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備受關注的“商都歷史文化區起步區”進展如何?百城建設提質,鄭州市管城回族區有哪些大動作?面對普遍存在的兒童“入園難”、市民“如廁難”等問題,2018年,管城回族區如何“破題”?
1月17日,鄭州市管城回族區召開區委經濟工作會暨“五比五看五加快”活動總結表彰大會。會上,除了全面總結回顧了2017年的工作,對2018年經濟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外,上述市民關心的問題,也都被一一解答。
【成績】
歷時近500個日夜 累計完成征遷4838戶
2016年8月19日,鄭州市委市政府經過充分論證和前期調研,正式做出提速商都歷史文化區建設的決策部署,并將其作為全市五大重點工程之一,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當月27日,管城區經過緊鑼密鼓的準備,召開了起步區征遷攻堅誓師動員大會,抽調近1000名業務骨干奔赴征遷一線。
如今,商都歷史文化區起步區進展如何?在2018年1月17日上午管城區區委經濟工作會上,區長虎強提到,歷時近500個日夜,起步區五大片區累計完成征遷4838戶,征遷面積56.8萬平方米,累計清運垃圾74.1萬立方米。
據了解,目前起步區四個安置區建設正在加快推進,其中源升金鑼灣、鄭地美巢兩個項目將于2018年年底竣工交付。城墻本體保護工程及周邊環境綜合整治、塔灣路綜合提升及地下管廊、文廟城隍廟擴建、亳都古巷等前期項目將分別于2月份起陸續進場施工,商都歷史文化區起步區已全面進入“由拆轉建”的重要階段。
2017年,管城回族區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328.1億元,同比增長7.5%;收入質量達到96.48%,位居市內五區第一,創歷史新高;城鄉居民收入增速均高于經濟增長速度。經濟社會呈現出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目標】
在區委經濟工作會上,管城回族區區委、區政府經過深入分析、全面權衡,結合管城區發展實際,提出了2018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并部署重點工作。
今年年底前“兩院”建成開館
按照“三年現風貌、五年成規模”的目標,全力以赴推進商都歷史文化區建設。2018年,管城回族區將盡快完成城墻本體保護工程及周邊環境綜合整治、塔灣路綜合提升及地下管廊、文廟擴建、城隍廟擴建、亳都古巷等五個前期項目的各項準備工作,確保2月底前全部進場;加快推進“兩院”(一期)項目建設進度,確保2018年年底前“兩院”建成開館,2019年年底前亳都古巷開街迎賓。
全區重大項目年度投資超579億元
圍繞助力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制定《管城回族區重大項目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謀劃重大項目220個,總投資超過2900億元,并確保全區重大項目年度投資超579億元。今年,確定37個精品項目,總投資928億元。確保黃金珠寶文化創意產業園、國香茶城商業文化主題公園、潮湖小鎮、綠地公園城等項目順利推進,力爭“兩院”(一期)、潮湖濕地生態公園等5個項目年底前竣工,全年完成投資超155億元。
啟動建設青年路、通站路等52條道路
不斷完善南部片區基礎配套,為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打下堅實基礎。大力開展交通路網建設,啟動青年路、通站路等52條道路建設,加快豫五路、利川路等50條續建道路建設進度,確保長青路、宇通路等15條道路建成通車,全年道路修建里程149.1公里,通車里程13.5公里。
打造管城街等10條精品示范街
落實全省“百城建設提質”工程要求,著力提升中心城區品質。大力推進老舊片區改造,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做好東明路、城北路等22條道路的大中修;提檔升級54條支路背街,打造管城街、清真寺街等10條精品示范街。
新建城區公廁68座
實施“廁所革命”,新建城區公廁68座,農村公廁49座;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新(續)建垃圾中轉站16座,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30%以上;新增停車位8000個。同時實施“整街坊靚化”,著力打造13個整街坊合圍精品示范區域,對100個老舊小區進行提升整治,打造管城街民族小區、西大街132號院等12個精品小區。
力爭今年全區優良天數不低于195天
打好防污治污攻堅戰,持續推進揚塵污染、“散亂污”企業、燃煤、工業、機動車等綜合治理,力爭2018年全區優良天數不低于195天,PM2.5和PM10濃度分別同比下降5%。實施全域增綠行動,高標準開展機場高速、京廣快速路南延、紫荊山路南延等6條生態廊道建設,力爭建設至少2個千畝以上的郊野公園,全年完成生態綠化450萬平方米。
新(改)續建中小學、幼兒園46所
堅持優質教育均衡發展,抓好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著力解決“入園難”“擇校熱” “大班額”等突出問題。新(改)續建管城三中、星火路小學、綠都瀾灣幼兒園等中小學、幼兒園46所,新增學位5340個;確保八郎寨小學、漓江路小學8月份招生投用;積極爭取1~2所名校入駐管城回族區。
編輯:河南商報趙琦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