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就是農歷新年了,相信不少小伙伴都在期待全家團圓的時刻,不過,這也往往是詐騙高發時段,騙子們為了年終有個“好收成”可謂費盡心機,尤其是針對老年人的詐騙,呈高發多發態勢。
如何識破這些騙局、如何避免被騙,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法官結合近期審理的案例為你帶來防騙“秘籍”。
案例
給老年人免費體檢
現場兜售保健品
2012年4月份,河南省沈丘縣農民吳某(女)組織張某等4人在新野縣華紡賓館開展活動,她們以中國老年保健協會給老年人免費體檢的名義引誘老年人參加活動,然后在活動現場兜售各種保健品,吹噓具有神奇功效。以返還90%的購藥款為借口,讓老年人花高價購買“清脂通脈舒脂康膠囊”治療,在老年人購藥之后立馬消失得無影無蹤。
在騙得新野縣居民楊某現金5880元、鄧某現金3920元后,第二天她們又流竄至駐馬店市泌陽縣以同樣的手段實施詐騙,被泌陽縣公安局民警當場抓獲。
此案經新野縣法院審理后認為,吳某組織并伙同他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他人財物9800元,數額較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法院綜合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作用、認罪態度等因素,最終判處吳某拘役5個月,并處罰金4000元。
案例
免費發放禮品 參加抽獎
買了東西返還現金
2017年6月中旬,張某、郝某等十余人在河南省淅川縣某酒店以宣講紅色文化、傳承中華孝道為由,以發放免費禮品為誘餌組織群眾參與,通過多次抽獎及購買產品返還等額現金等活動取得群眾信任后,將低價購進的謊稱能治多種疾病的價值人民幣195元的枕頭以人民幣3600元的價格出售給他人,共計騙取數十名老年人20余萬元。
2017年7月中旬,張某、郝某等人流竄至社旗縣,以同樣的方式,騙取近30人10余萬元。其間,張某雇傭孫某冒充記者在會場進行采訪、錄像,配合張某等人開展活動。
在近兩個月的時間里,上述人員先后在多地進行詐騙,共計騙取200余人(其中大部分為60歲以上老年人)人民幣70余萬元。上述人員的行為已涉嫌詐騙罪,目前案件正在審理過程中。
【法官】
騙子有這四大伎倆
對此,南陽中院的法官結合近期審理的案件,為大家總結出騙子的四大伎倆,提醒廣大讀者擦亮眼睛,遠離騙局。
伎倆 精心偽裝
為了吸引老年人前去參加活動或聽講座,騙子們需要發放餐具、雞蛋、紙巾等各種小贈品。
這些贈品從何而來?騙子們往往會事先編好各種理由,以打消大家的顧慮。其中之一便是將自己的騙局巧妙偽裝起來。“我們為大家派發的物品都是免費的,公司為了進行廣告方式改革,將原本用于電視、報紙等媒體的廣告費置換為贈品送給大家,目的是讓大家幫助我們進行宣傳。”一些不明就里的老年人,起初是為了獲得免費贈品,殊不知騙子早已設下圈套靜待老年人 “上鉤”。
伎倆 親情拉攏
“阿姨,幾天沒見,可想您了!”“大媽,路上滑,您走路小心點,以后身體有啥不舒服的地方隨時和我說”,稱呼老年人大爺、大媽,有時甚至是喊老爹、親娘……為了讓老年人放松警惕,騙子們通過熱情接待、口頭親切稱呼甚至認干親等方式,迅速拉近與老年人的距離,目的還是為了以后更加便于成功行騙。
因為兒女成家立業后將精力更多地放在子女和事業上,對父母長期缺少陪伴和關愛,大部分老年人時常感覺孤獨和缺乏關注,騙子們正是利用老年人這一心理特點,通過親情拉攏,取得老年人信任后進而行騙。
伎倆 高利誘惑
“我們這款進口保健枕頭是高科技產品,采用納米磁療技術,對高血壓、心臟病、頸椎病、失眠、頭痛、手腳麻木等幾十種老年人常見病均有神奇療效,原價1980元,今天特價只要980元!買到就是賺到!”經過騙子們一番洗腦和吹噓之后,原價幾十元的枕頭瞬間價值上千元,即使按半價出售,依然遠遠超出實際價值。
一些不明真相的老年人在聽了騙子帶有煽動性的吹噓后,再加上看到現場有老年人爭相購買,立即產生消費沖動進行購買。殊不知療效是假,一些爭相購買的老年人也都是事先安排好的“演員”。
伎倆 原價退款
“我們所有贈送的禮品都是免費的,第一天收錢,第二天等大家再來參加活動時保證按照原價退款,之所以這樣運作,目的是讓大家多來聽聽,更多地了解我們的產品。”一些騙子為了讓老年人上當,刻意營造出一種“第一天收費,第二天就退款”的活動慣例,讓老年人覺得出錢買東西沒有任何風險,第二天就會全額退款。
一些老年人愛占便宜,會主動購買。剛開始騙子贈送的都是低價值的東西,欠款都按承諾第二天自動退還,而最后一次的贈品就是價值上千元的貴重禮品,第二天老年人再去等待退錢時,發現騙子已經連夜“撤退”,人去樓空,此刻發現上當為時已晚。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孫科
編輯:河南商報趙琦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