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河南鄭州航空港首屆商業創新發展大會啟幕,本次大會以“產業筑高地,商業起新峰”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全國近200家品牌與商業大咖齊聚港區“中原論劍”。
本屆大會由河南省商務廳指導,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管理委員會主辦,大河報社承辦。來自全國近200名商業大咖與品牌負責人參加。

產城融合,是判斷港區商業未來潛力的關鍵詞。在數個千億產業集群的帶領下,港區早已完成從“一港”到“一城”的蝶變,繼中原商戰之后,誰又能在這一輪商業爭雄中博得頭籌?
港區發出誠意邀請,發布多重商業利好
位于鄭州、開封、許昌三者之間的鄭州航空港區,作為全國唯一一個由國務院批復的國家級航空港經濟先行區和“空中絲綢之路”先導區,既拉大了地域骨架,又導入了文化、產業融合,造就了新的價值高地。
產業與商業,向來是雙向奔赴,相互成就。9月21日,河南鄭州航空港首屆商業創新發展大會盛大啟幕,這是一場掘金之旅,也是一場誓師大會。


“做出任何一項投資決策必然會考慮兩個關鍵因素,一是不賠本,二是利潤久。那么當下,哪里最有可能創造出中國商業領域爆發式增長的新模式、新亮點?”鄭州航空港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在致辭中,給出的答案是鄭州航空港區。
該負責人透露,對于商業發展最稀缺的人口資源,也是港區的核心競爭力。今年進入三季度以來,隨著富士康、比亞迪穩產增產,短短兩個多月,航空港區就增長近10萬人,未來全區人口規模將進一步攀升。
與其他地市商業體進入存量時代不同,在強勁產業的支撐下,航空港區的商業有著極為明晰的確定性增量。
站在二次創業“黃金十年”的歷史節點,航空港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聚焦城市功能和商業配套,先后出臺支持重點片區配套商業發展、促進批零住餐業加快發展等一攬子政策措施,切實為新一輪的商業創新發展提供更大窗口和更多機遇。
河南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招商工作部相關負責人就當前港區的建設與發展情況在大會上做了介紹,并對港區發展商業的優勢、政策、人口、產業,進行了全方位的推薦。其間,該負責人代表港區向商業和品牌發出誠意邀請,并發布多重政策利好,用務實優質的政策,扶持此時入駐的品牌、酒店和商場等業態。
河南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在致辭中強調,上世紀90年代的“中原商戰”,創造了商業變革的絕唱,成為中國商業流通領域變革乃至整個改革開放中的經典一幕。
該負責人表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鄭州航空港區發展,賦予航空港區新定位、新目標、新要求。在此期間,也必然涌現出一大批商業精英,創造了一個個商業傳奇,為推動城市發展、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做出重要貢獻。
商業大咖齊聚,共話港區商業新未來
在本屆大會上,來自全國的近200名商業大咖與品牌代表匯聚一堂。
丹尼斯集團總經理王磊;萬達集團商管集團鄭州城市公司總經理王金兵;新城控股集團商業運營部總經理劉建;北京王府井購物中心管理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姜舟;銀泰商業管理集團副總裁、鄭州銀泰商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厲湛瓊;新田商業執行總裁梁杰;河南探十里商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司小偉;錦藝集團商業事業部總經理張紅強;融創集團主題娛樂公司總經理劉剛;中國奧萊會會長陳亞波等商界大咖相聚在此,共話港區商業未來。
真金白銀的投資,是檢驗市場的試金石——作為投資港區商業的先行者,本土知名企業丹尼斯近期在港區重金投入,落地商業綜合體。


丹尼斯大衛城總經理曹崗,作為嘉賓進行了分享。作為鄭州重奢品牌聚集地丹尼斯大衛城的操盤者,曹崗對城市、產業與商業的關系,有著更深刻的洞見。
丹尼斯大衛城位于鄭州最早的二七商圈,無論是二七商圈的崛起,還是丹尼斯大衛城落地在此的底氣,來源于火車站周邊千億級批發市場的產業支撐。
如今的港區,匯集了高鐵、機場、陸港聯運等交通條件,以及電子設備、醫藥科技、汽車裝備制造等萬億潛力的產業要素,遠比當年的火車站商圈,更有商業潛力與成長韌性。
曹崗從丹尼斯的發展脈絡與鄭州商業進化的兩個角度,探討了港區的未來價值,獲得了在場人士的共鳴與認可。


