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在許昌市區毓秀路北段的文峰新村,入駐的施工人員正在硬化路面、粉刷圍墻,大門也將改造成古樸大方的仿漢代造型。在文峰新村居住21年的陳玉真老人說:“盼了這么多年,終于盼來了改造,俺小區的居民打心眼里高興!”
文峰新村“舊貌換新顏”,得益于許昌市老舊小區“四改一增”提升工程:從2018年起,3年內改造391個老舊小區和88條老街道,改造提升31家老廠院和12家老市場,建設和改造22個停車場,新增車位7700多個。作為2018年許昌市10件民生實事之首,這項工作將使10余萬居民受益。
盡管許昌城市發展日新月異,但由于歷史欠賬等問題,老舊小區公共設施建設存在明顯短板,突出表現在老舊小區供熱供氣等基礎設施不完善、停車難、物業管理缺失;老廠院設施陳舊、管理缺位、環境臟亂差;老市場配套缺失、私搭亂扯、消防安全隱患大;老街道路不平、燈不明、水不通、線路亂。
“老城區之‘老’,在于歷史底蘊和文化印記,不能與‘臟亂差’畫等號,更不應當日漸衰落,成為被遺忘的角落和整個城市的痛點。”許昌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有關負責人說,“老舊小區‘四改一增’提升工程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
近日,許昌市召開老舊小區“四改一增”工作指揮部2018年第一次會議,為“四改一增”列出路線圖和任務表:春節前要落實任務、落實責任、落實資金,把“四改一增”任務落實到每個區、每個街道辦事處、每個項目上,因地制宜,有序推進;春節后要全面啟動,確保上半年大頭落地,第三季度進行完善提升,確保通過一年努力,探索出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
“老城區實施‘四改一增’,是完善城市功能的迫切需要,能有效解決老城區功能不完善、基礎設施差、停車難、行路難等發展不平衡問題;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有助于城市發展內涵與外延并重,提高發展質量,實現轉型發展。”許昌市委書記武國定說,“各地各部門一定要抓緊、抓實、抓好這件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民生實事,讓蓮城更加美麗宜居,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得到進一步提升。”
作者: 河南日報記者董學彥通訊員王?
編輯:河南商報趙琦
來源:河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