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塊黑板、一個教室、一位老師、一名學生,構成了油城小學“孤獨”的日常(資料圖) 河南商報記者 劉鴻翔/攝 |
![]() |
徐佳淇(左)和徐澤峰(右)登上央視,講述他們的堅守與快樂 視頻截圖 |
“孤獨是什么意思?”
“一個人上課就是孤獨。”
“徐老師,如果我走了,你會不會孤獨?”
“傻孩子,老師不會孤獨……”
一個老師,一個學生,
把孤獨刻在了太行山深處。
去年5月,《河南商報》關注了淇縣一所特殊的學校,學校里只有一個老師和一個學生,卻依然堅守在課堂,不少人被這份執著打動。
3月18日晚上,淇縣油城小學的老師徐澤峰和學生徐佳淇,亮相CCTV-1《歡樂中國人》欄目。教書36年的山村教師徐澤峰,為了讓佳淇享受更好的教育,送走了自己最后一個學生。這對太行山深處的孤獨師生,又一次感動國人。
節目播出后,河南商報記者再次聯系徐澤峰,他說,回首往事的時候,也不會后悔,“只要還有一個學生,就要一直教下去。”
【央視節目】
一師一生一學校
讓眾明星含淚起立
3月18日晚上,CCTV-1《歡樂中國人》欄目,講述人林依晨給觀眾講述了一個“一師一生一學校”的故事。
師是徐澤峰,生是徐佳淇,學校指的是油城小學。作為佳淇唯一的老師,徐澤峰要教語文、數學、英語、音樂、美術等多門課。作為徐老師唯一的學生,佳淇為此感到驕傲。
節目中,撒貝寧、李晨、海清、林依晨與數百名觀眾一起起立,圓了徐澤峰“想聽教過的學生坐在一個屋子里,對自己說老師好”的愿望。
久違的“老師好”,讓徐澤峰一時紅了眼眶:“同學們好,坐下。”說話的時候,徐澤峰的聲音都是顫抖的。
可能你不知道,錄制節目時,在師生兩人周一升旗的部分,徐澤峰高唱國歌,全場同樣再次起立,共唱國歌,“(那時候)真的很自豪。”
一師
一生
我叫徐澤峰,是油城小學的語文老師、數學老師、英語老師、音樂老師、體育老師、美術老師,能夠成為一名老師,我驕傲。
1982年從淇縣四中畢業后至今,徐澤峰在鶴壁淇縣油城小學已經待了36年。
徐澤峰經歷過油城小學最輝煌的時期。上世紀90年代,100余名學生,9位老師,“那時候我們還有初中,周邊村的學生也來我們這兒上學。”
不過,伴隨著發展,山上越來越多的孩子下山求學,漸漸地,學校只剩下佳淇一個學生。盡管現在只有一個學生,徐澤峰說:“只要還有一個學生就要一直教下去,這是老師的職責。”
而如今,為了學生能更好地成長,徐澤峰已經勸佳淇爺爺,把孩子送到了山下讀書,“畢竟外面條件會好一些”。
一生
我叫徐佳淇,是油城小學五年級的學生,能夠成為徐老師的學生,我驕傲。
2017年暑假,央視節目組就開始找徐澤峰錄制節目。當時,他是拒絕的,他覺得沒有把佳淇教好,他也擔心過多的關注會影響到佳淇的學習。
與節目組的聯系斷斷續續。2018年1月初,節目組再次邀請徐澤峰。1月19日,徐澤峰帶著佳淇趕赴北京,小佳淇滿心歡喜。
佳淇自小父母離異,母親在他未滿月的時候就離他而去,而父親在外打工,又在新鄉成了家。佳淇和爺爺在村里住,除了靠天收點麥子,兩人以撿廢品為生。平時兩人省吃儉用,連肉都舍不得吃。
剛到北京的幾天,佳淇的身體就出了變故,因為吃自助餐吃了太多肉,他開始發燒。這下可好,一共一個星期,佳淇的大半時間花在了醫院。好在,佳淇恢復得很快,沒有彩排,率真的佳淇當著全國觀眾的面,說自己最喜歡上體育課和自然課,還說他作為徐老師的學生,“我驕傲”。
一學校
油城小學在佳淇走后,將只剩下徐澤峰老師一人,但這所學校會一直保留下去。
去年下半年,油城小學進入公眾視野。當地正在辦旅游產業,有人多次勸徐澤峰,佳淇下山后,把學校關了改成賓館,這遭到了徐澤峰的嚴肅拒絕。
撒貝寧說,油城小學應該保存下去,等著曾經教過的孩子回來,一起建設這所小學。徐澤峰很同意這個觀點:“學校必須保留。”
農歷正月十八,送佳淇下山上學時,徐澤峰叮嚀:“一定要好好學習,一定要有出息,一定要為幫助過你的人爭光,一定注意學習。”
3月19日上午,徐澤峰又去城里看了佳淇,“你要好好學習。”好好學習,是徐澤峰對佳淇說得最多的話。
現在,佳淇下山,全校僅留徐澤峰一人,不是教書,而是看東西。徐澤峰開玩笑說,他就是個門衛。
如今,太行山里,兩萬畝梨花即將開放。等到學校的事情處理完畢,徐老師也會下山,把書教下去。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吳智星
來源:河南商報
編輯:河南商報 孫亞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