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潢川,全縣272個行政村都通了“村村通”公交,票價1元。“像這樣所有行政村通公交,而且實行1元票價,放眼全省乃至全國都是獨一份。”省交通廳有關人士稱。
潢川模式,率先為全國“四好農村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建設的最終落腳點——“運營好”,探索出了一條可操作、復制的實施路徑。
【優惠】
這個縣村村通公交
票價只要1塊錢
在多數地方,從縣城到鄉鎮已經有城鄉公交覆蓋。而從鄉鎮到村的路段,多數都要老百姓自己解決。在潢川,全縣272個行政村悉數開通“村村通”公交,百姓出行最后一公里、最后幾公里問題迎刃而解。
雙柳樹鎮位于潢川南部、大別山北麓,去往縣城的路上彎道多、起伏大。5月9日,在雙柳樹鎮洪山寨站,一位候車的村民告訴河南商報記者,車站到鎮子約5公里,鎮子到縣城30公里,過去去縣城要先花5塊錢坐“昌河”(黑車)到鎮上,再花8塊錢換乘城鄉公交。
這位村民說,“現在,1塊錢就能到鎮上,算下來,去縣城趕集便宜了4塊錢,也更安全了。”
據潢川“村村通”公交運營企業負責人王成運介紹,公交運營將近5個月時間,上座率在80%左右,周末、逢集時基本是滿員運營,很受百姓歡迎。
【特殊】
潢川“村村通”
全國都是獨一份
為什么做?
潢川縣副縣長沈偉說,按照交通部要求,到2020年,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比例要達到100%,省里也有實現行政村開車通達率100%的目標任務。
“通過問卷調查和走訪面談的形式,我們發現從鄉村到鄉鎮有大量百姓趕集、學生上學、鄉村旅游等需求。”沈偉說,群眾對這一段出行的交通工具需求非常迫切。
時至今日,“村村通”公交已經運行了將近5個月,運營成效讓人滿意。
怎么做的?
2014年至今,潢川累計投入4億元,實施“三年暢通計劃”,升級縣鄉道、拓寬通村路、改造危橋梁,全縣80%以上村路寬達4.5米以上,完全能夠滿足6米以下客運車輛通行。
由于傳統客運公司多數面臨長途班線業務下滑嚴重、成本高的經營困局,所以在“村村通”公交的開通上,企業與政府有著先天的合作可能。通過調研,潢川發現將城鄉公交和城市公交的模式結合起來,實行政府補貼+社會化運作結合的模式會切合農村客車的實際。
之后,潢川縣政府與客運公司簽訂8年購買社會服務的合同,由客運公司購買41輛客車來運營,每年縣財政補貼企業497.5萬元,確保1元票價到位。
如今,潢川全縣272個行政村通村客車線路總里程1294公里,開通線路37條,日運營164個班次,基本形成了以鄉鎮為單元,以行政村為節點,覆蓋全縣所有鄉村的通村客運網絡。
取得了哪些效果?
通車,極大方便了群眾,也帶動了鄉村游、采摘游、休閑垂釣等產業的發展。
已舉辦兩屆櫻花節的潢川仁和鎮連崗村,在異地扶貧搬遷后,因為通路、通車,帶火了鄉村游,帶出了熱線班車。一輛輛小巴車穿村而過,為農民致富增添了新路子,也為周圍居民休閑找到了好去處。
“從7米到15米的大道通了,扶貧政策和移民政策支持著我們的生態旅游鄉村游快速發展,節假日客流量最多時候達到3萬人。”連崗村黨支部書記劉家金如數家珍地說著這幾年村里的變化。
“我2015年打工回鄉看到了鄉村游的潛力,就有了開游船生意的念頭。路通之前周末的營業額100多元,路通之后1000多元。現在不僅路加寬了,村村通客車還拉來了附近鄉鎮的鄉親,周末掙個三四千元不成問題。”經營游船生意的連崗村村民劉峰說。
建議
復制“村村通”公交
潢川這樣說
“1元出行”的通村客車得到了群眾的交口稱贊,但如何實現“開得通、留得住、可持續、常態化”長效運營,潢川模式是否可以復制,潢川也有一些建議、一些困惑。
“我們買的客車沒有補貼,但是城市公交購買時免車購稅。燃油補貼上,城市公交一年7萬元,城鄉公交一年也有3萬元,而村村通客車是個新事物,啥都沒有,只有縣政府補貼。”沈偉建議,希望國家能拿出政策,進行相應的補貼,鼓勵對運營好農村公路的探索。
對于潢川“村村通”公交的模式能否推行到全省的問題,沈偉說,每年將近500萬的補貼,只是顯性投入。而背后,潢川為了保障路能通,前期投入了4億元,接下來還會投入,總數能達6億元。
“所以,并不是每個縣都有這個財力做這件事。全省要實現村村通客車,必須給予一定優惠政策和補貼。”沈偉說。
編輯:河南商報趙琦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