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相讀書會公開主辦的“新世相營銷課”課程,3月19日早晨開始在微信朋友圈進行“病毒式”營銷。由于該課程采用發(fā)展“下線”的模式,即用戶A購買后可以分享至朋友圈,用戶B通過用戶A的二維碼購買后,用戶A可以獲得傭金,以9.9元起售,每增加萬人購買就漲價5元,價格不斷上漲。當天中午已有近十萬人購買了這門課程,課程價格一路漲至54.9元。
3月19日中午,該課程的微信二維碼鏈接已經(jīng)被微信封閉。微信團隊表示,將嚴厲整頓這種欺詐行為。微信用了“欺詐行為”這樣的詞,非常符合這次營銷的實質。爭議點并不在于知識值多少錢的問題,而在于這種營銷方式帶著“原罪”。第一,內容不透明,發(fā)了張海報,連課程都沒看到,好壞更無從談起,買的是什么呢?第二,價格不統(tǒng)一,同一樣東西,從9.9元到50多元,賣出了好幾種價格,這侵害了消費公平。第三,有濃烈的傳銷氣息,一級分一級,上級從下級中抽成,會員越多,紅利越大,下線拉得越多越長,上線就賺得越多,這種方式跟金字塔形的傳銷模式并無區(qū)別。
從欺詐的效果看,它甚至比傳銷更有欺騙性。傳銷的重點不在于賣什么產(chǎn)品,而在于你拉來多少人,繳納多少會員費。可是這次不一樣,打的是知識付費的旗號,巧妙地隱藏起了自己的真實意圖。新世相以9.9元起售的方式開始,把不當營銷包裝成一個讓利的過程,以至于參與者失去了分辨力,而賺錢效應則讓參與者失去了抵抗力。這從短短的幾個小時里,就有十萬人報名的熱度就可以看出來。表面看是知識的感召力讓參與者趨之若鶩,但真正起作用的是賺錢效應,學什么不重要,能提現(xiàn)多少才是真正讓人心動的事。
移動支付的出現(xiàn)為知識付費提供了便捷的通道,這種新的知識增值通道應該被珍惜。但新世相的做法透支了行業(yè)的公信力,為后來者打開了潘多拉之盒。這種亂局如不能及時治理,跟風者必定不少,一看這種模式來錢竟然這么快,有幾個無良商家不動心?它壞掉的可能是整個市場。
記者:河南日報 高路
編輯:河南商報 郭爽
來源:河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