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國之大者”,關系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二十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掀開了中國式現代化征程上全面深化改革新的篇章,全會最重要的成果是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決定》全文有30多處提到“金融”,另有多處雖沒有涉及金融的字眼,但實際也是重大金融改革任務。
金融要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服務,就是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作為金融國企,中國大地保險河南分公司將在貫徹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中持續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立足做好“五篇大文章”,發揮保險社會“穩定器”和經濟“助推器”功能,更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
堅持系統觀念,積極融入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大局
學習宣傳貫徹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形成科學認識是前提。要深入學習、全面理解、準確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刻內涵,精準把握金融國企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定位。2024年以來,中國大地保險河南分公司持續堅持做優做強保險主業,圍繞做好“五篇大文章”苦練內功,深化服務國家戰略,堅持效益為先,實現了經營效益的大幅改善和業務規模的合理增長。統籌發展和安全,在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強化精細化管理和風險防控能力提升,樹立底線思維,夯實可持續發展根基。
新征程上,中國大地保險河南分公司會持續把學習全會精神與學習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貫通起來,從講政治的高度理解服務實體經濟、防范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準確把握每項改革舉措的定位、指向、內容,統籌落實公司經營發展任務,踐行“五做”“五化”戰略指引,抓好五大體系建設,著力當好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助力筑牢我國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微觀基礎,護航中國式現代化穩健前行。
堅持金融為民,全面強化關鍵領域保障兜底能力
今年以來,中國大地保險河南分公司堅持把“五篇大文章”工作擺在突出位置,持續壓緊壓實責任,圍繞落實重點舉措,積極探索重點發力方向、參與行業交流,以服務實體經濟、服務重大戰略、服務社會民生為著力點,取得了積極成效。其中,綠色金融方面,為各類綠色能源發電廠安全運營提供風險保障179億元;養老金融方面,落地開封長期護理保險,預計覆蓋人群近10萬人。踐行保險初心,開展風險減量服務,針對重點企業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服務,同時向企業分發安全生產手冊并開展培訓,提高企業安全生產意識,降低企業安全生產事故發生概率。2024年以來已開展風險減量服務近30次,為企業排查生產問題隱患數百個,有效助力減控社會風險總量。
下一步,中國大地保險河南分公司將持續踐行金融為民初心,推進普惠保險高質量發展,立足普惠保險“買得到”“買得起”的原則,針對特定風險客群和特定風險領域,擴大客群覆蓋、豐富產品供給,完善對高齡老年人、個體工商戶、新就業形態等人員的產品布局;加強協同聯動,統籌系統各級公司資源和力量,結合全面深化改革舉措中健全民營中小企業增信制度、實施住房板塊三項改革等戰略措施逐步豐富產品和服務,提升關鍵領域保障兜底能力,全面發揮公司保險保障職能。
堅持凝心聚力,持續堅定公司高質量發展信心
中央金融委員會辦公室相關領導在談及金融企業如何落實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時強調,金融只有在有效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才能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近年來,中國大地保險河南分公司深入參與服務國家戰略,落實上級黨委黨建引領發展要求,將黨的領導融入公司經營管理各環節,有效發揮“兩個作用”,公司政治優勢、組織優勢持續顯現,在公司形成了攻堅克難、迎頭追趕的良好氛圍,高質量發展信心空前堅定、高質量發展成效取得突破性進展。《決定》確立的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及改革舉措,彰顯出將改革進行到底的歷史主動和堅定決心。下一步,中國大地保險河南分公司將持續堅定信心、聚焦創新,落實河南金融監管局關于金融“五篇大文章”五個專項行動方案要求,推動資源整合、凝心聚力,扎實推進“價值大地”新藍圖項目落地,落實公司系統重點項目功能上線、配套支撐發展,精準高效服務新質生產力。圍繞“五篇大文章”重點發力點,通過開展大非車技能大賽等舉措,激發和調動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推動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在近期召開的河南銀行業保險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推進會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河南監管局副局長馬超同志在講話中強調,當前正處于貫徹落實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重要時間節點,各銀行保險機構要抓住時間窗口期,認真履職盡責,靠前擔當作為,加快政策細化落實的進度,高質量完成“五篇大文章”各項重點工作。未來,中國大地保險河南分公司將切實增強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依托中再集團與河南省政府搭建的戰略平臺優勢,聚焦主責主業,把改革創新貫穿經營發展工作各領域、全過程,在做好“五篇大文章”中擴點增面,將全會精神轉化為公司發展和改革的務實舉措,以扎實的經營業績全力譜寫中國大地保險河南分公司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更多大地力量。(汪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