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河南村莊的垃圾分類實踐》后續報道 |
垃圾分類引來各地“取經”人 |
本報獨家報道的東沁陽村實踐模式得到省環保廳積極評價 |
|
||
|
近日,大河報連續三天以整版的篇幅,報道了焦作沁陽市東沁陽村進行的垃圾分類活動。報道刊發后,不僅受到了廣大讀者的好評,還引起了周邊不少村子,以及鄰近縣市的相關單位去往東沁陽村參觀學習。3月11日上午,河南省環保廳的工作人員也去東沁陽村進行調研,對該村的垃圾分類實踐給予了積極的評價。
東沁陽村吸引全省各地的“取經”人
東沁陽村村支部書記王東風昨日告訴記者,大河報連續報道后,這幾天來到東沁陽村“取經”的人絡繹不絕,“不光是我們辦事處的幾個村子,包括周邊的王曲鄉等多個鄉鎮的干部群眾,都自發來到我們村里探訪、交流,甚至還有一些外地的,也專門趕過來了”。
3月9日上午,平頂山郟縣多個政府部門一行20人,專門去往東沁陽村進行參觀學習。負責此次帶隊的郟縣住建局副局長王小偉介紹,大河報對東沁陽村的報道,他都看了,報道很詳細,讓他對這個村子產生了很大興趣。
3月8日上午,郟縣縣委書記韓宏亮在看到大河報的報道后,也專門將原文轉給了郟縣住建局的相關領導。當天下午,住建局就會同縣新農辦、愛衛辦以及郟縣十五個鄉、鎮、街道辦事處主管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的副職干部,組建了20人的學習團隊,于3月9日一早到東沁陽村參觀學習。
“整體的印象非常好,包括村子里的環境、垃圾分類工作的開展,都給我們不少啟發,特別重要的是,他們的做法是從源頭上治理農村生活垃圾,并從源頭上進行了垃圾減量化和資源化,對我們郟縣當地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非常有借鑒意義。”王小偉說,在他們一行學習歸來后,縣里要求各個鄉鎮結合各自的情況,學習東沁陽村的經驗。“雖然東沁陽村的垃圾分類才剛推行了半年多時間,但是效果已經初步顯現了。”
東沁陽村在研發酵素產業的過程中,也得到了中國生物發酵產業協會酵素分會的指導,該協會多年來一直積極從事推進酵素產業和“零污染村莊”建設的工作。3月9日,該協會組織來自全省多地參與“零污染建設”村莊的60多名村民,去到東沁陽村,和當地的村民進行垃圾分類、環保酵素制作等方面的交流學習。
省環保廳調研東沁陽村,并給予積極評價
東沁陽村的村支部書記王東風告訴記者,3月11日上午,河南省環保廳的相關領導也到東沁陽村進行了走訪調研。“環保廳的領導事先沒有給當地打招呼,直接進到村里,在農戶家里進行走訪,人家是想親自看一下村子真實情況。”王東風說,他直到當天中午,才從村民口中知道有省環保廳的工作人員在村里調研。
昨日上午,記者就此專門聯系了河南省環保廳,該廳宣教中心工作人員表示,當天環保廳工作人員確實在東沁陽村進行了走訪調研,了解到東沁陽村“家家都做環保酵素,把果品和蔬菜用水、糖發酵后制成酵素,可以凈化空氣、凈化水質、改善土壤,可替代化肥、農藥,并且村內有專門的生活污水下水道,每家都有垃圾分類收集桶”。該工作人員還表示,東沁陽村推行的做法,得到了環保廳領導的肯定。
記者:丁豐林
編輯:河南商報 郭爽
來源:大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