的標尺。
十二年來,高擎紅色“火炬”,胸懷“國之大者”,自覺融入國家戰略,以金融“如椽巨筆”,厚寫中國式現代化錦繡篇章;
十二年來,扛穩潤澤實體擔當, 服務“省之要者”,主動深耕區域經濟,以金融“源頭活水”,澆灌城鄉高質量發展萬千氣象。
十二年來,懷揣金融為民初心,心系 “民之盼者”,全力賦能社會民生,以金融“陽光雨露”,滋養中原大地“枝繁葉茂”。
躬耕此方,篤行不怠。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奔赴新征程, 12歲的華夏銀行鄭州分行正持續激蕩著蓬勃向上的奮進力量,以 “舍我其誰”的擔當、“只爭朝夕”的實干,將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生動實踐寫在“沃土良田”,把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悠悠情懷刻在百姓心間,全力以赴答好推進金融強國建設的時代問卷。

同頻共振 力促區域高質量發展
這,是一段揚帆高歌的奮進航程。
十二載劈波斬浪、添薪加火,華夏銀行鄭州分行金融“引擎”動力轟鳴,做好高質量發展“硬支撐”。
作為根植中原、服務中原、深耕中原的金融主力軍,成立十二年來,華夏銀行鄭州分行始終積極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聚焦國家戰略,融入區域發展大局,為助力中國式現代化河南實踐貢獻“華夏力量”。
聚焦重大戰略,當好產業升級“助推器”。一直以來,該行主動對接國家、省、市重大戰略、重要領域、重點項目,加大對制造業貸款和綠色金融、專精特新、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點領域的信貸資源投入,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提升金融支持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水平,優化對重點領域的金融服務,助推產業轉型升級。截至2024年5月末,其綠色貸款余額65.73億元;制造業貸款余額50.4億元,較年初新增7.4億元,增速17.24%;戰略新興產業貸款余額29.4億元,較年初新增4.7億元,占比達到5.83%。
緊盯關鍵領域,細耕區域發展“責任田”。積極參與河南省政府引導基金業務,2023年為6支新運作的政府引導基金提供托管服務,年末提供托管服務的政府引導基金達35支,托管規模合計84億元;持續發揮政信資源優勢,選取以省政府“新基建、新型城鎮化、重點補短板”等基建領域及“招商引資、投資帶動、消費驅動”等產業領域內重大優質項目作為重點方向,對 “城市更新、水電氣暖、軌道交通、信息科技、節能環保、冷鏈物流、農產品加工”等細分領域予以重點支持,并全力做好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截至2024年5月末,支持省市“三個一批”重點項目余額5.7億元,服務重大戰略支持省市重大項目超18億元。
一項項行動直達實處,一個個數據擲地有聲。從立足一隅到服務全局, 華夏銀行鄭州分行正馳而不息地走出一條與區域發展同頻共振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錨定方向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這,是一份濃墨重彩的亮眼答卷。
十二載攻堅突破,描點連線,華夏銀行鄭州分行金融“落筆”遒勁有力,寫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必答題”。
“五篇大文章”是金融強國建設的重要發力點。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 “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數字金融、養老金融五篇大文章”,為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
挺立潮頭,勇挑大梁。錨定金融強國目標,堅守服務實體本源,華夏銀行鄭州分行戰鼓擂響、弦歌高奏,多措并舉做好“五篇大文章”,讓金融之水源源不斷地流向實體經濟、流向千行百業、流向社會民生,以金融高質量發展助力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做優科技金融,擦亮助企創新“成色”。科創企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近年來,該行積極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優質金融服務,成立科技金融工作小組,建立科技型企業服務團隊,加大信貸結構調整力度,降低綜合融資成本、建立綠色審批通道,優先滿足科技型企業的融資需求;創新科技金融產品體系,加速推動“專精特新貸”“科技貸”“知識產權質押貸” “無還本續貸”等產品的應用,為科技型企業提供一攬子的綜合金融服務方案,解決客戶生產經營過程中的金融痛點和難點,提升特色化和專業化服務能力。
