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昨日記者從嵩縣警方獲悉,3月13日嵩縣公安局田湖派出所接到群眾齊某、連某報警,稱:“這幾天接到十幾個自稱安徽警方打來的電話,說我們是網上逃犯,是不是被網上詐騙人員給盯上了?”民警先進行安慰,但十幾個“詐騙”電話怎么會用同一理由?民警經深入了解,齊某、連某兩人因網絡詐騙罪被安徽警方列為網上逃犯。據了解,安徽警方于3月20日將兩人帶到安徽進行調查。
據田湖派出所民警介紹,3月13日下午,轄區居民齊某、連某到派出所報案稱:“我們可能被網絡詐騙人員給鎖定了。”據報案人介紹,這幾天他們各自接到十幾個自稱是安徽警方的電話,告知他們都已被列為網上逃犯了,請盡快到安徽接受處理。電話中,對方一直提醒他們不要外出、不能坐高鐵,不能外出打工等,雖對方從未提出要拿錢“擺平”此事,但他們還是很擔心。
“我們兩人從未到過安徽,怎會接到安徽警方的電話?因此懷疑自己被電信詐騙了,想到公安機關了解一下并報警。”報警人連某說,“現在網上詐騙這么多,一直給我們打電話,該怎么辦?”
民警邊安慰報警人,切勿輕信網絡詐騙,一方面對報案人很疑惑,如果真的遇到電話詐騙,打來的十幾個電話怎么都是同一個理由?隨后,民警分別讓兩名報案人說出了身份證號。經查詢,報案人齊某、連某確實都因網絡詐騙罪被安徽警方列為網上逃犯。
兩人都已被安徽警方列為網上逃犯,報案人怎么也想不起來是咋回事。
報案人齊某說,他跟連某是同村村民,2016年10月,兩人到鶴壁一網絡公司打工,主要工作是在網上向人介紹開網店,并收取一定費用賺取提成。“干了幾天,確實有人通過我們開了網店,但在那里干了一星期,覺得不是正規公司,離開時共給了800元的提成”。
“當時并不知自己干的工作屬于網絡詐騙。”齊某說。原來,二人曾對安徽受害人廖某實施了詐騙行為,并使廖某經濟損失3000多元。廖某隨后報警,齊某、連某均被安徽警方列為網上逃犯。
近日安徽警方通過電話通知連某、齊某,希望他們能主動到安徽接受調查。雖然電話里民警已表明了身份,但還是被兩人誤認為是電信詐騙。
據了解,連某、齊某一直在嵩縣看守所。3月20日,安徽警方已趕到嵩縣將兩人帶到安徽進行調查。
記者:大河報 董楠 通訊員 胡曉
編輯:河南商報 郭爽
來源:大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