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沒有一種湯如胡辣湯一樣,帶動著人們味覺的記憶,撥動著一個個挑剔的味蕾。
只要看到路邊的胡辣湯店,漂泊在異鄉(xiāng)的河南人,就有一種抑制不住的興奮。
2018年2月20日,第三季《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中,逍遙鎮(zhèn)胡辣湯靠5分多鐘的鏡頭,成功誘惑了大江南北的食客。河南商報記者一路追尋到周口市西華縣逍遙鎮(zhèn),探秘這個在餐飲江湖聞名百年的美食勝地。
【事件】
河南逍遙鎮(zhèn)胡辣湯
登上《舌尖上的中國》
早在前兩季《舌尖上的中國》播出時,不少網友就呼吁超級人氣王胡辣湯亮相。
等待4年后,胡辣湯在第三季《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中終于亮相了。
河南商報記者看到,關于胡辣湯的內容長達5分多鐘,其中包含熬湯、洗面筋等制作工藝,講述了在杭州開出租車的河南籍司機張鑫鋒追尋味覺記憶的生活場景。
張鑫鋒2002年到杭州后,一直做著開出租車的工作,一碗胡辣湯就是這些河南人在外地的最大慰藉。而像他這樣的河南籍司機,在杭州就有1萬多名。
而他們選擇的胡辣湯店,多是街頭巷尾的小門店,看著完全不起眼,但是濃香的味道吸引著每一個路過的河南人。
這樣的門店,在河南本土有成千上萬,油膩味濃的店鋪,流淌著胡辣湯最本質的江湖基因。
【探秘】
一條路近10家胡辣湯店
清晨的逍遙鎮(zhèn)從來沒有安靜過,無論是主街道,還是犄角旮旯,天剛蒙蒙亮,大街小巷就開始蔓延著胡辣湯的味道,夾雜著食客們此起彼伏的“來一碗胡辣湯”的聲音。
在逍遙鎮(zhèn)交通路上,高群生胡辣湯、老楊家胡辣湯、老佟家胡辣湯、佟老八胡辣湯、王家湯館等近10家胡辣湯總店在街道兩邊錯落分布,食客們來來往往,各尋各的座位,等待味蕾的綻放。
一家胡辣湯店主說,在逍遙鎮(zhèn),幾十年的老店居多,這些老店在逍遙鎮(zhèn)開設總店,然后在全國各地開設分店,從而形成了逍遙鎮(zhèn)胡辣湯遍布全國的現狀。
高群生認為,胡辣湯這一行業(yè)從未衰敗過,無論是從路邊擺攤還是到現在的大店面,整個行業(yè)都在競爭中前進、繁榮。
【數據】
全鎮(zhèn)2萬多人
到各地賣胡辣湯
成千上萬的胡辣湯店中,不少胡辣湯店有著“逍遙鎮(zhèn)”三字標識。
高群生是西華縣逍遙鎮(zhèn)高群生胡辣湯餐飲有限公司總經理、河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逍遙胡辣湯制作技藝傳承人。高群生胡辣湯在逍遙鎮(zhèn)胡辣湯中極具代表性。
在《舌尖上的中國》錄制中,有1分多鐘是高群生熬制胡辣湯的鏡頭,高群生介紹,周口市西華縣逍遙鎮(zhèn)有5萬多人、4200多戶家庭,2萬多人到全國各地靠賣胡辣湯為生。
他舉例說,一個在西華很小的胡辣湯夫妻店,只要用心經營,一年的收入也能高達15萬~20萬元。
據媒體報道,2017年,西華縣有近10萬名胡辣湯經營者遍布大江南北,更有16家胡辣湯料生產企業(yè)研發(fā)出胡辣湯方便調料、豆沫料、水沖胡辣湯、牛肉胡辣湯等8大類60多個品種,帶動粉條加工、食醋釀造、食品包裝以及槐山羊飼養(yǎng)、香蔥及辣椒種植、黃花菜等相關產業(yè)發(fā)展,以及近20萬人就業(yè),每年增加該縣農民收入40億元以上。
【產業(yè)】
胡辣湯帶動
學員培訓、保溫水瓶等行業(yè)
如今,逍遙鎮(zhèn)上除了胡辣湯店,還有大大小小的配料店、學員培訓基地等。
其中,以學員培訓基地為例,楊家胡辣湯、王家胡辣湯、高群生胡辣湯等老店都有學員培訓項目。
據悉,一個學員要出師,只要用心認真,十幾天即可。
高群生介紹說,逍遙鎮(zhèn)胡辣湯店在學員培訓上也發(fā)展迅速,學員來自全國各地。他最興奮的事情,是有一天收了30多名學員。
“學生多,我上課也開心。”高群生說,他希望學員們通過創(chuàng)業(yè)等方式,不但能自己致富,也能讓逍遙鎮(zhèn)胡辣湯傳入更遠的地方。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逍遙鎮(zhèn)胡辣湯店一般向學員收費三四千元,多采用入門后終身可學習的模式。
另外,隨著胡辣湯店興盛,傳統的保溫瓶也找到春天,以高群生胡辣湯店為例,每個月至少要用200件、2400個保溫瓶,這些保溫瓶裝著胡辣湯,被食客們帶至北京、上海等地。
除此,為了配送調料而興盛的十幾家物流、快遞店,圍繞胡辣湯特供粉條、淮陽特產黃花菜等也都繁榮起來。
據悉,僅高群生胡辣湯的學員就累計近萬名,每年至少300人。這些學員將逍遙鎮(zhèn)胡辣湯帶到全國各地,更遠的甚至開到巴基斯坦。其年齡最大的學員已經60多歲。
【聲音】
胡辣湯品牌百花齊放
行業(yè)規(guī)范亟須建立
河南胡辣湯有逍遙鎮(zhèn)、北舞渡、開封、鄭州等多個流派,而今,隨著餐飲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各個流派都有著繁榮之勢。
在高群生看來,每個流派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粉絲群體,而胡辣湯并未如沙縣小吃一樣有統一的標準,因此其辨識度和品牌效應仍需要進一步發(fā)展。
他認為,政府部門對胡辣湯這一文化名片有很多扶持,對于胡辣湯的制作應該由政府指導、標準統一,形成穩(wěn)定的品牌,高辨識度地走出去。
據悉,目前,不少大型飯店等都采用的是從知名胡辣湯店配送大料的形式,然后進行熬制。
大料配比不同而形成不同口感,這讓逍遙鎮(zhèn)胡辣湯不同品牌的門店都有著獨特的口感,可這也帶來了發(fā)展桎梏,其用料的講究度、工藝環(huán)節(jié)的嚴謹度等各有不同。
高群生建議,制作工藝標準規(guī)范、原材料采購標準化,則會利于整個行業(yè)的品牌化發(fā)展。
【鏈接】
三門峽穿山灶
也進入《舌尖上的中國》
本季《舌尖上的中國》,三門峽地坑院穿山灶也以其人文特征進入編輯組鏡頭。
據悉,穿山灶可依次開7個灶孔,可同時放7個鍋,同時做7道菜,使用起來非常方便,有著典型的鄉(xiāng)土人民智慧特征。
在本季《舌尖上的中國》里,用穿山灶做出的陜州十大碗有著300年歷史,“陜州十碗,十全十美”,因而受到網友們“垂涎”。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楊桂芳
編輯:河南商報趙琦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