做實綠色金融,厚植生態發展“底色”。圍繞“雙碳”目標,明晰綠色金融服務“路線圖”,強化信貸資源配置,支持河南省綠色產業及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場景金融和產數金融平臺搭建,廣泛銜接普惠、綠色板塊,賦能行業生態發展;圍繞綠色融資、綠色資產運營、綠色投資、綠色零售和碳金融五大場景,構建“一站式”金融服務體系,將綠色金融工作落到實處。
做深普惠金融,淬煉支持實體“本色”。在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質效方面,進一步減費讓利,創新融資產品,優化融資服務,著力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開展 “行長進萬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等活動,推進金融服務進園區、進市場、進商圈,促進小微企業融資增量、擴面、降價、提質,切實發揮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積極作用。在助力鄉村振興方面,把金融服務送至鄉間地頭,支持三農重點領域,截至2024年5月底,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42.71億元,截至2024年3月底,該行涉農貸款余額75.71億元;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11.16億元;做好鄉村振興幫扶,向“一對一”幫扶地區浚縣以及河南省重點幫扶地區西峽縣分別投放貸款1000萬元。
做細養老金融,彰顯惠民為民“特色”。作為首批個人養老金業務推廣行,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個人養老金政策,把握個人養老金賬戶試點推廣契機,大力發展個人養老金業務。緊跟河南省養老消費場景,積極構建多元養老金融服務體系,全面支持省內養老服務保障體系建設,服務“銀發經濟”發展,守護“夕陽紅”。優化適老服務,設置專人為老年人提供講解引導等全流程“一對一”服務,聚焦老年客群因身體原因無法到網點辦理業務等“急難愁盼”問題,提供上門服務,推進自助機具“適老化”改造,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做精數字金融,增添線上服務“亮色”。數字化轉型提速,完善數字金融生態圈建設,廣泛銜接普惠、綠色、科技、養老板塊,賦能行業生態發展;作為河南地區首批推出高速公路ETC業務的銀行,向社會客戶提供便捷的綠色出行服務;產數業務發展初見成效,實現客戶數字授信、線上放款和智能貸后;產數體系基本形成,確立數字賦能傳統供應鏈、動產融資、現代物流三大業務主攻方向,打造覆蓋產業鏈上下游及重點生態的標準系列產品,持續叫響華夏銀行“數字名片”。
渠清如許,“活水”長澤。從街頭巷尾的萬家燈火,到鄉間地頭的阡陌農田,金融“養分”浸潤之下,實體經濟之花正處處綻放。
枝葉關情 為民初心托起“幸福圖”
這是一幅波瀾壯闊的生動圖景。
十二載篤行不怠、著墨添色,華夏銀行鄭州分行金融“活水”汩汩涌動,繪就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金融為民的“實景圖”。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如何把人民群眾對金融的“心之向往”變成現實美好圖景?金融為民,絕非空泛虛言。十二年來,一項項惠民成果盈滿枝頭、一件件公益實事遍地開花,華夏銀行鄭州分行正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金融為民承諾。
在這里, “華夏溫度”暖人心——
設立愛心驛站。在網點設置“愛心驛站”,為來往客戶及戶外工作者提供茶飲以及休閑座椅、飲水機、應急藥箱等設施,筑起溫暖港灣。
踐行支付便利化服務。該行先后啟動“便利現金服務,愛心零錢包兌換”“優化出租行業支付便利,宣傳現金服務”等活動,建立常態化零錢包兌換機制,確保消費者“隨來隨兌、隨兌隨走”,認真做好對零售、交通等行業的支付宣傳工作,用實際行動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安全、高效的現金服務,為網格化區域內的社區人群,特別是老年朋友和境外來華人員提供更加便利、更加友好的現金支付環境。
傳遞公益愛心。幫扶浚縣前公堂村內兩條主街道(大吳街、小吳街)路基平整及道路配套管網建設,并向該村捐贈燈具65套,用于支持村內街道照明設施改造,困擾村內多年的黃土路終于舊貌換新顏,村民生活幸福指數大幅提升;開展“華夏帶你看世界”公益活動,帶領孩子感知人文、探索世界,為孤困兒童提供更多元的學習體驗;開展愛心獻血公益活動,42名員工累計獻血13400毫升……一言一行,踐行社會責任,傳遞“華夏”擔當。
