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節日。火紅中國年,我們更要積極傳遞正能量。
吃要節儉。盡管一直倡導文明新風,但春節期間迎來送往、大吃大喝的習俗卻沒有根本改變。不少人認為,菜多量足,招待才有面子、才算熱情。據統計,我國每年浪費食物總量折合糧食約500億公斤,價值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于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面對觸目驚心的數字,面對滿桌的剩飯剩菜,我們更要積極響應中央關于厲行節約的規定。遏制浪費,春節至關重要。“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令人欣喜的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思“舌尖上的浪費”,“光盤行動”正成為時尚,節約之風必將引領我們的生活。
購要理性。春節是消費旺季,比平時多花些錢,屬人之常情,但要做到四忌。
一忌突擊花錢。不少人平時節儉,過年則大手大腳,不管是否消費得了,先買回來再說,因缺少計劃,造成很大的浪費。
二忌攀比花錢。看到別人換了車、買了高檔服裝,不管自己需要與否,也不考慮經濟承受力,非買更貴的不可。
三忌超前消費。現在盛行網上購物,不少人喜歡趁節日提前購買,成了名副其實的“月光族”。
四忌人情債變味。春節是親情往來、請客送禮的高峰期,在厲行節約的大環境下,我們更要樹立新風尚,用正確的人情觀化解變味的人情債。
玩要適度。歡樂是春節最大的主題。但在玩的方式、節奏上,我們要掌握好分寸。春節期間,很多人拋棄了正常的生活規律。有的聚在一起,打撲克、打麻將,挑燈夜戰,玩通宵;有的因平常沒時間,放假后看電視、玩游戲“白加黑”;有的吃喝、唱歌連軸轉,導致生物鐘紊亂。凡此種種,讓不少人在七天長假后,倍感身心疲憊,也不乏生病住院者。
行要安全。春節期間,交通安全尤為重要。首先不能疲勞駕駛。不少人為了趕路,長途奔波導致身體疲憊。殊不知在疲勞的狀態下開車,判斷和反應能力都下降,極易發生事故。其次杜絕酒后駕駛。春節聚會多,喝酒是繞不開的“環節”。慘痛的教訓警示我們: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再次防止超速行駛。超速行駛時,遇到突發事情根本來不及反應,況且會使車輛增加發生機械故障的概率。
春節的腳步一天天的近了。在張燈結彩、歡聲笑語中,讓我們手拉手,一起傳遞正能量,讓文明、健康的過年方式成為時尚,才真正值得點贊。
作者:河南日報姜炳炎
編輯:河南商報趙琦
來源:河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