逸芮聯合創始人霍紅與CBRE世邦魏理仕鄭州分公司副總經理張桐,分別站在專業的角度,探討了未來商業的形態與鄭州商業新趨勢下的港區商業發展。
霍紅認為,從全國來看,商業綜合體去標準化成為主旋律,無邊界特色商業新物種正在崛起。而在業內人士看來,大部分城市舊有的商業綜合體,僅靠城市更新是無法滿足新業態的需求。
此外,未來的城市商業,需要用“板塊價值”和“板塊競爭”分別衡量“商業價值指數”和“商業供應指數”,進而確定有價值的商業板塊。
按照上述觀點,無論是港區已經顯現的人口紅利、產業紅利、政策紅利,還是港區正在加速構建的商業新版圖,都給當前的商業入駐者留下足夠的空白,供其繪就商業新氣象。
消費多元化場景成熟,打開入駐黃金窗口期
“如果以前的港區是試驗田,如今的港區則是黑土地。”參會商業人士告訴大河報記者,在港區政策紅利與產業紅利的雙重利好下,入駐港區商業已經迎來黃金窗口期。
回顧港區的發展史,港區的首波紅利來自于一級土地開發。彼時,尚是大片棗園和魚塘的港區,幾乎沒有人能看好。
成為第一批“吃螃蟹”的豫發集團、正弘集團等,率先邁入“無人區”,也承接了第一波發展紅利。
如今,隨著港區汽車、電子、醫藥等產業落地生根、走深走實,以及鄭州第五個大學城在港區的落地,學生、藍領、科研人員等多元化、個性化的消費群體,也將對港區商業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并倒逼商業升級。


張桐在分享中以演唱會經濟舉例,2023年全年5000人以上大型演唱會票房近146億元,觀演總人次超2000萬,創歷史新高。其中,鄭州演唱會對異地觀眾吸引力位列全國第二。
這得益于鄭州居中的位置以及便利的出行條件。相對于鄭州市區,擁有機場、高鐵等多種出行方式的港區,也更有利于發展演唱會經濟。
在Z世代逐漸成為消費主力的當下,港區也在籌謀布局。鄭州航空港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大河報記者,目前港區已經啟動青年友好型城市、國際創業之都、微短劇創作之都、匹克球之都等一系列活力、新潮、時尚的品牌和載體建設,必將推動更多商業消費場景孵化創新。
以家庭消費場景為主的探十里商業,董事長司小偉亦認為港區在親子家庭消費和社區消費方面,有較大的藍海空間。
針對消費人群畫像,丹尼斯在港區的落地項目占地約39.8畝,是一座集Shopping Mall、超市、電影院、餐飲為一體的商業綜合體。建筑的流線形式突出現代及未來氣息,突顯航空港區的城市文化符號,打造具有航空港區特色的標志性建筑群。
有業內資深人士總結,當前的港區的商業氛圍,就如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前夕,各種商業新物種都在孕育和登臺。
有了港區政策的“東風”,有了產業的“施肥”,有了人口紅利的“澆灌”,港區這片商業黑土地,已經開始“萬物生”。
本屆大會由河南省商務廳指導,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管理委員會主辦,大河報社承辦。來自全國近200名商業大咖與品牌負責人參加。

產城融合,是判斷港區商業未來潛力的關鍵詞。在數個千億產業集群的帶領下,港區早已完成從“一港”到“一城”的蝶變,繼中原商戰之后,誰又能在這一輪商業爭雄中博得頭籌?
港區發出誠意邀請,發布多重商業利好
位于鄭州、開封、許昌三者之間的鄭州航空港區,作為全國唯一一個由國務院批復的國家級航空港經濟先行區和“空中絲綢之路”先導區,既拉大了地域骨架,又導入了文化、產業融合,造就了新的價值高地。
產業與商業,向來是雙向奔赴,相互成就。9月21日,河南鄭州航空港首屆商業創新發展大會盛大啟幕,這是一場掘金之旅,也是一場誓師大會。


“做出任何一項投資決策必然會考慮兩個關鍵因素,一是不賠本,二是利潤久。那么當下,哪里最有可能創造出中國商業領域爆發式增長的新模式、新亮點?”鄭州航空港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在致辭中,給出的答案是鄭州航空港區。
該負責人透露,對于商業發展最稀缺的人口資源,也是港區的核心競爭力。今年進入三季度以來,隨著富士康、比亞迪穩產增產,短短兩個多月,航空港區就增長近10萬人,未來全區人口規模將進一步攀升。
與其他地市商業體進入存量時代不同,在強勁產業的支撐下,航空港區的商業有著極為明晰的確定性增量。
站在二次創業“黃金十年”的歷史節點,航空港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聚焦城市功能和商業配套,先后出臺支持重點片區配套商業發展、促進批零住餐業加快發展等一攬子政策措施,切實為新一輪的商業創新發展提供更大窗口和更多機遇。
河南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招商工作部相關負責人就當前港區的建設與發展情況在大會上做了介紹,并對港區發展商業的優勢、政策、人口、產業,進行了全方位的推薦。其間,該負責人代表港區向商業和品牌發出誠意邀請,并發布多重政策利好,用務實優質的政策,扶持此時入駐的品牌、酒店和商場等業態。
河南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在致辭中強調,上世紀90年代的“中原商戰”,創造了商業變革的絕唱,成為中國商業流通領域變革乃至整個改革開放中的經典一幕。
該負責人表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鄭州航空港區發展,賦予航空港區新定位、新目標、新要求。在此期間,也必然涌現出一大批商業精英,創造了一個個商業傳奇,為推動城市發展、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做出重要貢獻。
商業大咖齊聚,共話港區商業新未來
在本屆大會上,來自全國的近200名商業大咖與品牌代表匯聚一堂。
丹尼斯集團總經理王磊;萬達集團商管集團鄭州城市公司總經理王金兵;新城控股集團商業運營部總經理劉建;北京王府井購物中心管理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姜舟;銀泰商業管理集團副總裁、鄭州銀泰商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厲湛瓊;新田商業執行總裁梁杰;河南探十里商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司小偉;錦藝集團商業事業部總經理張紅強;融創集團主題娛樂公司總經理劉剛;中國奧萊會會長陳亞波等商界大咖相聚在此,共話港區商業未來。
真金白銀的投資,是檢驗市場的試金石——作為投資港區商業的先行者,本土知名企業丹尼斯近期在港區重金投入,落地商業綜合體。


