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指明了戰略重點與發力方向。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深化金融體制改革作出系統部署,也明確要求積極做好金融 “五篇大文章”,金融支持高質量發展路徑愈加明晰。
作為國有大行的一分子,工商銀行鄭州分行始終扛穩責任擔當,全面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精準發力、協同聯動,以科技金融激發創新動能,以綠色金融助推綠色發展,以普惠金融帶動產業振興,以養老金融守護銀發生活,以數字金融提升服務質效,統籌做好“五篇大文章”。
支持企業創新 打造科技金融新模式
科創企業是推動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主體,其繁榮發展離不開金融“活水”的持續澆灌。
聚焦科創企業融資難點、痛點,工商銀行鄭州分行創新發力、探索突破,豐富多元化、接力式、全鏈條、全生命周期服務矩陣,推動科技創新鏈、成果轉化鏈、金融資本鏈緊密耦合、良性循環,解決企業融資困境。
同時,該行建立綠色審查通道,提高審批效率,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專精特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等優質客群提供“股、貸、債、保、投、顧”全產品金融服務,助力企業做大做強。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該行高新技術企業貸款余額超120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較年初凈增近70億元,“專精特新”企業貸款凈增超6億元,“小巨人”企業有貸戶覆蓋率突破四成,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了更多金融動能。
厚植生態底色 擦亮綠色金融“金名片”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作為金融機構,要如何發揮優勢,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
工商銀行鄭州分行緊跟綠色轉型步伐,主動融入區域發展大局,全力做好金融資源“綠色化”配置,以實招、實績、實效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走出一條綠色金融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多元化融資模式,賦能綠色轉型。該行積極落實“雙碳”目標,推動產品譜系、業務結構、服務模式“三位一體”綠色低碳轉型。構建生態友好型投融資模式,創新綠色股權、綠色保險、綠色資產證券化等多層次產品貨架。加大對綠色制造、綠色技術、綠色能源、綠色建筑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做優做強綠色金融業務。
精準化支持,拓寬服務廣度。該行精心打造專業化的綠色金融隊伍,精準服務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優質主體,傾力支持傳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新型綠色技術應用、清潔能源產業發展、黃河流域生態建設等多個領域,激活產業綠色轉型動力。
翻看成績單,該行一串串數字格外亮眼:綠色貸款余額已近600億元,較年初凈增超80億元,綠色債券承銷3億元,均保持同業領先,綠色金融大文章越寫越實。
心系民生百業 推進普惠金融全覆蓋
發展普惠金融,既關乎經濟,又連著民生。自2013年“發展普惠金融”被確立為國家戰略以來,工商銀行鄭州分行緊盯發展之所需,企業之所急,群眾之所盼,精耕普惠金融“責任田”,打造多層次、全方位的普惠金融體系,實現金融服務廣覆蓋,為小微、民營、科創、“三農”、商戶、新市民、老年群體等全量客戶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服務,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方面,深化數字支撐,探索普惠新模式。該行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完善數字普惠服務,進一步豐富“資產+負債”“表內+表外”產品貨架,變從動式服務為能動式融合,真正把普惠送至千家萬戶、千企百業。
另一方面,優化普惠隊伍,推動服務全覆蓋。持續把金融活水引入“農、科、商、工”等重點產業和薄弱環節,引導“普惠專職+普惠兼職”特色隊伍走進大街小巷、田間地頭,對重點客群分類梳理、制定專屬策略,奮力開拓普惠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的嶄新局面。
如今,該行已累計創新推出“專精特新貸”“糧食收購貸”等60余個特色場景,普惠貸款余額超340億元,累計投放270多億元;涉農貸款余額520多億元,有效促進涉農產業量質齊升。
