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臨近,上蔡縣洙湖鎮南大吳村村民李某的家里卻有些冷清,丈夫尚某兩個月前不幸離世,留下她和一雙未成年的兒女。
“馬上就要過春節了,年貨辦得怎樣了?”2月10日,該縣檢察院控申科科長郭志磊來到李某家,剛一進門,郭志磊就關切地問。
“托檢察院的福,上次救助俺的錢,我先還了丈夫治病的欠債,還剩一些,就買了肉、米面……”李某一邊說,一邊緊緊拉著郭志磊的手。
李某說的“救助錢”,是上蔡縣檢察院去年為其申請的3萬元司法救助金。李某的丈夫在2015年3月遭遇車禍,雖然命暫時保住了,卻喪失了勞動能力。由于肇事方的賠償遲遲不到位,這個本來就貧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2017年5月,上蔡縣檢察院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及時啟動了司法救助機制,很快為李某一家申請到3萬元救助金。
在我省,像李某這樣在生活最困難的時候獲得司法救助的,并非個案。2017年,我省檢察機關共辦理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案件801件,救助895人,發放救助金859.8萬元。
“這得益于我們有一套操作性很強的制度。”2月11日,省檢察院控申處處長高保軍說,省檢察院出臺了《河南省人民檢察院國家司法救助案件受理程序規定》和《河南省人民檢察院國家司法救助資金發放管理辦法》,對司法救助進行了細化規定,既完善了司法救助金的管理,又提高了其使用效率。
刑事案件被害人面臨的實際困難不僅有經濟上的,還有心理、生理上的。“不能把救助金一發放就算完事了,要探索以資金幫扶為基礎,與社會幫扶相結合的多形式、多手段、多元化的救助模式,幫助被害人及其家人盡快走出陰影,恢復正常生活。”省檢察院副檢察長王廣軍說,省檢察院明確要求,對每一起司法救助案件的當事人都要進行回訪,全面了解其心理狀態、生活和工作情況,讓他們切實感受到司法的溫暖。
帖某是臨潁縣一名高中生,其父在一起交通肇事案中,遭遇車禍身亡,母親和妹妹有智力障礙,最小的弟弟才兩歲。案發后,作為被害人的家屬,她感覺天塌了下來。
臨潁縣檢察院在辦理此案時,發現了帖某一家的情況,及時啟動了司法救助程序,為其爭取到1萬元司法救助資金,同時聯系她就讀的學校,為其免除高中階段的全部費用。針對此案給帖某造成的心理問題,該院還聯合學校專門聘請一名心理咨詢師,幫其盡快回歸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如今,帖某變得活潑起來,學習成績優異。
“司法救助既是司法辦案活動,又是檢察機關充分發揮職能幫助困難群體、化解社會矛盾的重要舉措。下一步,我們將完善司法救助聯動機制,積極探索多元化救助刑事被害人,讓司法救助匯聚起溫暖人心的法治力量。”王廣軍說。
作者:河南日報記者孫欣
來源:河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