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節,很多朋友在網上曬春節賬單。和往年相比,今年的春節賬單有了新變化:年貨賬單更加豐富,娛樂花銷更多樣化,消費升級實打實地反映在了賬本上。
看一下總賬本,消費規模升級明顯,媒體用“史詩級”消費潮來形容。數據顯示,從農歷除夕到正月初六,中國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首超900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0.2%;全國共接待游客3.86億人次,同比增長12.1%;全國電影票房突破50億元。除了規模,多個角度顯示新一波的消費升級正在中國上演。
消費者對生活品質的需求大為提高,年貨消費向品質消費轉型。據商務部監測,有機雜糧、保健品禮盒等綠色健康類食品銷售紅火,部分地區企業有機食品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近40%。此外,智能機器人、無人機等高科技產品受到青睞,京東數據研究院的數據顯示,智能馬桶蓋的銷量環比增長超過185%。
中國人海外爆買已不再是亮點。春節出境旅游消費調查顯示,大家選擇旅游目的地開始更多以休閑、放松為目標,不再是“買買買”,主要原因包括:消費理念的變化讓人不再“迷信”海外商品,本土品牌的崛起以及國內互聯網的發展,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廣泛的選擇。天貓平臺數據顯示,春節期間進口生鮮成交額幾乎是去年同期的4倍,全球美食都端上了中國人的年夜飯桌。手機APP隨心預定年夜飯、電影票務、唱歌休閑也成為春節消費新亮點。春節假期7天,移動互聯網流量消費同比增長了236%。互聯網不但豐富了傳統的過年方式,更成為消費升級的一部分,拉動了春節經濟。
春節期間消費升級的變化是中國現階段消費升級的一個縮影。美國著名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近期發布的《“雙擊”中國消費者》年度報告也指出,中國消費者對經濟前景以及自身消費力充滿信心,并比以往更加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消費者對品牌及歸屬地的認知更細致,本土品牌受青睞。
作者:易永英
編輯:實習生 魏瑩瑩
來源:河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