在這里,惠民舉措很貼心——
推出消費優惠。立足消費需求,開展“大美華夏”消費季系列活動,福利滿滿;圍繞信用卡業務,開展了“大美華夏消費季”“積分特惠觀影”“華夏油約,加油滿減”等好評如潮的信用卡優惠權益活動……豐富實用的消費福利,真正把惠民之舉送到百姓心坎里。
普及金融知識。該行把金融知識活動融入日常,通過進社區、進企業、進校園等方式,向大眾講解防范電信詐騙、打擊網絡犯罪的相關金融知識,筑牢安全防護墻,守好消費者的“錢袋子”。
回望該行發展足跡,踏石留痕,穩健有力。而在蓬勃動能背后,離不開組織勢能的穩健托舉。
樹高千尺有根,江河萬里有源。黨建是企業發展的“根與魂”。從破土萌芽到實現茁壯成長、飛速蝶變,成立十二年來,華夏銀行鄭州分行始終堅持黨建引領,補齊短板,夯實基礎,不斷把黨建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越走越穩。
組織強健,發展方能活力勃發。該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深入推進作風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積極打造健康良好發展氛圍;深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通過支部書記領學、交流學習體會、觀看專題片等方式,引導黨員干部學紀、知紀、明紀、守紀;完善監督體系,強化政治監督,做實做細日常監督、重要節點檢查,提高監督執紀問責水平,加強警示教育,筑牢不敢腐不想腐的思想“防火墻”……黨建領航,金融高質量發展步履愈加堅實。
潮頭登高再擊槳,逐夢勝景建新功。站在新起點,華夏銀行鄭州分行擂響前進戰鼓,迎來嶄新篇章。扎根中原沃土,該行將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深入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錨定金融強國目標,堅定扛起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責任擔當,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續賦能國家戰略、支持實體經濟、回饋社會民生,在中國式現代化河南實踐中展現新作為。(蘇立萌 康菲)
從2012年6月27日登上時代舞臺、扎根中原沃土那一刻起,華夏銀行鄭州分行與中原大地同頻共振、同生共長的激昂樂章便正式奏響。
時間,是發展的刻度,更是銘刻奮斗足跡、丈量逐夢進程的標尺。
十二年來,高擎紅色“火炬”,胸懷“國之大者”,自覺融入國家戰略,以金融“如椽巨筆”,厚寫中國式現代化錦繡篇章;
十二年來,扛穩潤澤實體擔當, 服務“省之要者”,主動深耕區域經濟,以金融“源頭活水”,澆灌城鄉高質量發展萬千氣象。
十二年來,懷揣金融為民初心,心系 “民之盼者”,全力賦能社會民生,以金融“陽光雨露”,滋養中原大地“枝繁葉茂”。
躬耕此方,篤行不怠。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奔赴新征程, 12歲的華夏銀行鄭州分行正持續激蕩著蓬勃向上的奮進力量,以 “舍我其誰”的擔當、“只爭朝夕”的實干,將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生動實踐寫在“沃土良田”,把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悠悠情懷刻在百姓心間,全力以赴答好推進金融強國建設的時代問卷。

同頻共振 力促區域高質量發展
這,是一段揚帆高歌的奮進航程。
十二載劈波斬浪、添薪加火,華夏銀行鄭州分行金融“引擎”動力轟鳴,做好高質量發展“硬支撐”。
作為根植中原、服務中原、深耕中原的金融主力軍,成立十二年來,華夏銀行鄭州分行始終積極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聚焦國家戰略,融入區域發展大局,為助力中國式現代化河南實踐貢獻“華夏力量”。
聚焦重大戰略,當好產業升級“助推器”。一直以來,該行主動對接國家、省、市重大戰略、重要領域、重點項目,加大對制造業貸款和綠色金融、專精特新、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點領域的信貸資源投入,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提升金融支持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水平,優化對重點領域的金融服務,助推產業轉型升級。截至2024年5月末,其綠色貸款余額65.73億元;制造業貸款余額50.4億元,較年初新增7.4億元,增速17.24%;戰略新興產業貸款余額29.4億元,較年初新增4.7億元,占比達到5.83%。
