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法頌新年,春聯送社區。新年伊始,珠海市書法協會的書法家們,來到吉大綠茵豪庭社區,為社區的居民、企業書寫春聯,謳歌美好的新生活,向他們送去新春的祝福。這些春聯,在短時間之內就被市民索要一空,大受歡迎。書法家們表示,將把“手寫春聯”進行到底。(見1月15日《珠江晚報》)
隨著科技發展,隨著觀念改變,“手寫春聯”漸行漸遠,甚至在一些地方,只留下了一個遠去的背影。“印刷春聯”火爆好多年了。的確,從“印刷春聯”來看,確實實現了越來越好看。紙張更加美觀,設計更加漂亮,很多字體也都是美美的。然而,在看到“印刷春聯”的時候,也有一點小小遺憾。雖然越來越好看了,卻也失去了“翰墨飄香”的傳統文化馨香。
“印刷春聯”的內容,很多都是幾十年前的內容,都是老掉牙的內容,缺少了“針對性”的美好。一些特殊群體在選購“印刷春聯”的時候,面對琳瑯滿目的春聯,竟然找不到適合自己家庭的春聯。比如,涉及農業的春聯,涉及農村的春聯,就很少。
而且,一些“印刷春聯”還打著創意的旗號,搞起了無厘頭。比如,所謂的“數字春聯”,上面印刷的竟然是123456這樣的字符,還有更奇怪的,在春聯上印刷上美女頭像,讓傳統春聯失去了市場。
“印刷春聯”固然是美觀的,但是當千家萬戶的大門上張貼的都是機器印刷出來的春聯的時候,我們的春聯習俗也就失去了最美好的味道。
小時候一到春節,鄰居們都會購買紅紙,購買墨汁。會自己寫的,就一家人齊動手,裁紙的裁紙,書寫的書寫,晾曬的晾曬。一家人齊動手,享受的是一個幸福的過程。不會寫春聯的,則會邀請會舞文弄墨的人幫助撰寫春聯。大年初一,大家在拜年的時候,會對鄰居家的春聯品頭論足,享受的也是美好感受。
然而,當“印刷春聯”覆蓋了春節空間的時候,我們再也沒有了對春聯字體品頭論足的激情,家家戶戶的春聯都是大同小異。傳承傳統文化,呼喚“手寫春聯”光明正大地再回來,回到我們的民俗之中。這需要多組織書寫活動,這需要設計更好的“春聯紙張”,讓“手寫春聯”不僅是書法筆跡的美好品味,還能像“印刷春聯”一樣好看。
“手寫春聯”能否演繹“英雄歸來”?
作者:河南日報郝雪梅
編輯:河南商報趙琦
來源:河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