搶跑“銀發經濟” 助力養老金融加速度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養老已成重大民生問題。護航“夕陽紅”,金融力量不可或缺。一直以來,工商銀行鄭州分行堅持把發展養老金融,作為以金融服務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舉措,加快布局銀發產業“新賽道”,持續擴大產品和服務供給,助力養老產業創新升級。
打造“養老金金融+養老產業金融+養老服務金融+養老生態金融”立體化服務體系;推動支付、儲蓄、理財、保險等產品適老化升級,助力發展第三支柱;提高養老產業貸款規模,發揮綜合化服務優勢,支持旅居養老、養老地產等;做好網點適老化改造和老年客戶線上安全服務功能推廣;探索構建“產品+場景+服務”大養老生態圈,為實現老有所養提供有力支撐……
特色舉措爭相落地,養老金融碩果廣結。目前,該行金融社保卡規模近150萬張,養老財富規模近5億元,養老產業公司貸款規模凈增360億元,長輩客群金融資產規模突破900億元,養老金融大文章正描繪出萬千生機。
擁抱前沿技術 描繪數字金融新圖景
推動數字金融發展,是促進金融轉型創新的抓手,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服務產業數字變革的重要引擎。
錨定方向,創新前行。迎著數字化發展大潮,工商銀行鄭州分行深入挖掘金融科技應用場景,推動金融服務與數字技術有機融合,加強對前沿技術的研究運用,加快金融數字化轉型,積極打造數智銀行,著力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近年來,該行以數字技術推動金融資源網絡化共享、集約化整合、精準化匹配,精準支持關鍵數字技術創新應用、新興數字產業、傳統產業數字化改造、數字消費等重點領域,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定制化和智能化金融服務,有效促進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經過多年實踐,該行數字化轉型成效明顯,不僅支持了教育繳費平臺等多個項目建設,還依托聚富通產品,助力物流、政務、產業等平臺建設,推進萬邦智慧農批等一大批重點項目的實施上線、落地推廣。
截至目前,該行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貸款較年初凈增25億元,個人手機銀行月均活躍客戶近300萬戶,以數字金融撬動高質量發展的“乘數效應”。
積跬步,以至千里。迎著新時代的激昂號角,工商銀行鄭州分行將持之以恒踐行“國有大行”初心使命,奮力做好“五篇大文章”,傾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貢獻工行力量。(來源:工行鄭州分行 李欣)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深化金融體制改革作出系統部署,也明確要求積極做好金融 “五篇大文章”,金融支持高質量發展路徑愈加明晰。
作為國有大行的一分子,工商銀行鄭州分行始終扛穩責任擔當,全面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精準發力、協同聯動,以科技金融激發創新動能,以綠色金融助推綠色發展,以普惠金融帶動產業振興,以養老金融守護銀發生活,以數字金融提升服務質效,統籌做好“五篇大文章”。
支持企業創新 打造科技金融新模式
科創企業是推動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主體,其繁榮發展離不開金融“活水”的持續澆灌。
聚焦科創企業融資難點、痛點,工商銀行鄭州分行創新發力、探索突破,豐富多元化、接力式、全鏈條、全生命周期服務矩陣,推動科技創新鏈、成果轉化鏈、金融資本鏈緊密耦合、良性循環,解決企業融資困境。
同時,該行建立綠色審查通道,提高審批效率,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專精特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等優質客群提供“股、貸、債、保、投、顧”全產品金融服務,助力企業做大做強。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該行高新技術企業貸款余額超120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較年初凈增近70億元,“專精特新”企業貸款凈增超6億元,“小巨人”企業有貸戶覆蓋率突破四成,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了更多金融動能。
厚植生態底色 擦亮綠色金融“金名片”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作為金融機構,要如何發揮優勢,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
工商銀行鄭州分行緊跟綠色轉型步伐,主動融入區域發展大局,全力做好金融資源“綠色化”配置,以實招、實績、實效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走出一條綠色金融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多元化融資模式,賦能綠色轉型。該行積極落實“雙碳”目標,推動產品譜系、業務結構、服務模式“三位一體”綠色低碳轉型。構建生態友好型投融資模式,創新綠色股權、綠色保險、綠色資產證券化等多層次產品貨架。加大對綠色制造、綠色技術、綠色能源、綠色建筑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做優做強綠色金融業務。
