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份,闖闖聽說爺爺要把自己送人,他拉著奶奶的手,哭著說:“爺,奶,現在你倆養活我,等我長大了養活你倆,我還要自己掙錢蓋房子。”
【送人篇】
5歲男孩說
要養活爺爺奶奶
闖闖在村里上幼兒園大班,以前都是爸爸來接他上下學,爸爸去世了,就由70多歲的爺爺葛全國來接。
2017年12月份的一天,葛全國心事重重地來到幼兒園,找到闖闖的老師謝老師。“我想把闖闖送人,可找不到合適的地方。”葛全國一見到謝老師就說了這句話,老人家怕以后沒能力養活孩子,萬一闖闖學壞了咋辦?
“那我幫你問問,就算送人,也得給孩子找個好人家。”聽到爺爺這么說,謝老師就應了下來。從那以后,每次在校門口見到謝老師,葛全國就問:“有人愿意要闖闖不?”謝老師托人在汝南縣城打聽一圈后,沒人愿意收養闖闖,有點為難。
但縣城的一些愛心人士聽說后,就一次次地帶著吃的,帶著自家的孩子來看闖闖。住在汝南縣城的劉先生,已經來看了闖闖好幾次,“我們小區的人聽說后,托我給孩子帶雙鞋。”
大家第一次來看孩子的時候,葛全國以為要帶走闖闖,突然害怕了,再次找到謝老師說:“我們家孩子不給別人了,他奶奶一聽說這事兒,老哭。”闖闖聽說爺爺奶奶要把自己送人,也哭著說:“爺,奶,現在你倆養活我,等我長大了養活你倆,我還要自己掙錢蓋房子。”奶奶說,就憑孩子說的這句話,她就是砸鍋賣鐵,也要拉扯闖闖長大。
前幾天,奶奶生病了,闖闖搬起小板凳,站在上面,要幫奶奶刷鍋。
【背景篇】
闖闖和爺爺奶奶
跟十幾只雞擠在一起
闖闖的家,在駐馬店市汝南縣板店鄉玉皇廟村葛莊,村子很大,有130多戶人家。
眼看著闖闖一天天長大,2016年10月份,患有羊癇風的爸爸第一次出去打工,錢沒掙到卻在路上去世了。爸爸去世后,精神有問題的媽媽也走了,這個家就剩下了爺爺奶奶和闖闖。
剛到闖闖家的時候,他正在睡覺,一張寬一米左右的小床上鋪著一條夏天用的被單,一摸特涼,那就是三人平常睡覺的地方。屋里還圈了十幾只大白雞,一進屋,一股難聞的雞屎味撲面而來。奶奶說,怕人偷不敢圈外面,擱屋里才放心。
隔壁屋里有一張大床,床邊貼著闖闖小時候的照片,但屋子是空的。聽奶奶說,因為闖闖的爸爸去世時在上邊待過,闖闖害怕不愿意睡在那兒,“他(闖闖)說,三個人擠在一起,暖和。”
“闖闖,看給你帶啥了?雞爪。”再次來看望孩子的劉先生輕輕地喚著闖闖。他睜開眼睛翻了個身,趴在床上,揉著眼睛,虎頭虎腦的,還搞不清楚狀況,奶奶把他從床上抱下來。緩過神兒后,闖闖站在院子里,接過雞爪。
奶奶坐在小板凳上,給闖闖洗棉襖,冷水浸泡著的手黝黑中有點發紅,已經有了裂口。怕奶奶手冷,闖闖走過來,蹲在奶奶的面前,用一雙小手蓋在奶奶的手上。奶奶拉著闖闖,笑得很開心。
【生活篇】
三口人全靠4畝地生活
葛全國家里有4畝地,平常種些麥子和玉米,冬天再種點白菜,到鎮上去賣。去年雨水多,玉米倒了,都發霉了,葛全國忙活了小半年,啥也沒落著,“糧食便宜,4畝地一年只能賣四五百塊錢。”
幼兒園的謝老師說,平常沒見過葛全國去鎮上買過東西。“家里沒錢,他用啥買呀,家里連存折都沒有。”謝老師也擔心,現在孩子小,花錢的地方也少,等孩子慢慢大了,他爺爺奶奶年紀更大了,也就更作難。
葛全國說,平常犁地的時候,村里人看他弄不好,也會幫襯著,“想給人家錢,人家不要,說都是為孩子。”
而對闖闖來說,他只知道爺爺奶奶不容易,至于怎么不容易,因為太小,他還不能理解。
幫奶奶端完水盆的闖闖,騎在一根長凳的一頭,自己玩起來,嘴里哼著:“小貓咪……小貓咪……”咯咯咯地笑。
臨走時,太陽將要落下,透過樹縫,穿過幾道微弱的光線,屋外越來越冷。闖闖的奶奶指著門后的一些破舊棉襖,說是闖闖小時候穿的,她打算給拆了,把棉花彈彈,把布重新縫一下,給闖闖做件新棉衣。
【暖冬】
知道闖闖家里的情況后,當地政府給闖闖家里修繕了屋頂,用彩鋼板替換了原來的碎瓦片,汝南縣的好心人也時常來看闖闖,還帶來了棉褲和絨被單。
闖闖這個名字,寄托著葛全國幾代人的希望,爺爺干了一輩子,干不動了;爸爸試著出去“闖”,但卻沒有回來;5歲的闖闖雖不諳世事,卻很樂觀、活潑。我們希望他的童年能得到更多人的關心,繼續快快樂樂、無憂無慮地長大。
這個冬天,河南商報聯合豫發集團,再度發起暖冬扶貧活動。
如果您想幫助闖闖,請聯系河南商報暖冬組記者,電話/微信:18037486194,或者將相關物資郵寄給駐馬店市汝南縣板店鄉玉皇廟村葛莊,葛全國收(闖闖爺爺),電話:13419719097。
如果您身邊有需要幫扶的群體,也可以與我們聯系。讓我們共同努力,給他們一個溫暖的冬天
編輯:河南商報趙琦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