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考、滑縣脫貧,新縣、沈丘、新蔡、舞陽有望“摘帽”……
2017年,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上,河南交出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單。但貧困人口分布廣、貧困度相對較深的中原大地,脫貧任務依然繁重。脫貧攻堅戰,越往后越是硬骨頭。河南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精準發力、挺紀亮劍,強化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的紀律保障。
拓寬渠道查問題
“郭老伯,您家的低保金發了沒有?2017年的產業扶貧到戶資金是多少?怎么發放的?……”
這是盧氏縣紀委工作人員到低保貧困戶家中,詢問扶貧資金發放情況的一幕,也是全省紀檢監察干部下訪排查扶貧問題線索的縮影。
優親厚友、虛報冒領、截留私分……對這些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蒼蠅”腐敗問題,群眾的感受最為直接,反映也最為強烈。剛剛過去的一年,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緊盯扶貧領域違紀行為,脫貧攻堅工作推進到哪里,全面從嚴治黨就跟進到哪里,監督執紀問責就挺進到哪里,一大批侵害群眾利益的問題得到及時查處,惠民政策因此不折不扣地落到貧困群眾身上。
如何精準發現問題?省紀委把整治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作為監督執紀問責工作重點,圍繞干部作風和基層腐敗問題,列出28項干部作風問題清單和8項基層貪腐問題清單,并對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現象,精準“畫像”。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明確靶向,對癥下藥。通過走訪了解、暗訪檢查、交叉互查、專項督查等形式,對群眾身邊“四風”問題、扶貧領域民生資金等問題線索開展排查。同時構建“信、訪、網、電”多位一體的訴求平臺,設置舉報箱、發放舉報卡,并在扶貧重點鎮村設置流動“接訪點”,聆聽群眾訴求,收集問題線索。
“凡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都要嚴肅認真對待,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都要堅決糾正。”省紀委要求,紀檢監察機關要鐵面執紀、瞪大眼睛、拉長耳朵,對膽敢向扶貧項目、資金“動奶酪”的腐敗問題以及弄虛作假等嚴重作風問題,嚴查快辦、嚴懲不貸。
督辦治理斬“黑手”
“到群眾意見最多的地方去”。走基層入農戶,解決群眾最急最憂最怨的問題,在扶貧一線落實監督責任,已經成為基層紀檢監察機關的工作常態。
既是“攻堅戰”,就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在連續兩年開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治理的基礎上,按照中央紀委的安排部署,省紀委將從2018年到2020年持續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省紀委把服務保障脫貧攻堅作為主要政治責任和政治任務,制定出臺4個文件,聚焦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良作風,嚴肅查處“虛”“浮”“假”和“不作為、亂作為”等突出問題。2017年以來,省紀委直接向基層紀檢監察機關交辦脫貧攻堅領域黨員干部違紀線索1521起,嚴格督辦,精準查糾,堅決斬斷伸向扶貧領域的“黑手”。
去年,省紀委把全省擬摘帽的貧困縣和問題線索反映比較集中的縣(市)作為重點督辦對象,每個地方選擇2~4件典型問題線索集中交辦,對職能部門扶貧政策懸空情況進行重點督辦。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充分運用巡視巡察、財政監督檢查、專項審計結果、職能部門移交問題等成果,匯總問題線索,逐一梳理排查,建立臺賬、掛牌督辦。
集中發力,成果豐碩。2017年,全省共查處扶貧領域違紀問題2000起,處理2734人,其中紀律處分2304人,組織處理447人,50人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通報問責強擔當
范文民現在很后悔,因為違規為妻子辦理低保,他這個居委會主任被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如今談起處分,范文民毫無怨言,“盡管妻子常年有病,家庭經濟條件很差,但作為基層干部,我們決不能違規享受這個資格”。
這是沈丘縣紀委近期查處通報的一起典型案例。如何保障“脫貧摘帽”這份政治答卷如期完成,省委省政府要求壓實主體責任、監督責任,一級抓一級,確保壓力傳導不衰減、責任落實不虛化。
脫貧攻堅離不開強有力的問責保障。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成立督導組,對駐村扶貧干部工作紀律、推動扶貧政策落實等情況監督檢查,嚴肅問責。省紀委與省直機關單位之間建立脫貧攻堅監督執紀協調聯動機制,及時協調、互通信息,聯手執紀問責。
與此同時,河南充分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抓早抓小,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約談提醒,對觸犯紀律“底線”的,動輒則咎。省紀委每月通報全省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情況,定期通報典型案例,去年共通報扶貧領域典型案例207期516起。這中間,既有弄虛作假、貪污截留等問題,又有對脫貧攻堅工作不嚴不實、推進不力等問題。通過嚴肅查處并及時通報這些典型案件,既糾正了問題,推動了整改,又形成了強震懾,帶出了好作風。
在泥土香中護航
賈凱文,是省紀委機關一名“80后”青年干部,去年,他與機關的78名青年干部分9批26個小組,輪流進駐上蔡縣26個貧困村參加實踐鍛煉,與貧困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接地氣、察民情、助脫貧,整個活動從盛夏一直延續到深秋。這是省紀委助力上蔡縣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一次創新行動。
在持續推進全省扶貧領域專項整治的同時,省紀委還以脫貧攻堅對口幫扶的上蔡縣為試驗田,立標桿、做示范。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任正曉對全縣貧困群眾的甘苦冷暖和增收項目念茲在茲,去年先后5次深入上蔡縣的貧困鄉村和農戶,冒雨暗訪督導、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元旦期間調研走訪,上蔡縣的田間地頭和鄉間小路一次次留下了他的身影。
“心中要飽含深感情,身上要沾滿泥土香。”省紀委常委會殷切寄語機關干部,把機關的青年干部全部拉上扶貧一線淬火鍛煉,幾個月后,換回的是沉甸甸的564頁《貧困戶脫貧規劃書》,以及青年干部與當地村干部、貧困戶結成的數十個幫扶微信群,這支反腐敗斗爭的生力軍同時成了上蔡縣扶貧工作中“不走的工作隊”。
扶貧先要扶志,在省紀委常委會的倡議下,2017年8月,省紀委機關干部捐款26.19萬元,幫助131名上蔡縣貧困學生圓了上學夢;增強“造血功能”,搞好產業帶動,做實產業扶貧,與相關省直單位一道助推當地重點項目盡快建成投產;做實結對幫扶,開展省紀委常委會與上蔡縣委、機關各黨支部與貧困村黨支部、機關干部與貧困家庭“三個一對一”結對幫扶,盯住脫貧的發力點,增強脫貧的實效性,提升脫貧的精準度……
一連串措施的背后,是務實和堅韌,更是信心和決心。省紀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正牢記使命,勇于擔當,以黨中央關于脫貧攻堅的要求為尺子,精準執紀,精準問責,精準幫扶,把忠誠與為民落到行動中,把責任與擔當扛在肩膀上,把百姓的安危與冷暖掛在心坎上,既當群眾的貼心人,更做群眾利益的守衛者,為全省打贏脫貧攻堅戰持續保駕護航。
作者:河南日報記者盧松
編輯:河南商報趙琦
來源:河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