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著名經濟學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
“雙輪驅動”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3月25日,在第四屆中原創新發展論壇上,著名經濟學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接受記者專訪時說,對于中部大省河南來說,要堅持質量第一、效率優先,從進口替代和提振內需兩個方面發力,靠改革開放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河南要深度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發揮人口大省、工業大省、經濟大省的優勢,把國家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有機結合,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
徐洪才分析說,河南要一方面繼續穩固對外貿易市場,實現資源全球化配置;另一方面深入挖掘對內貿易市場,提高供給的質量和效益。就當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而言,“兩眼向內”大有潛力可挖。“兩眼向內”首先要進口替代,數量龐大的中高收入人群不斷升級的新消費需求,如“海淘”,某種程度上說明了我們的商品和服務供給出現了計劃經濟時代以來的第二次短缺,使“內需”成了“外需”。因此,河南進口替代的廣大市場在城市,要以消費升級促進產業升級,實現從制造到創造、從速度到質量、從產品到品牌的“三個轉變”,進一步滿足城市消費供給。“兩眼向內”其次要提振內需,河南有1億人口,2017年城鄉結構發生根本性變化,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0.16%,這意味著還有近5000萬的農村人口。因此,河南提振內需的廣大市場在農村,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千方百計解決好“三農”問題,進一步釋放農村消費需求。這樣,河南在“雙輪驅動”發力的過程中,可以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談到河南未來改革開放的著力點,徐洪才說,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最好的紀念是以更大決心和力度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河南要繼續擴大制造業和服務業的開放,倒逼體制機制的革新,尤其要在養老、醫療、教育、金融等領域探索“河南方案”,像跨境貿易一樣能夠創新模式、構建準則,努力走在全國前列,為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中原能量。
記者:河南日報 欒姍
編輯:河南商報 郭爽
來源:河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