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20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應大會發言人張業遂的邀請會見中外記者,并回答記者提問。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孫春蘭、胡春華、劉鶴參加。
【對外開放】
中國開放的大門
會越開越大
彭博社記者: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請問中國特別是在吸引外資和促進外貿方面,奉行的改革開放模式會跟過去40年有什么不同?
李克強:中國40年來有目共睹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和開放是密不可分的??梢哉f中國人民從開放中嘗到了甜頭。去年年初,習近平主席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發表演講時明確表示,中國將繼續維護自由貿易,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如果說中國的開放有新變化的話,那就是門會越開越大。中國經濟已經深度融入世界經濟,關上門等于擋住了我們自己的路。
新的變化意味著進一步擴大開放,我們在開放方面還有較大的空間和潛力。比如貨物貿易,我們商品進口稅率水平在世界上處于中等水平,我們愿意以更開放的姿態進一步降低商品進口的總體稅率水平。一些市場熱銷的消費品,包括藥品,特別是群眾、患者急需的抗癌藥品,我們要較大幅度地降低進口稅率,對抗癌藥品力爭降到零稅率?! ?/span>
【放管服】
只要是為了人民的利益
我們萬難不辭、萬險不避
中國日報社記者:“放管服”改革要放多少?放了以后該怎么管?是否有一個明確的目標?
李克強:“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在放寬市場準入方面,今年要在六個方面下硬功夫,也可以把它形象地說成是六個“一”,那就是企業開辦時間再減一半;項目審批時間再砍一半;政務服務一網辦通;企業和群眾辦事力爭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凡是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證明一律取消。這六個“一”都是減,再加上減稅、減費,這些都是動政府“奶酪”的,是傷筋動骨的改革。
當然,我們加強監管,也要注意防止擾民。比如這次機構改革,我們就把涉及市場監管的一些部門合并了,推進綜合執法,避免多個“大蓋帽”去管一個小商販。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推進改革、做好政府工作,就是要為公、唯實、利民。我們要努力為市場主體優化營商環境、為人民群眾提供辦事便利,敢于自我革命。只要是為了人民的利益,我們萬難不辭、萬險不避。
【民營企業】
給合法產權所有者
都吃上長效定心丸
中央電視臺記者:現在有一些民營企業家擔心財產得不到有效保護,心里沒有安全感,不敢投資,甚至有一些還在想方設法地向外轉移資產,在有些地方還出現了一些企業家投訴政府的不作為和亂作為的情況。您對此怎么看?針對這樣的問題打算怎么解決?
李克強:現在民營企業稅收占半壁江山,對城鎮新增就業的貢獻率達90%。當然,一段時間以來,的確出現民企投資偏弱的現象,這和產權保護以及多方面的問題相關,我們高度重視。
保護產權必須要尊重合同,弘揚契約精神,不能把合同當做廢紙。去年我們有關部門抓住幾個典型案件,把涉產權的錯案糾正過來,這也表明了我們的決心,就是要持續向社會發出信號:讓恒產者有恒心,讓投資者有信心,讓各類產權的所有者安心,給所有合法產權所有者都吃上長效的定心丸?! ?/span>
【對外發展】
中國永遠不會搞擴張
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一些批評指出,中國越來越多地使用資本和中國市場的吸引力作為政治工具,影響他國的外交政策,甚至進行某種政治滲透。請問對此您有什么評價?您認為外界對于中國的崛起和戰略擴張應該感到擔憂嗎?
李克強:中國過去的發展是在和平的國際環境下取得的,今后要實現現代化,也需要和平的國際環境。這里我想強調兩點:
第一,中國永遠不會搞擴張。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我們無意搞擴張,即使將來強大了,也不會走國強必霸的道路。
第二,我們會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這些年來,作為總理,我深知中國發展中還有諸多困難和挑戰,在民生方面還有諸多難題和痛點,政府每天要應對的是大量這類難題。我們出訪和國際交往都是為了贏得和平穩定的國際與周邊環境,為中國發展贏得更多的共贏機遇,這一點我們是清醒的。
【就業】
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
都要把就業放在心上
人民日報社記者:在現實生活中,比如大學生就業還有轉崗職工再就業、復轉軍人再就業等仍然困難不少,這也意味著未來5年中國的就業市場將面臨著諸多挑戰。請問您準備如何解決這些困難?
李克強:就業對于一個家庭來說是天大的事。沒有一個人就業,一個家庭就毫無生氣。如果大學生畢業就失業,就沒有希望。所以我們要將心比心,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都要把就業放在心上,扛在肩上。
今年的高校畢業生達820萬,是歷史新高,還有近500萬中專畢業生,加上近百萬復轉軍人和去產能轉崗職工,必須努力保障他們的就業,絕不允許有零就業家庭出現。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拓展就業崗位,特別是培育新動能?! ?br />
【中美貿易】
中美打貿易戰
對雙方都沒好處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記者:有不少人認為,應該對華打貿易戰,來懲戒中國在國家主導模式下采取的不公平貿易和產業政策。您認為應該采取什么措施來解決美方關切,防止貿易戰?您是否還認為對話可以解決迫在眉睫的威脅?如果打貿易戰,中國能做什么?比如中國是否會考慮動用巨額外匯儲備和持有的美國國債?
李克強:最近一段時間關于中美要打貿易戰的議論比較多,但是我認為中美打貿易戰對雙方都沒有好處,沒有贏家。而且如果用“打仗”這個詞來形容貿易的話,也有悖于貿易的原則。因為貿易就是要通過協商、談判、對話來解決爭端。
中國有巨額的外匯儲備。運用外匯儲備進行投資,我們從來都是按照市場規律進行多元化、市場化操作,而且中國是負責任的長期投資者。中美關系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之間的關系,兩國經濟有很強的互補性。中美關系穩定發展對兩國、對世界都是好事。至于對中國發展的一些擔憂,我認為那是過慮了。
(請繼續閱讀下一條)
來源:河南商報 據新華社電
編輯:河南商報 郭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