丹尼斯大衛城總經理曹崗,作為嘉賓進行了分享。作為鄭州重奢品牌聚集地丹尼斯大衛城的操盤者,曹崗對城市、產業與商業的關系,有著更深刻的洞見。
丹尼斯大衛城位于鄭州最早的二七商圈,無論是二七商圈的崛起,還是丹尼斯大衛城落地在此的底氣,來源于火車站周邊千億級批發市場的產業支撐。
如今的港區,匯集了高鐵、機場、陸港聯運等交通條件,以及電子設備、醫藥科技、汽車裝備制造等萬億潛力的產業要素,遠比當年的火車站商圈,更有商業潛力與成長韌性。
曹崗從丹尼斯的發展脈絡與鄭州商業進化的兩個角度,探討了港區的未來價值,獲得了在場人士的共鳴與認可。


逸芮聯合創始人霍紅與CBRE世邦魏理仕鄭州分公司副總經理張桐,分別站在專業的角度,探討了未來商業的形態與鄭州商業新趨勢下的港區商業發展。
霍紅認為,從全國來看,商業綜合體去標準化成為主旋律,無邊界特色商業新物種正在崛起。而在業內人士看來,大部分城市舊有的商業綜合體,僅靠城市更新是無法滿足新業態的需求。
此外,未來的城市商業,需要用“板塊價值”和“板塊競爭”分別衡量“商業價值指數”和“商業供應指數”,進而確定有價值的商業板塊。
按照上述觀點,無論是港區已經顯現的人口紅利、產業紅利、政策紅利,還是港區正在加速構建的商業新版圖,都給當前的商業入駐者留下足夠的空白,供其繪就商業新氣象。
消費多元化場景成熟,打開入駐黃金窗口期
“如果以前的港區是試驗田,如今的港區則是黑土地。”參會商業人士告訴大河報記者,在港區政策紅利與產業紅利的雙重利好下,入駐港區商業已經迎來黃金窗口期。
回顧港區的發展史,港區的首波紅利來自于一級土地開發。彼時,尚是大片棗園和魚塘的港區,幾乎沒有人能看好。
成為第一批“吃螃蟹”的豫發集團、正弘集團等,率先邁入“無人區”,也承接了第一波發展紅利。
如今,隨著港區汽車、電子、醫藥等產業落地生根、走深走實,以及鄭州第五個大學城在港區的落地,學生、藍領、科研人員等多元化、個性化的消費群體,也將對港區商業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并倒逼商業升級。


張桐在分享中以演唱會經濟舉例,2023年全年5000人以上大型演唱會票房近146億元,觀演總人次超2000萬,創歷史新高。其中,鄭州演唱會對異地觀眾吸引力位列全國第二。
這得益于鄭州居中的位置以及便利的出行條件。相對于鄭州市區,擁有機場、高鐵等多種出行方式的港區,也更有利于發展演唱會經濟。
在Z世代逐漸成為消費主力的當下,港區也在籌謀布局。鄭州航空港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大河報記者,目前港區已經啟動青年友好型城市、國際創業之都、微短劇創作之都、匹克球之都等一系列活力、新潮、時尚的品牌和載體建設,必將推動更多商業消費場景孵化創新。
以家庭消費場景為主的探十里商業,董事長司小偉亦認為港區在親子家庭消費和社區消費方面,有較大的藍海空間。
針對消費人群畫像,丹尼斯在港區的落地項目占地約39.8畝,是一座集Shopping Mall、超市、電影院、餐飲為一體的商業綜合體。建筑的流線形式突出現代及未來氣息,突顯航空港區的城市文化符號,打造具有航空港區特色的標志性建筑群。
有業內資深人士總結,當前的港區的商業氛圍,就如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前夕,各種商業新物種都在孕育和登臺。
有了港區政策的“東風”,有了產業的“施肥”,有了人口紅利的“澆灌”,港區這片商業黑土地,已經開始“萬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