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省檢察院召開“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環境司法保護”新聞發布會,通報全省檢察機關加強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的有關情況及典型案例。
“保護好綠水青山是檢察機關義不容辭的責任。”省檢察院副檢察長李自民說,從今年3月到2019年10月,全省檢察機關將開展生態領域公益訴訟專項活動,聚焦重點區域,集中辦理一批案件,促進美麗河南建設。
嚴打破壞生態環境犯罪
全省檢察機關依法嚴厲打擊污染環境、盜伐濫伐林木等多發的破壞環境資源類犯罪,切實加強對水源、土地、礦產等生態資源的司法保護。李自民介紹,2017年以來,全省檢察機關共批準逮捕破壞環境資源犯罪283件421人,提起公訴1577件2428人。開展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專項立案監督活動,監督行政機關移送涉嫌環境犯罪案件100件,監督公安機關立案312件,已提起公訴272件389人。
據悉,省檢察院日前下發了《關于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的指導意見》,從10個方面對全省檢察機關服務和保障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作出了具體部署,增強了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公益訴訟向“行政亂作為、不作為”說不
2017年6月,我國以立法形式正式確立了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檢察機關發現在生態保護等領域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政機關不作為、亂作為,致使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可向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職責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去年7月以來,全省檢察機關共收集公益訴訟案件線索501件,其中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291件;立案380件,辦理訴前程序案件356件,直接提起公益訴訟案件14件。通過檢察建議和提起訴訟,督促治理恢復被污染的水源地面積5004畝,督促關停和整治環境污染企業178家、未辦理環評企業233家、違法養殖場215家。
“下一步,全省檢察機關將通過公益訴訟強化生態環境的司法保護,補齊工作短板,持續發力,切實把公益訴訟做深做細做實。”李自民表示。③4
作者:河南日報記者 孫欣
來源:河南商報
編輯:河南商報 張梓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