精準化支持,拓寬服務廣度。該行精心打造專業化的綠色金融隊伍,精準服務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優質主體,傾力支持傳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新型綠色技術應用、清潔能源產業發展、黃河流域生態建設等多個領域,激活產業綠色轉型動力。
翻看成績單,該行一串串數字格外亮眼:綠色貸款余額已近600億元,較年初凈增超80億元,綠色債券承銷3億元,均保持同業領先,綠色金融大文章越寫越實。
心系民生百業 推進普惠金融全覆蓋
發展普惠金融,既關乎經濟,又連著民生。自2013年“發展普惠金融”被確立為國家戰略以來,工商銀行鄭州分行緊盯發展之所需,企業之所急,群眾之所盼,精耕普惠金融“責任田”,打造多層次、全方位的普惠金融體系,實現金融服務廣覆蓋,為小微、民營、科創、“三農”、商戶、新市民、老年群體等全量客戶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服務,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方面,深化數字支撐,探索普惠新模式。該行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完善數字普惠服務,進一步豐富“資產+負債”“表內+表外”產品貨架,變從動式服務為能動式融合,真正把普惠送至千家萬戶、千企百業。
另一方面,優化普惠隊伍,推動服務全覆蓋。持續把金融活水引入“農、科、商、工”等重點產業和薄弱環節,引導“普惠專職+普惠兼職”特色隊伍走進大街小巷、田間地頭,對重點客群分類梳理、制定專屬策略,奮力開拓普惠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的嶄新局面。
如今,該行已累計創新推出“專精特新貸”“糧食收購貸”等60余個特色場景,普惠貸款余額超340億元,累計投放270多億元;涉農貸款余額520多億元,有效促進涉農產業量質齊升。
搶跑“銀發經濟” 助力養老金融加速度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養老已成重大民生問題。護航“夕陽紅”,金融力量不可或缺。一直以來,工商銀行鄭州分行堅持把發展養老金融,作為以金融服務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舉措,加快布局銀發產業“新賽道”,持續擴大產品和服務供給,助力養老產業創新升級。
打造“養老金金融+養老產業金融+養老服務金融+養老生態金融”立體化服務體系;推動支付、儲蓄、理財、保險等產品適老化升級,助力發展第三支柱;提高養老產業貸款規模,發揮綜合化服務優勢,支持旅居養老、養老地產等;做好網點適老化改造和老年客戶線上安全服務功能推廣;探索構建“產品+場景+服務”大養老生態圈,為實現老有所養提供有力支撐……
特色舉措爭相落地,養老金融碩果廣結。目前,該行金融社保卡規模近150萬張,養老財富規模近5億元,養老產業公司貸款規模凈增360億元,長輩客群金融資產規模突破900億元,養老金融大文章正描繪出萬千生機。
擁抱前沿技術 描繪數字金融新圖景
推動數字金融發展,是促進金融轉型創新的抓手,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服務產業數字變革的重要引擎。
錨定方向,創新前行。迎著數字化發展大潮,工商銀行鄭州分行深入挖掘金融科技應用場景,推動金融服務與數字技術有機融合,加強對前沿技術的研究運用,加快金融數字化轉型,積極打造數智銀行,著力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近年來,該行以數字技術推動金融資源網絡化共享、集約化整合、精準化匹配,精準支持關鍵數字技術創新應用、新興數字產業、傳統產業數字化改造、數字消費等重點領域,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定制化和智能化金融服務,有效促進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經過多年實踐,該行數字化轉型成效明顯,不僅支持了教育繳費平臺等多個項目建設,還依托聚富通產品,助力物流、政務、產業等平臺建設,推進萬邦智慧農批等一大批重點項目的實施上線、落地推廣。
截至目前,該行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貸款較年初凈增25億元,個人手機銀行月均活躍客戶近300萬戶,以數字金融撬動高質量發展的“乘數效應”。
積跬步,以至千里。迎著新時代的激昂號角,工商銀行鄭州分行將持之以恒踐行“國有大行”初心使命,奮力做好“五篇大文章”,傾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貢獻工行力量。(來源:工行鄭州分行 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