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統籌謀劃,立足海南實際,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為新時代海南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規劃了清晰路徑,推動海南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實現歷史性變革,創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范例,譜寫了美麗中國的海南篇章。
跨越發展的非凡歷程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因地制宜,為新時代海南發展指明了方向
4月8日至11日,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在此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千名政商精英聚首,共話“開放創新的亞洲,繁榮發展的世界”,也在中國改革開放40年之際,共同見證我國最大經濟特區海南所發生的人間奇跡。
習近平總書記在論壇年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這是他2010年以來第四次來到海南,給900多萬海南人民帶來慶祝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的莫大鼓舞。
1988年4月13日,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正式批準設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經濟特區,一舉將海南島推向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
30年波瀾壯闊的奮斗歷程和從未停止的探索實踐,讓昔日的邊陲海島躍升為美麗繁榮的國際旅游島和活力迸發的經濟特區。
2010年4月,習近平就曾來到海南,深入瓊島多地考察調研。
2013年4月8日至10日,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海南考察,深入漁港、特色農業產業園、國際郵輪港等進行調研,作出了“加快建設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生態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的重要指示,為新形勢下海南發展指明了方向。
“海南發展起步要晚些,但后發優勢多、發展潛力大,具有許多獨特的亮麗名片,如全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博鰲亞洲論壇永久舉辦地、國際旅游島、洋浦開發區、熱帶農產品主產區等,這每一張名片都蘊藏著深厚發展潛力、孕育著重要發展生機,都可以做出一篇大文章、好文章。”
習近平總書記以對海南獨特的區位優勢、資源條件和地理特征的深刻理解,經過深入調研思考,為海南未來發展作出清晰戰略指引——
“辦好經濟特區,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范例”;
“建設好國際旅游島,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做好‘三農’工作,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做好民生工作,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譜寫美麗中國的海南篇章”;
“加強干部隊伍和人才隊伍建設,為國際旅游島建設提供堅強組織和人才保證”。
……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對海南如何進一步發揮優勢、挖掘潛力,如何加快建設國際旅游島、在更高起點上推進經濟特區建設、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提出了特別全面、特別系統、特別有針對性的要求,是指導海南當前和今后長遠發展的根本指針。
不辱使命,不負重托。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和親切關懷下,海南廣大干部群眾凝心聚力、銳意進取、埋頭苦干,交出了一份建設美好新海南的亮麗答卷。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動實踐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海南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寄望把我國最大經濟特區辦得更好
作為全國最大、唯一的省級經濟特區,海南始終承擔著改革開放試驗田的重要職責。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一招。當然,改革開放也是發展海南的關鍵一招。”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考察海南時,要求海南發揚經濟特區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精神,在打造更具活力的體制機制、拓展更加開放的發展局面上走在全國前列。
海南的一項改革兩次上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的會議。
2015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深改組第十三次會議,同意將海南作為全國第一個以省域為單位開展“多規合一”改革試點省份。當年9月,《海南省總體規劃綱要》發布,整合六大空間規劃的統籌,確保海南發展“一張藍圖干到底”。
一年之后,2016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主持召開中央深改組第二十五次會議,稱海南“多規合一”改革“邁出了步子、探索了經驗”,并要求中央有關部門加強統籌指導,給予海南充分肯定和鼓舞。
“要勇于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和利益固化的藩籬,在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財稅金融體制改革、城鄉發展一體化改革等方面取得更大進展,為海南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習近平總書記為海南一一列出改革任務清單。
黨的十八大以來,海南以開放倒逼改革,開展一系列高層次外交外事活動和區域經貿文化交流活動,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新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關心和高度重視博鰲亞洲論壇發展。2010年、2013年、2015年和今年,先后四次出席論壇并發表主旨演講。“希望博鰲亞洲論壇發揮自身優勢,為亞洲繁榮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對論壇發展寄予厚望。
“特別是要把國家賦予你們的開放政策用足用好,努力使海南成為我國服務業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叮囑。
海南因改革開放而生,也因改革開放而興。邁進新時代,作為特區的海南,只爭朝夕、奮勇爭先,瓊州大地正處處涌動著日新月異的滾滾春潮。
人民幸福的滿意答卷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心系海南百姓,推動做好民生工作,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海南“三農”工作。
根據海南熱帶農業資源得天獨厚的優勢,他提出了“使熱帶特色農業真正成為優勢產業和海南經濟的一張王牌”的殷切期望。
五年來,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做強做精做優熱帶特色農業”的要求,海南大力促進農業結構優化,推動傳統農業向標準化、品牌化、產業化的現代農業轉型升級。
民生冷暖,常掛心頭。
走進保亭縣什進村,青山隱隱,綠樹掩映下,一棟棟黎族風格的“船型屋”樓房引人注目。
2010年,習近平來到村里時,什進村還是個遠近聞名的貧困村。“檳榔木床茅草房,三塊石頭一口鍋”,絕大多數村民住在低矮破舊的茅草房里。
這里引發了習近平對精準扶貧的思考,他當時就提出“扶貧開發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在整體推進的同時一定要突出重點,著力解決最困難戶的脫貧致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海南省地域小、人口少,實行省直管市縣的體制,隨著經濟不斷發展,最有條件搞好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海南大力推動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城市與鄉村建設齊頭并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推進,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美麗中國的海南篇章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海南加快國際旅游島建設,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永留青山綠水、碧海藍天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海南發展的總抓手就是加快建設國際旅游島。這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也是海南發展的最大機遇和最強的比較優勢。”習近平總書記為海南明路定向。
黨的十八大以來,海南緊緊抓住國際旅游島建設這個“總抓手”,加快形成以旅游業為龍頭、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服務業產業體系。
過去五年多來,海南旅游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全域旅游示范省創建順利開展,旅游業質量效益不斷提升。
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發展旅游業,既要抓硬件,更要抓軟件”要求,海南不斷加強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先后出臺8部旅游法規,深入推進旅游綜合執法;旅游投訴量連年下降,游客滿意度持續提升。
“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最大本錢,必須倍加珍愛、精心呵護。”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殷殷期待,要求海南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譜寫美麗中國的海南篇章。
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海南省委和省政府牢牢堅持生態立省戰略,將生態環境列為海南“三大優勢”之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亮點頻現。
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著力在‘增綠’和‘護藍’上下功夫”的指示精神,開展綠化寶島大行動,五年造林近20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2.1%;對全島1823公里海岸線進行專項整治,收回岸線土地8765畝。
如今的瓊州大地,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空氣更清新。
2017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博鰲鎮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博鰲“應保持和展現小鎮的田園風光特色”,為小鎮建設指明了方向。
“我們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批示精神,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首先推進生態振興,嚴格按照不砍樹、不占田、不拆房、就地城鎮化的‘三不一就’原則,讓老百姓真正享受到美麗鄉村建設的實惠。”博鰲鎮黨委書記馮瓊說。
在生態保護中探索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海南目前已建成美麗鄉村406個,2020年將建成1000個以上。
如今,在美麗新海南的動人畫卷上,一個個生態美、百姓富的美麗鄉村正成為一道道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亮麗風景。
走過建省辦經濟特區的輝煌30年,經歷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歷史性變革和成就,今日之海南,站上了新的歷史起點。
逐夢新征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而立之年”的海南,乘著新時代的浩蕩東風,定將以更加飽滿堅毅的姿態,擊楫爭先、破浪前行,繼續書寫美麗中國的海南篇章。
來源:河南商報
編輯:河南商報 張梓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