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9日,一對分離30年的母女終于在鄭州團圓了。這一切,得益于河南蒼南商會會長蘇新的幫助
1987年,于淼剛剛出生幾日便被父母寄送給工作所在地的一家農戶,之后,親生父母便搬離了河南,杳無音信。
一晃30年過去了,于淼說她想找親生父母了,圖個圓滿、圓個心愿。
2017年6月份,已為人妻的于淼開始尋找親生父母。從年邁養父的一些零碎記憶中,她得知親生父母是溫州一帶人士。可這談何容易,幾個月過去了,她仍舊一無所獲。
故鄉何處是?無奈之下,她求助于河南蒼南商會的朋友。
2018年1月11日,蘇新得知情況后發動了他的“朋友圈”,微信朋友圈、公益組織的朋友以及商會里的朋友,他一個都沒“放過”。
由于無法提供親生父母的姓名、住址等準確信息,幾次用同音字查詢,均沒有查詢到符合條件的人。
在蘇新當地朋友的幫助下,2018年1月16日上午,當地橋墩鎮五鳳社區水溝村的村民反映說,村里有村民30多年前曾在河南鄭州打工過。
后經詳細核對信息,確定于淼的親生父親就是陳上鐫,30多年前,其與妻子曾在河南省鄭州市一煤礦打過工,且在當地生過一個女兒,后把女兒留給當地一戶人家收養。
“僅用了6天時間,通知我的那一天我記得很清楚。”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于淼有些激動,接下來她想好好報答養父母和親生父母。
1月20日,于淼一家人將制作好的錦旗送到蘇新手中,在她看來,商會不僅能維護會員合法權益,還能做尋親的橋梁。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彎文奎
編輯:河南商報趙琦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