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涵涵:浙江省在全省范圍指導實施推遲上學,是嚴格遵循并認真落實“小學生每天在校學習時間不超過6小時”國家規定的民生之舉,緩解部分學生家長送孩子難問題,不啻一場守護孩子睡眠的“及時雨”,是提升教育滿意度及教育服務能力的一大進步。

然而,推遲上學是一項系統工程,到校時間不是隨便改個時間點那么簡單,而是牽涉學校、家庭、交通等多個方面。“到校時間不得早于8時”究竟是早還是晚?8:30到校上課會不會影響交通?接送孩子與大人上班時間產生矛盾怎么辦?學生在校學習時間縮短會不會催火校外培訓班……在全面推行“推遲上學”工作的實踐中,極可能出現這樣、那樣預想不到的現實疑難,需要進一步細化、完善配套措施,也需要社會各方全面配合,共同應對。
我們欣喜地看到,浙江省的“推遲上學”并沒有簡單地一刀切。而是要求,在實施改革前,學校需全面了解每位家長對推遲送孩子上學的接受情況,重點梳理部分家庭有特殊原因、不能推遲上學的學生情況。對確需早到的部分學生,學校應開通綠色通道,允許其適當提早到校。這樣就為“推遲上學”提供了更多安全備選項,彰顯具體問題具體對待的政策關懷。
尊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乃現代教育的本真,確保小學生每天有10小時睡眠時間、充裕的早餐時間、從容的上學時間已成為當下學校的教育目標。浙江省推遲上學政策體現教育管理理念的轉變,凸顯教育服務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幫助學生健康成長,也有利于社會和諧,值得其他地區與社會各界不斷探索、積極支持及逐步完善。
編輯:實習生 魏瑩瑩
來源:大河報


然而,推遲上學是一項系統工程,到校時間不是隨便改個時間點那么簡單,而是牽涉學校、家庭、交通等多個方面。“到校時間不得早于8時”究竟是早還是晚?8:30到校上課會不會影響交通?接送孩子與大人上班時間產生矛盾怎么辦?學生在校學習時間縮短會不會催火校外培訓班……在全面推行“推遲上學”工作的實踐中,極可能出現這樣、那樣預想不到的現實疑難,需要進一步細化、完善配套措施,也需要社會各方全面配合,共同應對。
我們欣喜地看到,浙江省的“推遲上學”并沒有簡單地一刀切。而是要求,在實施改革前,學校需全面了解每位家長對推遲送孩子上學的接受情況,重點梳理部分家庭有特殊原因、不能推遲上學的學生情況。對確需早到的部分學生,學校應開通綠色通道,允許其適當提早到校。這樣就為“推遲上學”提供了更多安全備選項,彰顯具體問題具體對待的政策關懷。
尊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乃現代教育的本真,確保小學生每天有10小時睡眠時間、充裕的早餐時間、從容的上學時間已成為當下學校的教育目標。浙江省推遲上學政策體現教育管理理念的轉變,凸顯教育服務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幫助學生健康成長,也有利于社會和諧,值得其他地區與社會各界不斷探索、積極支持及逐步完善。
編輯:實習生 魏瑩瑩
來源:大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