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上午,河南主板上市公司龍蟒佰利突然發布停牌消息,稱公司擬披露重大事項,公司股票于3月19日開市起臨時停牌,待公司通過指定媒體披露相關公告后復牌。
河南商報記者梳理發現,河南78家上市公司里面,目前有10家公司處于停牌狀態,停牌數量創近兩年河南上市公司之最。
【事件】
河南10家上市公司停牌
河南商報記者查閱上市公司公告發現,在停牌的河南上市公司里面,除了龍蟒佰利3月19日停牌、通達股份3月16日停牌之外,大部分公司的停牌時間在今年2月份,共有7家。分別是:華英農業、科迪乳業、三暉電氣、豫金剛石、銀鴿投資、東方銀星、思維列控。
停牌時間最早也最長的是中原特鋼,去年10月26日就停牌了,至今還沒有復牌。
河南商報記者查閱了中原特鋼去年10月份以來的所有公告,其中,大部分內容是資產重組、停牌、延期復牌的相關信息。
中原特鋼解釋稱,停牌是因控股股東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有重大事項涉及公司,可能涉及其持有的公司股份發生變動且可能涉及公司控股股東變更。
2018年1月26日,在多次公布復牌時間并多次“爽約”之后,中原特鋼又發布消息稱,由于公司無法在2018年1月25日(重大資產重組停牌3個月之日)前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預案或報告書,公司股票自2018年1月26日開市起繼續停牌且不超過3個月,累計停牌時間自首次停牌之日(2017年10月26日)起不超過6個月(即不超過2018年4月26日)。
其中,早有些等得不耐煩的投資者稱其“工作效能低”,并不斷詢問中原特鋼的復牌時間。
但中原特鋼絲毫不亂方寸,在回復投資者的問題時表示,經向控股股東核實,本次控股權轉讓尚需取得有關部門的同意,目前該事項仍存在不確定性。
【緣由】
停牌多因為重大資產重組
河南商報記者梳理發現,大多數公司在對外發布停牌消息時稱,公司發生重大資產重組或非公開發行股票,為了避免引起股價大幅波動影響投資者收益而選擇停牌。
2月26日,華英農業發布公告稱,因籌劃收購都江堰天一農業開發有限公司100%股權事項,該事項構成重大資產重組,經公司向深圳證券交易所申請,公司股票于2018年2月26日上午開市起停牌。
同時,華英農業承諾,爭取停牌時間不超過1個月,即承諾爭取在2018年3月26日前披露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要求的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的預案或報告書。
除了重大資產重組,還有一些公司稱,停牌是由于公司正在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事宜。
比如,位于鞏義市的通達股份,在發布停牌信息時稱:公司計劃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形式,募集資金總額5億~10億元(具體以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為準);主要為替全資子公司成都航飛航空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建設航空零部件制造基地,擴大公司航空零部件產能規模。
有些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是企業擴張的正常并購現象,而有些企業則是母公司與子公司的交易。
2月27日,位于商丘市的科迪乳業發布公告稱,擬發行股份購買控股股東科迪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科迪集團”)持有的河南科迪速凍食品有限公司(簡稱“科迪速凍”) 70.45%股權及科迪速凍其他股東持有的剩余股權, 本次交易完成后, 科迪速凍將成為公司控股子公司。
【分析】
扎堆停牌為哪般?
扎堆停牌現象,不免讓投資者產生猜疑。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證券分析師表示,股市行情不好的時候,不排除有一些公司會通過停牌來躲避股價下跌。
這樣的現象在2015年7月份股災期間就出現過,當時出現了千股停牌的奇怪現象,停牌公司比率一度超過52%,導致市場流動性失衡,各種股票指數嚴重失真。
也正是因為如此,證券交易所又重新制定了停牌規則,強調上市公司不得隨意停牌,并自2016年5月起正式實施。
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以上市公司因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停牌為例,按照規定,上市公司應當承諾自發布進入重大資產重組程序的公告日起至重大資產重組預案或者草案首次披露日前,停牌時間原則上不超過30個交易日。
但是,上市公司如確有必要延期復牌的,在得到董事會批準后,可以在停牌期滿前申請延期復牌,累計停牌時間原則上不超過3個月。如果繼續停牌,在得到股東大會批準后則可延期到累計6個月。
“這樣的政策,本意是為上市公司重組并購在時間上的不確定性而考慮的,卻成了一些公司‘延期復牌’的理由。”一名業內人士說。
【專家】
停牌影響股民投資
深圳某證券分析師也表示,目前臨時停牌的上市公司很多是因為股價下跌幅度過大不得已而為之,如果繼續下跌,大股東質押的股票很可能面臨爆倉,但上市公司停牌權利被濫用,也會造成指數失真和市場流動性枯竭。
還有業內人士表示,任性停牌及長期停牌,對市場投資者非常不利,使得他們無法獲得正常交易權,直接影響到相關投資者對于資金的管理。從長遠看,對A股市場未來發展非常不利,甚至直接影響到A股的國際化進程。
興業證券一名證券分析師告訴河南商報記者,上市公司長時間停牌,嚴重損害了投資者的交易權,“比如說,投資者購買的某些股票,由于停牌而不能交易,導致錯失投資機會。”
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表示,很多停牌企業無視證監會現有而并不完善的停牌規定,而這些行為確實已損害股東的利益,甚至有些企業連解釋都沒有。“希望證監會出臺更詳細的停牌規則,希望證券交易所能嚴格執行規則。不能讓一些初心不正的上市公司鉆空子。”某證券分析師如此說。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王磊彬
來源:河南商報
編輯:河南商報 孫亞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