緊盯關鍵領域,細耕區域發展“責任田”。積極參與河南省政府引導基金業務,2023年為6支新運作的政府引導基金提供托管服務,年末提供托管服務的政府引導基金達35支,托管規模合計84億元;持續發揮政信資源優勢,選取以省政府“新基建、新型城鎮化、重點補短板”等基建領域及“招商引資、投資帶動、消費驅動”等產業領域內重大優質項目作為重點方向,對 “城市更新、水電氣暖、軌道交通、信息科技、節能環保、冷鏈物流、農產品加工”等細分領域予以重點支持,并全力做好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截至2024年5月末,支持省市“三個一批”重點項目余額5.7億元,服務重大戰略支持省市重大項目超18億元。
一項項行動直達實處,一個個數據擲地有聲。從立足一隅到服務全局, 華夏銀行鄭州分行正馳而不息地走出一條與區域發展同頻共振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錨定方向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這,是一份濃墨重彩的亮眼答卷。
十二載攻堅突破,描點連線,華夏銀行鄭州分行金融“落筆”遒勁有力,寫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必答題”。
“五篇大文章”是金融強國建設的重要發力點。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 “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數字金融、養老金融五篇大文章”,為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
挺立潮頭,勇挑大梁。錨定金融強國目標,堅守服務實體本源,華夏銀行鄭州分行戰鼓擂響、弦歌高奏,多措并舉做好“五篇大文章”,讓金融之水源源不斷地流向實體經濟、流向千行百業、流向社會民生,以金融高質量發展助力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做優科技金融,擦亮助企創新“成色”。科創企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近年來,該行積極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優質金融服務,成立科技金融工作小組,建立科技型企業服務團隊,加大信貸結構調整力度,降低綜合融資成本、建立綠色審批通道,優先滿足科技型企業的融資需求;創新科技金融產品體系,加速推動“專精特新貸”“科技貸”“知識產權質押貸” “無還本續貸”等產品的應用,為科技型企業提供一攬子的綜合金融服務方案,解決客戶生產經營過程中的金融痛點和難點,提升特色化和專業化服務能力。
做實綠色金融,厚植生態發展“底色”。圍繞“雙碳”目標,明晰綠色金融服務“路線圖”,強化信貸資源配置,支持河南省綠色產業及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場景金融和產數金融平臺搭建,廣泛銜接普惠、綠色板塊,賦能行業生態發展;圍繞綠色融資、綠色資產運營、綠色投資、綠色零售和碳金融五大場景,構建“一站式”金融服務體系,將綠色金融工作落到實處。
做深普惠金融,淬煉支持實體“本色”。在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質效方面,進一步減費讓利,創新融資產品,優化融資服務,著力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開展 “行長進萬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等活動,推進金融服務進園區、進市場、進商圈,促進小微企業融資增量、擴面、降價、提質,切實發揮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積極作用。在助力鄉村振興方面,把金融服務送至鄉間地頭,支持三農重點領域,截至2024年5月底,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42.71億元,截至2024年3月底,該行涉農貸款余額75.71億元;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11.16億元;做好鄉村振興幫扶,向“一對一”幫扶地區浚縣以及河南省重點幫扶地區西峽縣分別投放貸款1000萬元。
做細養老金融,彰顯惠民為民“特色”。作為首批個人養老金業務推廣行,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個人養老金政策,把握個人養老金賬戶試點推廣契機,大力發展個人養老金業務。緊跟河南省養老消費場景,積極構建多元養老金融服務體系,全面支持省內養老服務保障體系建設,服務“銀發經濟”發展,守護“夕陽紅”。優化適老服務,設置專人為老年人提供講解引導等全流程“一對一”服務,聚焦老年客群因身體原因無法到網點辦理業務等“急難愁盼”問題,提供上門服務,推進自助機具“適老化”改造,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做精數字金融,增添線上服務“亮色”。數字化轉型提速,完善數字金融生態圈建設,廣泛銜接普惠、綠色、科技、養老板塊,賦能行業生態發展;作為河南地區首批推出高速公路ETC業務的銀行,向社會客戶提供便捷的綠色出行服務;產數業務發展初見成效,實現客戶數字授信、線上放款和智能貸后;產數體系基本形成,確立數字賦能傳統供應鏈、動產融資、現代物流三大業務主攻方向,打造覆蓋產業鏈上下游及重點生態的標準系列產品,持續叫響華夏銀行“數字名片”。
