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年前,在鄭州上班的我還是比較害怕回家過年的,作為一名85后,那時候剛畢業(yè),一沒經(jīng)濟基礎(chǔ),二沒女朋友,又是家里年齡最大的晚輩,可謂是被“炮火”猛攻的對象。
近幾年,我不但完成了婚姻大事,2017年還有了一個小寶寶。如今,再回家過年,也可以對表弟、表妹們說上幾句:“你們也老大不小了,定個目標(biāo)吧,明年這時候帶著女朋友、男朋友回家吃飯。”
然而,這樣的話還沒說上幾句,老家的變化卻先讓我吃了一驚……
【新變化】
娃能“掙壓歲錢”了 數(shù)額比以往多了不少
每年的大年初三,我的大姑、小姑、小叔都會帶著家人齊聚在我爺爺家,中午一起吃飯,過個團圓年,對我們的家人來說,這一天有著重要的意義。
小時候,我最喜歡的也是這一天,除了熱鬧外,大家還都會給小朋友發(fā)壓歲錢。不過,自從家里的晚輩們陸續(xù)大學(xué)畢業(yè),壓歲錢的事已經(jīng)停了很長一段時間。但今年不同,因為我有了孩子,四世同堂,壓歲錢的事情再次被提上日程。
大年初三一大早,孩子首先收到了奶奶給的1000元壓歲錢,此外,其他親戚也都是500元起步,回想自己當(dāng)初,能拿到50元、100元都已經(jīng)很不錯,“你那時候是多久前了,現(xiàn)在低于200元都沒法拿出手,500元不算多了。”聽到我說現(xiàn)在壓歲錢給得多,母親顯得很淡定。
除了我們家外,與老家?guī)讉€高中同學(xué)聚會閑聊時,他們也表示,500元給比較親近的親戚、朋友都已成起步價了,兩年前可能會有給200元的,現(xiàn)在一般都是500元。
【新常態(tài)】
吃完飯不搓麻將、打牌 而去體育場、廣場撒歡
對于很多家庭來說,過年吃完飯后,如果感覺不盡興,還會騰空桌子,來幾圈麻將或者斗地主,這個傳統(tǒng)“項目”在我家也保持了很多年。
但今年,吃完飯后,82歲的爺爺表示,自己要去公園鍛煉,最近,他迷上了“太極劍”,一幫“老伙伴”經(jīng)常在微信群里發(fā)布各種活動消息。
在我的老家——河南省禹州市,最近幾年修了不少公園、廣場,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禹王廣場”了,這里位于新區(qū)的中心地帶,公園旁邊還有一個體育場,里面有足球、籃球、羽毛球、網(wǎng)球等各種對外開放的場地,每到下午,無論你是想休閑還是想運動,來這里準(zhǔn)沒錯。
過年期間,我的家人并沒有再嘗試搓麻將、打牌等“傳統(tǒng)”項目,而是走到戶外,與晚輩們打打籃球,在草坪上聊聊,過一個健康年。
【新街道】
老城區(qū)主干道變得擁堵 食品安全示范街“亮相”
在我的印象里,禹州是一個不會堵車的城市,不是因為道路寬,而是因為車輛少。但現(xiàn)在情況已完全不同,老城區(qū)主干道鈞州大道,想在這里開車,車速很難超過30公里/小時。朋友告訴我,現(xiàn)在即便在農(nóng)村,結(jié)婚時不買一輛小轎車都說不過去,能不堵嗎?
逛街時,我突然遇到一條既陌生又熟悉的街道——潁河大街。說熟悉,是因為我從小在這里玩耍,說陌生,是因為街道如今變得寬闊、整潔,兩旁的房子也統(tǒng)一成了復(fù)古建筑。這條路的兩端還豎著牌子,上面寫著“食品安全示范街”。
雖然是過年,但很多小吃店還是開門營業(yè),街道兩邊紅色的燈籠高高懸掛,店鋪內(nèi)燙嘴的食物放心地吃著,這年味,足足的!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孫科
編輯:河南商報趙琦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