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鄭州市農業路高架(南陽路以東)一層地面已經通車一年多了,但路面上的綠化卻成了沿路景觀的短板。
連日來,有不少鄭州市民反映,農業路高架橋一層路邊花壇內的綠植稀稀拉拉,有的花壇內黃土裸露,灰塵隨風飛揚,有的綠植出現大面積枯死,“現在鄭州正在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這樣的綠化質量豈不是拖了后腿?”
【走訪】綠化帶里有的黃土裸露,有的綠植枯死
近日,記者走訪發現,在農業路高架橋(文化路至中州大道)一層地面,確實存在綠化不夠精細化的現象。
在中州大道農業路高架下的地面上,由南向北的機動車道左轉彎處,有一片占地數百平米的綠植,雖然有園林工人澆水,但這些綠植枝葉枯死,很多歪倒在地上。在該橋橋下B1路公交車的一個停靠站點內,公交站牌豎立在綠化帶內,綠化帶內除了幾棵孤零零的小樹苗外,看不到其他綠植。因為等公交的人較多,綠化帶內的路面已被踩踏成了結實的黃土路。
在農業路高架橋與中州大道交叉口東南角,生態走廊內堆積著大片的建筑垃圾,沿路的十多棵法桐樹已經死亡。在該交叉口西北角的一處綠化帶里,大片的黃土裸露著,綠植稀稀拉拉。沿著農業路高架橋一層地面往西走,路邊多處花壇內黃土裸露,未見防塵網遮蓋。在農業路與經三路交叉口附近的路邊花壇內,堆放著一些樹枝等雜物,與干凈的路面很不協調。在農業路政七街的路邊花壇內黃土裸露,還長著一些雜草。
【質疑】相距數百米,綠化景觀差距咋這么大?
為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今年3月底,鄭州市園林局在全市園林系統開展了園林綠化管理大提質競賽活動。該局曾提出,競賽活動的目標是推動各責任單位補短板、抓亮點、創精品,全面提升鄭州的園林綠化管理水平。
尤其讓一些市民不理解的是,離中州大道農業路高架橋七八百米遠的地方,在中州大道黃河路的路邊綠化帶內,各種花卉綠植五顏六色,大片的立體景觀繁花似錦,而中州大道農業路高架橋下,綠植大片死亡,其周圍多個綠化帶里,綠植單一,黃土裸露。“兩個地方僅僅相距幾百米,綠化景觀的差距也太大了吧?”
據了解,早在農業路高架橋一層通車時,就曾有市民和園林專家指出在高架橋下不適宜種植綠植,因為高架橋下缺少陽光,不利于成活。據了解,去年5月份,農業路高架橋下種植的紅葉石楠球就曾出現枯死。
當時,鄭州市綠化工程管理處負責人曾要求,苗木的選擇要嚴格以設計圖紙為標準,加強栽植后的養護管理工作,及時對植物進行澆水、施肥、修剪等日常養護,提高植物成活率,及時更換死亡苗木,尤其是路邊花壇側分帶中枯死的紅葉石楠球,要立即拔除更換,保證綠化景觀效果。
【回應】橋下綠植死亡原因還在調查
鄭州市環道綠化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2015年,中州大道農業路高架橋下綠化已交由農業路高架橋項目部負責。而鄭州市園林局農業路高架橋項目部的工作人員介紹,市民反映的這些綠化問題,該項目部之前已注意到。農業路高架橋下的綠化是經過招投標程序后由一些專業的綠化公司負責,有的綠化公司比較負責任,有的不太負責。
該項目部工作人員解釋,農業路高架橋一層(文化路至中州大道)路邊的花壇內,有的確實存在綠植稀少的問題,這些位于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之間的花壇,有的是與公交站臺合為一體的,按照規劃圖紙,之前花壇內種植有綠植,但等公交的市民經常踩踏,補一次踩踏一次。
目前,該項目部已經與農業路高架橋的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溝通過,建議其對花壇內的地面進行硬化。而農業路高架橋與中州大道交叉口東南角是一處公交場站的施工現場,園林部門會與相關建設單位溝通,移走建筑垃圾,園林部門近期也會拔掉路邊死亡的法桐樹重新栽樹。
中州大道農業路高架橋下的綠植大片死亡是啥原因?對方稱,死亡的綠植是珊瑚樹,大部分是前年栽上的,去年一年長的都比較好,但是今年不知道咋回事出現了死亡,到底是土壤酸堿度的問題,還是綠化養護管理過程中出現了問題,正在調查。此外,對于中州大道農業路高架橋西北角綠化帶內黃土裸露的問題,將會播種草籽。
作者: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王悅生文圖
來源:河南商報網
編輯:河南商報網 張梓玟