渠清如許,“活水”長澤。從街頭巷尾的萬家燈火,到鄉間地頭的阡陌農田,金融“養分”浸潤之下,實體經濟之花正處處綻放。
枝葉關情 為民初心托起“幸福圖”
這是一幅波瀾壯闊的生動圖景。
十二載篤行不怠、著墨添色,華夏銀行鄭州分行金融“活水”汩汩涌動,繪就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金融為民的“實景圖”。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如何把人民群眾對金融的“心之向往”變成現實美好圖景?金融為民,絕非空泛虛言。十二年來,一項項惠民成果盈滿枝頭、一件件公益實事遍地開花,華夏銀行鄭州分行正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金融為民承諾。
在這里, “華夏溫度”暖人心——
設立愛心驛站。在網點設置“愛心驛站”,為來往客戶及戶外工作者提供茶飲以及休閑座椅、飲水機、應急藥箱等設施,筑起溫暖港灣。
踐行支付便利化服務。該行先后啟動“便利現金服務,愛心零錢包兌換”“優化出租行業支付便利,宣傳現金服務”等活動,建立常態化零錢包兌換機制,確保消費者“隨來隨兌、隨兌隨走”,認真做好對零售、交通等行業的支付宣傳工作,用實際行動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安全、高效的現金服務,為網格化區域內的社區人群,特別是老年朋友和境外來華人員提供更加便利、更加友好的現金支付環境。
傳遞公益愛心。幫扶浚縣前公堂村內兩條主街道(大吳街、小吳街)路基平整及道路配套管網建設,并向該村捐贈燈具65套,用于支持村內街道照明設施改造,困擾村內多年的黃土路終于舊貌換新顏,村民生活幸福指數大幅提升;開展“華夏帶你看世界”公益活動,帶領孩子感知人文、探索世界,為孤困兒童提供更多元的學習體驗;開展愛心獻血公益活動,42名員工累計獻血13400毫升……一言一行,踐行社會責任,傳遞“華夏”擔當。
在這里,惠民舉措很貼心——
推出消費優惠。立足消費需求,開展“大美華夏”消費季系列活動,福利滿滿;圍繞信用卡業務,開展了“大美華夏消費季”“積分特惠觀影”“華夏油約,加油滿減”等好評如潮的信用卡優惠權益活動……豐富實用的消費福利,真正把惠民之舉送到百姓心坎里。
普及金融知識。該行把金融知識活動融入日常,通過進社區、進企業、進校園等方式,向大眾講解防范電信詐騙、打擊網絡犯罪的相關金融知識,筑牢安全防護墻,守好消費者的“錢袋子”。
回望該行發展足跡,踏石留痕,穩健有力。而在蓬勃動能背后,離不開組織勢能的穩健托舉。
樹高千尺有根,江河萬里有源。黨建是企業發展的“根與魂”。從破土萌芽到實現茁壯成長、飛速蝶變,成立十二年來,華夏銀行鄭州分行始終堅持黨建引領,補齊短板,夯實基礎,不斷把黨建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越走越穩。
組織強健,發展方能活力勃發。該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深入推進作風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積極打造健康良好發展氛圍;深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通過支部書記領學、交流學習體會、觀看專題片等方式,引導黨員干部學紀、知紀、明紀、守紀;完善監督體系,強化政治監督,做實做細日常監督、重要節點檢查,提高監督執紀問責水平,加強警示教育,筑牢不敢腐不想腐的思想“防火墻”……黨建領航,金融高質量發展步履愈加堅實。
潮頭登高再擊槳,逐夢勝景建新功。站在新起點,華夏銀行鄭州分行擂響前進戰鼓,迎來嶄新篇章。扎根中原沃土,該行將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深入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錨定金融強國目標,堅定扛起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責任擔當,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續賦能國家戰略、支持實體經濟、回饋社會民生,在中國式現代化河南實踐中展現新作為。(蘇立萌 康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