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7日,河南商報記者從河南省十大民生實事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由省電力公司牽頭負責的我省2017年重點民生實事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任務已圓滿完成。農村用電保障能力因此大幅提升,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得到充足電力保障。
河南是農業大省、人口大省,農村電網覆蓋面積大,用電人口多,承擔著全省所有縣的供電任務,供電覆蓋面積占全省90%、供電服務人口占全省80%,農村電網作為農村重要的基礎設施,與農民生活、農業生產和農村繁榮關系密切。2017年初,省委、省政府將加快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任務列為十件重點民生實事中的一件。
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總工程師陳紅軍介紹,為確保把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真正建成“精品工程、德政工程”,在省發改委統籌指導下,省農業廳、水利廳、國土資源廳、農開辦等部門協同配合下,省電力公司組織1900余支施工隊伍、2萬余人參與工程建設,逐縣、逐鄉、逐村分析研判,建檔立卡,科學安排電網項目,制定建設里程碑計劃,克服高溫酷暑、冰雪嚴寒等惡劣天氣和偏遠山區等惡劣施工環境,堅持高標準建設,避免至少20年供電設備的大拆大建。


截至2017年底,完成了1900個中心村電網改造、3900個貧困村通動力電、13.4萬眼機井通電、38個縣電網脫貧、39個鄉消除“一鄉無站”等5項任務。
據統計,通過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我省農村電網供電可靠性和電能質量有效改善。消除了中心村和貧困村的用電“低電壓”和供電“卡脖子”問題,直接受益百姓超1000萬人,滿足了百姓日益增長的安全可靠用電需求,帶動了農村家用電器消費增長,農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
每個貧困村都實現通動力電,滿足了農村發展加工業、制造業的三相動力電用電需要,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機井通電后,農業生產勞動強度大大降低,2017年新增受益農田650萬畝左右,可每年減少百姓灌溉支出3.9億元。貧困縣電網脫貧改造后,我省累計有6243個貧困村、40個貧困縣電網實現脫貧,為貧困縣經濟發展和貧困村、貧困戶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提供了充足的電力保障,助推貧困地區“脫貧摘帽”,真正做到了“扶貧攻堅,電力先行”。在杞縣西寨鄉、鄧州市九龍鄉等鄉鎮共建成39座變電站,縮短了鄉鎮的10千伏供電半徑,提高了所在鄉鎮百姓的用電質量和用電可靠性。
河南省發改委電力處處長趙中友介紹,未來三年,省電力公司計劃投入我省農村電網建設改造資金300億元以上,力爭到2020年,我省農村電網整體供電水平達到我國中部地區的領先水平,全面滿足建成小康社會的用電需要。其中,2018年省電力公司計劃安排151億元,將全面完成所有貧困縣和貧困村的電網建設任務,同時完成包含1235個深度貧困村、剩余249個貧困村在內的6000余個行政村電網改造,均衡推進農網發展,為百姓安居樂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安全可靠的電力保障。
作者:河南商報首席記者高云
編輯:河南商報趙琦
來源:河南商報

作者:河南商報首席記者高云
編輯:河南商報趙琦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